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者症候群」:心理-社會的觀點

 

一、術語症候群:又一個重複的新名詞?

 

乍看到「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這個概念時,有點覺得它又是一個陳述自卑心態或低自尊的概念,又一個換湯不換藥、重複意涵的新名詞?又多了一個進入眼花撩亂排行榜行列的新名詞?

先小小抱怨一下。目前,排山倒海的心理學專有名詞掩沒了我們,尤其是滿山遍野的「OO症候群」和「OO效應」,多到已經打昏了我們的腦袋。過多的專有名詞,常常都是指涉著相同的概念,只有外表字眼的差異,內涵則是差不多的。這使得我們的學習,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術語,我們只是忙著去背誦字眼,以及忙著去問:這個跟那個有何不同?

偏偏,我們自己又像個求知若渴的術語狂,每看到一個新名詞,就迫不及待要去追蹤它,為什麼呢?是真的對於心理學有興趣,還只是用來顯示我們的博學多聞?在跟朋友聊天時,拿出來炫耀用,問朋友:「你知道某某症候群嗎?」或是在某段聊天之後用來臭屁地總結說:「這就是某某效應」。如果是這樣,簡直就是某種「術語症候群」的現象了(看!我立刻又創造了一個新術語!不用去查詢,它不存在喔。)

這些都是學習的迷障與毒害,我們不是去思考某些原理與心態上的轉變,而是忙碌於炫目的語詞。時日一久,術語忘記了,對於術語背後的意涵,更不會記住。因此,我要強調,術語的字眼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後的那個原理,那個關於自我、人際、社會等關係的關鍵環節。記住原理和環節,比記住術語還要重要。

第一時刻,我看到「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之概念時,心理也有相同的抱怨出現:只是個描述「低自尊」的重複術語?不過,我後來仔細想了一下,二者不太一樣,它不是指一種普通人的自卑感,而是指「高成就者」的自卑感。這裡,多了一個「階級」的元素出現,使得這個概念具有「心理社會」(psycho-social)的要素。因此,我覺得它值得拿來分析。也就是說,除了個人的心理狀態之外,還有背後的社會環境因素,這是這個術語的獨特之處。

 

二、個人心理的意涵

 

「冒牌者症候群」是心理學家克蘭斯(Pauline R. Clance)和艾姆斯(Suzanne A. Imes)提出來的,他們的研究樣本針對高成就的女性,指出這些女性所出現的一種現象:「對於自身的內在智力,有一種虛而不實的感受」。我在這裡就不特別分析女性,它會涉及性別的社會爭議,我不討論性別,想要談談高成就者的普遍心態。

簡單來說,「冒牌者症候群」顯示:高成就者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自己配不上目前的所獲得成就、名望、社會地位等。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她覺得自己是個「冒名頂替者」,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外表所獲得的各種高成就頭銜。因此,「冒牌者症候群」跟「自卑感」稍稍有些不同,後者是指對自己始終抱持著不如人的低自尊感,而前者指的是一種落差:「外在實際成就」和「內心成就感」之間的落差。或者也可以說,冒牌者症候群是「高成就者的自卑感」。

一般的資料,都集中於個人心理的解釋,也有許多專書在討論它,所以,我在個人心理的這部份,就不鋪陳太多,簡單帶過,這些資料很容易查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我想要在後面多講一些關於個人心理背後的社會層面。

《冒牌者症候群》一書中,將它聯繫於個人的心理特徵:「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出現許多相伴隨的負面情緒:焦慮、恐懼、自我懷疑、自我批評。以及負面行為:拖延、過度工作、討好他人、控制狂等。它跟「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息息相關,「希望更好」和「覺得自己不夠好」是一組相伴隨的雙胞胎。在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之際,總是把焦點放在自己失誤和失敗上。

因此,我們的完美的理想標準,必然伴隨著恐懼失敗的心態。以至於,我們無法怡然自得地內化或欣賞自己的成功經驗,而總是在檢查或批評自己的不足之處。一旦獲得成就時,快樂的時間很短暫,一旦遇到失敗時,沮喪的時間卻很長。考100分時,只會短短快樂兩個小時,而考60分時,會沮喪和自責長達兩週。這是完美主義者的悖謬:「完美主義就是不完美主義」,因為過於要求高標準,所以總是只看到自己的不完美,把眼光和焦點都在不完美和失敗上。

