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的時間性(四):現代性的時間疾病
這一篇要講心理分析比較少被討論的部分:時間性或時間結構如何影響個人。
時間與個人的關係,我區分三個面向。第一,主觀的時間:心理分析解釋個人的主觀時間或記憶,如何產生創傷或治癒。第二,歷史的時間: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情緒症狀產生怎樣的變化(心理的時代病)。第三,時間性,即「時間」本身作為一種隱形的控制架構,它的變化如何影響社會和個人。
第一點,就是前面三篇所講的。
第二點,(1)推薦《靈魂的秘密:精神分析的社會和文化史》,這本書介紹了心理分析誕生的19世紀時代背景,其文化社會氛圍趨勢和政治經濟趨勢,塑造了何種心理狀態與需求。(2)此外,有學者區分,心理分析要處理的是究竟「衝突」,還是「不足」?「衝突」強調一個權威和規範的社會,個人受到壓抑,產生罪疚感,這是無意識的疾病。「不足」強調社會競爭的壓力,個人在社會凝視之下感到無法適應和無法負責,產生羞愧和無能,這是意識的疾病。(3)以及,也有學者區分,20世紀是「焦慮的年代」,人們對於未來感到惶恐不安;21世紀是「憂鬱的年代」,人們對於未來已然絕望無感。心理分析需要各自應對這兩種時代的症狀。
第三點,則是我這一篇要講的。
一、時間結構的變化:早期現代性、晚期現代性
羅薩(H. Rosa)關注時間結構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他認為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但卻作為一種重要的隱形的規範,悄悄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思維、行動等,而我們無所知覺。他把今日的社會稱為「加速社會」,我要說,是「超加速社會」。
從現代時期開始,時間就已經在加速,而加速的速率越來越快。前現代封建時期的傳統社會,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的向度,是穩定的,不太有明顯的變化。但是到了現代時期之後,這個三個向度開始有了變動,某些向度佔有額外重要的比例。從早期現代性到晚期現代性,其間又有很大的不同。包曼將早期現代時期稱為「固態現代性」,而晚期現代時期則是「液態現代性」,這也跟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早期現代性,大約是指18世紀到20世紀前半葉,是工業資本主義的時期。它注重發展和進步,預期要朝向一個美好的未來,一切都為了未來的烏托邦作準備。因此,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向度,開始受到不同的對待。它輕忽「過去」,不往回頭看,認為傳統不重要,過去的舊東西應該儘速拋棄。它重視「未來」,遠瞻著美麗的前景,希望快速地前進而到達。那麼「現在」呢?既重要卻也不太重要,「現在」的任務是朝向未來,它只是短暫的過渡。早期現代性是「未來導向」的,加速朝向未來,是「加速社會」。
晚期現代性,約20世紀後半葉到今日,是金融資本主義或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時期。它注重新奇和創新,一切都要在當下瞬間獲得實現。因此,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向度,又發生了改變。「過去」依然不再重要,不用理它,它是包袱。有趣的是,「未來」也不再被需要了,因為它太遙遠,也無法掌握與不確定。那麼,所有的比重都放到了「現在」,人們只需要當下的瞬間實現,和即時的滿足。晚期現代性是「現在導向」的,「現在」本身不斷加速,是時間在加速,是速率在加速,是「超加速社會」。
