« | 六月 2022 |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留言 |
---|---|---|---|
2022-01-20 | 「冒牌者症候群」:心理-社會的觀點 | (108) | (0) |
2021-10-30 | 《魷魚遊戲》中的姜曉和智英:事件、哀悼、共在 | (179) | (2) |
2021-09-15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下):第十人 | (46) | (0) |
2021-09-08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中):病症即是解藥 | (83) | (1) |
2021-09-02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上):大自然是婊子 | (119) | (1) |
2021-07-05 | 如何看待「勵志書」? | (214) | (1) |
2021-06-27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下) | (102) | (2) |
2021-06-20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中) | (48) | (0) |
2021-06-14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上) | (168) | (2) |
2021-05-24 | 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下) | (77) | (0) |
2021-05-04 | 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上) | (116) | (0) |
2021-03-26 | 翻譯:Zizek 論 Me Too 運動 | (120) | (0) |
2021-03-07 | 小確幸:心理-社會的(psycho-social)成因與追問 | (293) | (0) |
2021-01-22 | 「自我」興衰史(6):自我被取代 | (82) | (0) |
2021-01-14 | 「自我」興衰史(5):自我優化、自我外包 | (91) | (0) |
2021-01-05 | 「自我」興衰史(4):自我的量化 | (68) | (0) |
2020-12-29 | 「自我」興衰史(3):自我強迫症 | (83) | (0) |
2020-12-23 | 「自我」興衰史(2):自囚於自我 | (79) | (0) |
2020-12-18 | 「自我」興衰史(1):自我被誕生 | (139) | (0) |
2020-09-20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四):現代性的時間疾病 | (114) | (0) |
2020-08-22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三):紀傑克(S. Zizek),「重複」不是「重複強制性」 | (127) | (2) |
2020-08-07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二):拉岡(J. Lacan),預期的確定性 | (151) | (0) |
2020-07-19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一):佛洛伊德(S. Freud),創傷的後遺性 | (393) | (0) |
2020-07-06 | 解讀「三界域」之中的「想像界」(imaginary) | (1589) | (7) |
2020-06-26 | 真實界、象徵界、想像界(Real, Symbolic, Imaginary):《Zizek辭典》翻譯 | (820) | (0) |
2020-06-13 | 解讀「症狀」(symptom) | (185) | (2) |
2020-05-31 | 症狀(symptom):《Zizek辭典》翻譯 | (148) | (0) |
2020-05-05 | 解讀「戀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 | (339) | (0) |
2020-04-17 | 戀物(Fetish)∕戀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Zizek辭典》翻譯 | (252) | (0) |
2020-04-03 | 從「權威的世紀」到「自我的世紀」 | (120) | (0) |
2020-03-13 | 巴迪歐致年輕人:〈今天,做年輕人:意義與無意義〉 | (219) | (1) |
2020-02-23 | 人與社會網:三種社會圖 | (187) | (0) |
2020-01-12 | 分析場景圖:三種分析師的樣貌 | (202) | (0) |
2019-12-17 | 真實界存在於象徵界的內部 | (227) | (7) |
2019-12-11 | 關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的幾個問題 | (4677) | (0) |
2019-11-08 | 困境圖:看不到出路的幾種可能 | (178) | (0) |
2019-11-01 | 兩種鄙視:「輕視」和「不屑」(下) | (171) | (0) |
2019-10-27 | 兩種鄙視:「輕視」和「不屑」(上) | (1074) | (0) |
2019-09-26 | 「自戀」之嬗變(四):今日自戀現象的社會根源 | (156) | (0) |
2019-09-20 | 「自戀」之嬗變(三):紀傑克(S. Zizek) | (131) | (0) |
2019-09-13 | 「自戀」之嬗變(二):拉岡(J. Lacan) | (652) | (1) |
2019-09-08 | 「自戀」之嬗變(一):佛洛伊德(S. Freud) | (595) | (1) |
2019-08-26 | 《寄生上流》:貧富不均是一個「皆輸」的社會 | (201) | (0) |
2019-08-18 | 相對剝奪感,和有問題的「正常或自然狀態」 | (4366) | (0) |
2019-07-14 | 愛恨兩可:從心理分析看《逃出絕命鎮》的種族主義意涵 | (261) | (0) |
2019-06-07 | 足球流氓:兩種解釋 | (249) | (0) |
2019-05-23 | 怨恨的政治:嫉妒和偏執 | (154) | (0) |
2019-05-11 | 情感政治 | (500) | (0) |
2019-05-03 | 幻象(Fantasy):《Zizek辭典》翻譯 | (477) | (0) |
2019-04-20 | 享受/極爽(Enjoyment/ Jouissance):《Zizek辭典》翻譯 | (269)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