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有很大一部份,出自於旁人或社會眼光的壓力。也就是說,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所以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成就感。我們總是在乎人家怎麼看我自己,也總是去比較那些成就更好的範例。一旦把焦點集中於他人眼光,就無法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無法理解自己的學習和成就,一心就剩下比較。這是教育現場多數人的一種「見樹不見林」的學習方式,「樹」是表面的分數,「林」是內在的成長。

因為總是不滿意自己,所以我們容易過勞或逃避。過勞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更多的表現來證明自己,因此不斷接工作、參加競賽、安排事務,試圖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把自己弄得好忙好忙,好累好累。過勞其實是一種補償心態,彌補自己的成就不足感。在過勞之中,反而每件事情都不容易做好。另一種逃避的傾向,則表現為拖延症,因為太想要做到最好,反而裹足不前,不願意交出只有60分的成績單,結果就是糾纏於細節想太多,或是把頭埋在沙堆裡。

針對這些問題,採取個人式指導的諮商心理學家,大致會建議幾個面向。第一,要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信念,降低「外在實際成就」和「內心成就感」之間的落差。提高自己對自身成就感的肯定與欣賞,相信自己已經夠好了。第二,減少自我批評和苛責,多給予自我同情和安慰,聆聽自己內心的恐懼。第四,降低標準,放下完美標準,審思那些超高標準從何而來?重新建立合理的目標。

 

三、社會的心理意涵

 

我認為,除了個人的自我覺察和反思調整之外,還需了解造成此一心理現象的社會因素。否則,單憑個人的努力始終是不夠的,一旦我們再度投身於錯誤的社會結構中,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我們還是會回復到過往的症狀中。

由於社會因素是整體結構性的,因此我們不見得可以提出明確或實際的解決方案建議。然而,了解問題是必要的,至少,我們可以「開始設想」如何改變這樣的社會情境。

 

1.「取悅社會」:被制約的小白鼠

 

誰會有冒牌者症候群這種心態?高成就者,菁英階層,佔有某個社會優勢位置的人。我們擁有恐懼、羞愧、懷疑、怕被抓包等負面感受,這是其來有自的。這樣的心態有兩個層次。第一層,不斷拿人家的成就,來跟自己比較,也難怪總是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第二層,表面的、看得見的、數字導向的成就感,讓我們迷失了,以至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內在能力到底在哪裡?自己的學習到底在怎樣的程度?

我們的一生中,從家庭、到學校、到出社會工作,不斷在接受各種評價、評論、比較,我們的唯一人生指標就是「夠不夠好」,早已然被淹沒在其中,每一次的評價,都使我們保持於長期的恐懼失敗心態。

也就是說,在高度競爭的社會環境下,在不斷評價的數字系統下,培養出我們一種「取悅社會」的態度。這種取悅心態,不是指一般的討好他人態度,不是針對身邊那些對我有主觀期望的父母、師長、長官、朋友等,而是針對整個「社會」的客觀指標。我們總是要讓自己符合一切「標準」,而這些標準,是每一個社會小系統或大系統所訂立的,所以說,我們想要取悅的是「社會」。

舉例來說,大學生們在修每一堂課時,很注意評量標準,每個老師打分數的指標原則。然後,參加課外活動時,重視著每一個頭銜(社長、營長、助教)和每一個有名稱的比賽(書卷獎、文學獎、跨領域獎)。也就是在整體大學生活中,很注意每一個分數所累積的整體GPA,還有每一個安排列表的明確表現、獎項紀錄等。

我們都以為行為主義學派已經式微,相反地,我認為它不僅沒有式微,甚至,它的制約理論,在社會系統的運作下,已經深入滲透到每個人的骨子裡。我們的社會,就像史金納的老鼠箱,我們每個人都在想盡辦法取悅那個會掉落食物的開關。那個開關就是社會系統的設計,就是我們的注意力唯一聚焦的目標。

