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上)
容格說:「當我們煩惱他人的一切時,都會使我們喪失對自身的理解。」這句話可以解讀為:鼓勵我們「回歸自我」,跳脫煩人的人際困擾,擺脫他人的眼光。
但我覺得,這樣解讀還不夠。應該解讀為:「超越自我」才是我們對自身的重新理解,亦即,去理解那個至今為止,連我們自己都尚未意識到的種種,比自我自身還要更多的東西。
「症狀」(symptom)一詞,就具有這樣的兩次解讀歷程。這不僅是說:它具有心理症狀和社會症狀的意涵,更是說,在心理和社會的每一面向上,它也都要被解讀兩次。
一、心理症狀
1.「放棄你的欲望」,不對
在佛洛伊德(S. Freud)那邊,欲望(desire)似乎是不好的、見不得人的,它是我們內在心底的淫穢念頭,那個違反社會道德、損人又不利己的願望(尤其是性慾的願望)。所以,「壓抑」變成我們對於自身desire的處理方式----把它摁到潛意識之中----並且日後變成我們心理症狀的原因。
照這種老生常談的傳統解釋方式,心理分析的口號應該是:「放棄你的欲望」(Give up your desire)才對。也就是說,分析師幫助患者揭露出他的潛意識中隱藏的desire,了解了他的病症的原因,促使他把那個淫穢念頭放棄,或是轉向為某種正常的、社會能接受的實現方式(昇華)。
如果是按照上面這樣的解釋,我們就削弱了佛洛伊德,把他視為一種擁護社會現有社會規範的保守心理學家,「治療」只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回歸與順應社會,做一個順民。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將忽略了佛洛伊德的理論,所具有的社會批判之力量。
這樣的誤解,是來自於美國自我心理學家對佛洛伊德的誤用,他們把心理分析當作一種擁護主流論述或規範的工具。
2.「跟隨你的欲望」,才對
佛洛伊德對於「欲望」的闡釋,其中有某些好東西,被忽略了。當心理症狀顯露出來時,所包含的不只是患者個人私密且見不得光的願望,還包含了他對於社會現狀的不滿,他那微弱且又無力的對於社會的反抗。
因此,拉岡(J. Lacan)和紀傑克(S. Zizek)的口號是:「不要放棄你的欲望」(Don’t give up your desire),以及「跟隨你的欲望」(Follow your desire)」。試圖把心理分析的批判面向突顯出來。
但是這樣的解釋,容易令人不解或誤解:患者的願望,不總是淫穢的、違反規範的、逾越的嗎,所以才需要去壓抑啊?那是因為,我們對於患者的症狀,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第二層解讀,我們被「症狀的表面」所矇騙,也被我們自己的「欠缺社會批判意識」所矇騙。
一旦分析師欠缺社會批判意識,就會變成只停留在第一層的症狀,而無法達到「跟隨你的欲望」的意涵。一個合格的心理分析師,必然要是一個社會批判學家。
這就關聯於desire一詞,是否能從「慾望」進一步延伸為「欲望」(中文可以區分,英文便無法區分)。
3.「心理症狀」的兩層解讀
當患者的某個欲望被壓抑到無意識之中,這個欲望會透過口誤、夢境、怪異舉止等症狀,偷偷地回歸。壓抑總是不完全的,它壓不住那個被壓抑之物。有人問我,有「完全的」壓抑嗎?沒有,那就不叫壓抑,而是「放棄」。壓抑帶有某種不放棄的「堅持」,重要的是要解讀出「堅持什麼」?
第一層被壓抑的欲望是什麼?老式的佛洛伊德解讀,它是社會或法律不允許的違規念頭(性慾、貪念、侵犯攻擊等),逾越的「慾望」因此會被壓抑下去。而紀傑克的解讀更推進了一步,還有第二層解讀:被壓抑的欲望實際上是:對現狀想要有徹底的改變,對自身想要有更激進的突破。
簡言之,被壓抑的欲望,總是要解讀兩層。第二層解讀的答案就是:「跟隨你的欲望」(follow your desire)。用例子來說明,可能比較好理解(但還是要強調一下,例子的具體性,會侷限概念的抽象性)。下表有三個例子:
4.治療的目的
關於治療的目的與終點,對分析師來說,是相當困難卻又必須去做的。把患者治好,不是要他「回歸社會,適應社會」;而是要使他成為「社會改革或革命者,去顛覆社會」。這並不是說,患者要變成一個社會運動分子或抗議者,而是說,他要能夠覺察到:(1)限制自己的自身條件,以及(2)限制自己的社會條件。前者比較容易改變,後者比較難改變,但那是遠程目標。
但在實際現狀中,這個治療的目的總是「被壓抑」。可能原因是,在我們的心理諮商治療的教育養成過程中,分析師沒有被允許去探究如何「跟隨他自身的欲望」。以至於,他既不知道如何進行自身的自我超越,也不知道這個助人行業,該幫助到怎樣的地步。
患者不必然要成為社會改革者,而分析師則必須已然是社會改革者。心理治療不是一個照本宣科的職業,而是將自身投入的人性志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