一般來說,「現在」需要包含過去的經驗,以及對未來的預期,它是一段有幅度的距離,不是一個單點(例如,寫自傳的經驗,我描述現在的自己,必然包含過去的經歷,以及對未來的期望)。然而,到了晚期現代性,沒有了過去、不需要未來,這樣的光禿禿的「現在」還剩下什麼?只剩下一個單點,一個瞬間,一個片刻,可稱之為「現在主義」(presentism)。現在主義已經打破了時間的規律,讓時間掐頭去尾,不再具有所謂「時間」的意義。好比一個時鐘,沒有了後面的數字背景,只剩下光禿禿的指針,快速地前後搖擺著。
二、異化的超加速社會
過往的警語如「活在當下」,乃是針對早期現代性,人們過於匆忙地朝向未來,而忽略當下的平和感受和寧靜。如今,這個警語,變成一種批判性的描述,描述一個被時間給異化的社會,只剩下瞬間的超加速社會。
超加速社會,為何是異化的呢?羅薩在《新異化的誕生》一書中,有許多舉例。我簡單說幾個。
例如,不再製造可使用二十年的物品,我們為了提高生產和加快消費,東西的汰舊換新頻率很高。不再去修理,修理很不划算。沒有壞掉的東西,也會被丟掉。這是一種浪費。
例如,政客不再對選民承諾一個美好的未來,因為選民無法等待,選民只想要一個不同的現在。我們不再關心某政策二十年後會怎樣,只問我們當下是能夠立即拿到好處。這是一種短視。
例如,一輩子專注經營一種專業,常會產生負面的結果,易被時代所淘汰。故社會呼籲我們要培養多種專業,好聽的說法是「多元的斜槓青年」,講白了就是一直在學習可拋棄的技能,職涯的壽命很短,這是一種隱形的彈性剝削。
例如,生態危機明顯可見,但只要還沒有影響到我們當下的生活現狀,大家都可以視而不見,就讓下一代去解決他們到時候的問題吧。
諸如此類,追求:滿、多、快、新的生活實例,還有很多。
三、個人的心理時間病
對速度的炫迷,對新奇的狂熱,造成當代文明的病態。我特別要描述個人的心理變化,在超加速社會所衍生的各種症狀。底下的術語,有些是學者提出來的,有些是我自己瞎掰的(不可引用喔)。此外,很多都是相互關連的,也可不必獨立,我只是為了區分特徵而已。
1.匆忙症、不耐症:不只要快,還要更快。科技追求速度,人性也追求速度。正因為想快,所以我們很容易不耐煩任何慢速的事情。看影片要快轉兩倍,看書要快速翻閱,排隊等號碼要分秒不差即時到達。我們越來越無法等待,越來越不耐煩,等個五分鐘便覺得度日如年。無法忍受慢速的語言,也等不及給自己消化的時間,更忽略了正常速度下的韻律、氣氛、過程變化等,這些需要時間等待的東西。「立即滿足」成了生活的唯一重要原則。
2.填滿症:閒不下來,是我們共同的通病。閒下來的人,好像自己不受重視,好像自己不積極,好像競爭力不夠。因此,我們會努力填滿時程表上的每一個空格,包括休閒娛樂也是一個要被填滿的項目。填的越滿,表示我們生活得越充實(還是相反?),越讓他人羨慕、讓自己滿意。並且,偶而空閒下來的時間,我們會立刻察看社交軟體的訊息,掛心自己被呼喚了。如果很多訊息湧進來,便要疲憊地慌忙回訊;如果空無訊息,又會感到瞬間心情失落。此外,社交網絡的填滿也是一個問題,龐大的朋友群,使我們難以建立持久的親密關係。填滿,是一種空虛的充實。
3.多工症(注意力失調症):同時做好幾件事,每件事東做一點、西做一點。同時開好幾個視窗,每個視窗輪流處理。我們的注意力總是處於分散當中,每件事所分配到的專注度很少。但我們的生理知覺是有限制的,多工作業不符合此一限制,因此,注意力失調症是當代小孩好發的病症:訊息太多,以致於神經超載。
4.一眼瀏覽症、速成症:我們追求快速地一手掌握,喔不,一眼掌握。一個頁面就必須塞滿所有資訊,捲軸滾動太慢了。因此,大量給予「快速講解」的摘要性文章和影片獲得重視,讓人可以快取快拿(包括我現在寫文章的方式:文章拆分、條列式、點狀標號等,不也是這種型態下的產物嗎?)。這也製造出符合需求的各種人際關係和處事原則,像是:第一次搭訕就上手、決勝面試五步驟、四招挽回分手等,滿滿地陳列在各處。人生,彷彿只等於快速的竅門和招數。