因為取悅的是社會,而社會標準到處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不斷地要迎合下一個新出現的系統指標。這也難怪,我們總是處處有著不配感、不足感等自我懷疑。因為我們不可能符合所有的指標。

在這裡,我不會回到「自我肯定」或「內在指標」這樣的個人以解決方法,這只有短暫的效果,無助於整體的改變。因為重點在於取悅社會,所以我們需要看見,社會這個巨大的史金納的老鼠箱,是怎訓練我們、規訓我們、制約我們的,它是如何把我們焦點引導到:只剩下那個食物開關。

看見它,不等於能夠立即擺脫它,但是至少我們會知道,在控制我們行為的社會無意識機制是怎樣運作的。

因此,我要說,冒牌者症候群所產生的個人負面感受(不配、不足、自我懷疑),不全然是負面的。它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去看到,負面感受背後更大的社會影響與社會控制。在這角度上,它具有正面的意涵。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不配」時,不要小看這種感受,它暗暗地有說出某些真理:你所生存的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

 

2.「社會作弊」:不公平制度的受惠者

 

冒牌者症候群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不配、不足、自我懷疑等,還有第二種社會解釋。就是它確實地說出了我們的「罪疚感」,亦即,我們在獲得自身的成就時,作弊了。

「作弊」的意思,不是指我們自己偷雞摸狗或投機取巧,而是指我們大多時候,要嘛是機運使然,要嘛是已然獲得不公平的資源。簡言之,我們是既得利益者。我們隱隱地感受到,身處在不公平的社會制度中,包括:遺傳的不公平(生來就聰明)、出身的不公平(家裡經濟良好)、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各種考試都對我有利)等等。在這些不公平之下,社會幫我們作弊了,我們得以成為受惠者,因此,我們問心有愧,感覺大大地佔了其他人便宜。

每當有人稱讚我們的成就時,我們會謙虛地說:「唉呀,只是運氣好罷了」。也許,我們只是把它當成客套的應酬說詞,或是個人的虛懷若谷的態度展現。但是,不只是這樣的,這句話不是客套或謙虛,這句話本身自己說出了它的真理:我們真的是運氣好,生在一個處處對我有利的社會中。正好,這個社會重視智力和讀書考試,所以,聰明對我有利(假想一下,若是我們生處在一個競技場般的社會,重視的是體力強健和殘忍地屠殺他人…..。)

因此,我們的冒牌者症候群不是空穴來風的,它真實地反應了,我們是不公平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社會幫我們作弊了。從這個角度看,冒牌者的感受不是要去消除它,反而是要積極地去正視它,朝向背後的制度來省思。

反觀,個人心理學的諮商師,會教導冒牌者症候群的人去練習把冒牌感轉化為「感恩與謙遜」的態度。我認為,這種想法沒有錯,但遠遠不夠,缺少了社會批判的層面,只是停留在個人的修養與修為而已,無助於社會改革。

 

四、結語:「能力不足」是真實的

 

冒牌者所感受到的「能力不足」是真實的。為何我會這樣說?跟個人式的心理諮商師所說的相反?他們希望冒牌者肯定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夠好了,停止自我懷疑和自我怪罪。而我說的剛好與之相反?

冒牌者所感受到的「能力不足」是真實的。這句話,是要重新審視我們對於「能力和成就」的定義,要改變這個定義。

當今的學校教育,所做的積極的一件事,就是讓我們只在乎成績。不只學校,各種機構也都傾注全力,重視可量化和可比較的數字,作為能力和成就的定義。如果說,依照個人式的心理諮商師所說,肯定自己的成就,那麼,豈不是同樣地,去認可這種對於「能力和成就」的標準?去同意數字和成績的價值?

所以,我要說,冒牌者所感受到的「能力不足」是真實的(已經說了三次,因為很重要),這句話代表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標準並沒導向真正重要的事情,例如,體會個人生命的終極喜悅或內在價值,覺察到群體生命的意義與共善。如果說,我們的個人生命都在追求外在的數字成就,群體生命都在追求相互比較和競爭,難怪我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實際上,不是我們不夠好,而是定義我們的那個標準根本就不正確。我們不該回過頭去肯定那個標準,而是要學著拋棄它,建立新的標準,重新定義何謂「能力和成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