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24-08-25 |
全民斯德哥爾摩症:《紙房子:韓國篇》
|
(92) |
2024-05-28 |
《D.P:逃兵追緝令》:「輩分」作為制度超我或文化超我
|
(61) |
2024-05-24 |
欲望(Desire)/驅力(Drive):《紀傑克辭典》翻譯
|
(89) |
2023-10-15 |
「情緒資本主義」和「市場導向型人格」:《黑鏡》第三季第1集〈急轉直下〉
|
(208) |
2023-09-28 |
薩拉馬戈《盲目》:災難中如何活得「像個人」
|
(81) |
2023-08-24 |
Zizek的笑話:沒有奶油的咖啡、沒有牛奶的咖啡
|
(421) |
2023-08-02 |
薩拉馬戈《投票記》:高明的政治寓言
|
(62) |
2023-07-13 |
我們都生活在史金納老鼠箱之中:行為學派才是隱形的主流論述與實踐
|
(126) |
2023-07-05 |
《我們的藍調時光》:恩喜的「理想化」心理機制
|
(182) |
2022-08-10 |
《我的出走日記》:廉美貞的「前男友鎖鏈」
|
(895) |
2022-07-25 |
蒜味千層蛋糕
|
(125) |
2022-07-22 |
憂鬱症患者出櫃
|
(138) |
2022-01-20 |
「冒牌者症候群」:心理-社會的觀點
|
(255) |
2021-10-30 |
《魷魚遊戲》中的姜曉和智英:事件、哀悼、共在
|
(272) |
2021-09-15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下):第十人
|
(573) |
2021-09-08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中):病症即是解藥
|
(255) |
2021-09-02 |
借心理分析讀電影《末日之戰》(上):大自然是婊子
|
(229) |
2021-07-05 |
如何看待「勵志書」?
|
(444) |
2021-06-27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下)
|
(171) |
2021-06-20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中)
|
(105) |
2021-06-14 |
Zizek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脫勾:關於紅墨水的笑話(上)
|
(4423) |
2021-05-24 |
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下)
|
(162) |
2021-05-04 |
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上)
|
(218) |
2021-03-26 |
翻譯:Zizek 論 Me Too 運動
|
(326) |
2021-03-07 |
小確幸:心理-社會的(psycho-social)成因與追問
|
(607) |
2021-01-22 |
「自我」興衰史(6):自我被取代
|
(124) |
2021-01-14 |
「自我」興衰史(5):自我優化、自我外包
|
(135) |
2021-01-05 |
「自我」興衰史(4):自我的量化
|
(100) |
2020-12-29 |
「自我」興衰史(3):自我強迫症
|
(137) |
2020-12-23 |
「自我」興衰史(2):自囚於自我
|
(129) |
2020-12-18 |
「自我」興衰史(1):自我被誕生
|
(217) |
2020-09-20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四):現代性的時間疾病
|
(196) |
2020-08-22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三):紀傑克(S. Zizek),「重複」不是「重複強制性」
|
(247) |
2020-08-07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二):拉岡(J. Lacan),預期的確定性
|
(260) |
2020-07-19 |
心理分析的時間性(一):佛洛伊德(S. Freud),創傷的後遺性
|
(1074) |
2020-07-06 |
解讀「三界域」之中的「想像界」(imaginary)
|
(3563) |
2020-06-26 |
真實界、象徵界、想像界(Real, Symbolic, Imaginary):《Zizek辭典》翻譯
|
(1909) |
2020-06-13 |
解讀「症狀」(symptom)
|
(246) |
2020-05-31 |
症狀(symptom):《Zizek辭典》翻譯
|
(286) |
2020-05-05 |
解讀「戀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
|
(907) |
2020-04-17 |
戀物(Fetish)∕戀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Zizek辭典》翻譯
|
(351) |
2020-04-03 |
從「權威的世紀」到「自我的世紀」
|
(130) |
2020-03-13 |
巴迪歐致年輕人:〈今天,做年輕人:意義與無意義〉
|
(257) |
2020-02-23 |
人與社會網:三種社會圖
|
(202) |
2020-01-12 |
分析場景圖:三種分析師的樣貌
|
(216) |
2019-12-17 |
真實界存在於象徵界的內部
|
(279) |
2019-12-11 |
關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的幾個問題
|
(5405) |
2019-11-08 |
困境圖:看不到出路的幾種可能
|
(267) |
2019-11-01 |
兩種鄙視:「輕視」和「不屑」(下)
|
(216) |
2019-10-27 |
兩種鄙視:「輕視」和「不屑」(上)
|
(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