5.流行脫隊恐懼症:過往,只有上了年紀的長輩,會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但現在,不分年齡,人人都有這個恐懼症。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跟不上流行,追不上話題,看不懂梗圖,漏掉了新番,被趨勢拋在後面等。一旦沒有跟上社會翻新的步伐,立刻就落入LKK的行列(連LKK這個術語都很過時吧?)。深深害怕聽到:「蛤?你連這個都不知道?」「這不是常識嗎?」這類尖銳的質問句。為了不要脫隊,手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配備,上網是我們的呼吸。當然,被流行所洗腦,也成了商人塑造我們思維方式的最佳管道。
6.速拋症:我們不再把一部電影看十遍,而是快速地看完十部電影,卻記不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我們遊歷了十個地方,除了大量累積的照片外,卻說不出來自己體驗到什麼。我們學了很多東西,感覺「必須」要去學,但不是「真的」想要去學。這種資訊吸收方式和學習方式,是一種堆疊,沒有被吸收與消化,故也拋棄的很快(就像被快速丟掉的快時尚服飾一樣)。因為,所經驗的事務太多,記憶刻痕太淺,可留下的深刻印象很少,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掉。
7.抑鬱症:前面幾個,都是跟著加快的速度而產生的加速症狀,但抑鬱卻是相反。它是減速症,是因為跟不上加速,無法同步而產生的慢速症狀。對一切的眼花繚亂失去驚奇感,感到單調乏味且空虛。沒有活力,提不起勁,感到疲憊,無法行動等。這是對加速之惡果的一種無聲的回應,或抗議。
四、心理分析的任務
倘若,心理分析早先要面對的是處於無意識的「衝突」的神經症,接著要面對的是處於意識的「能力不足」的過勞症。那麼,到了今日,它的課題應該是加速的躁動症,以及減速的抑鬱症。但這還只是個人的病理部分。
更重要的是,心理分析要剖析社會的超加速症狀。這個現在主義的症狀,一方面,使得未來被取消,人們不重視長遠的社會藍圖,包含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嚴重階級問題,以及環境生態問題。另一方面,對於「現在」的過度痴迷,沒有使現在變得膨脹,相反地,而是現在變得萎縮了。
羅薩有個術語:「疾速的靜止」,表達了一切都在加速,但卻什麼都沒有改變。這是指沒有進步或成長的改變,即各種變遷是隨機的、無方向的、破碎的。甚至可以說,疾駛易變使得人性變糟了,自我收縮得很厲害,很貧乏,價值隨時可變,不在乎什麼中流砥柱的核心價值了。
針對社會的超加速症狀,該怎麼辦呢?我簡單提三種。
有人提到「懷舊模式」,類似蠟筆小新電影《大人帝國的反擊》,追求回到前現代的生活模式:慢速生活、鄉村簡居、手工製造、斷絕科技等。我不認為這是好的辦法。1.技術在前進,退不回去了,對科技的依賴是必然的。2.可能錯誤地高估了過去,過去並非全然是美好的。3.懷舊反而更會讓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找到新商機,如建設某種五O年代樂園之類的。
此外,羅薩訴諸於「共鳴」:尋求人際與公民社會的深入交流;尋求宗教和藝術的靈性體驗;尋求與物質環境的永續共存。這雖然暫時可以緩和加速社會,但我覺得這也不夠激進,只是訴諸於個人的改變,並無法徹底解決超加速社會的無形政權。
Zizek則訴諸於「末世」(apocalypse),摧毀時間,也包含控制時間政權的新自由主義,重建一個不曾出現過的新體制。至於如何做到?抱歉,我還沒有讀得夠多,以後再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