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厚德書院解析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怎樣叫做任務四的「生者不再把希望與回憶依附在死者身上」?成立各種獎學金或基金會算不算?積極從事各種與死者相關的公益活動算不算?例如,白冰冰成立白曉燕基金會,周大觀的父母成立大觀基金會,彭婉如的先生成立彭婉如基金會等。

 

二、怎樣解釋書中所說:生者「繼續擁有『所失去的』」?可能的「正解」與「誤解」是什麼?

 

三、「預期性悲傷」是一種特殊的失落狀態,還是一種普遍的失落狀態?為什麼甲書的作者把它放在特殊失落那章的其中一小節,而乙書作者卻把它放在整本書的前言?如何解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有沒有所謂「適當的悲傷」和「不適當的悲傷」?如果沒有,為何?如果有的話,判斷的標準是甚麼?知道這個標準有何用處?

1.應該要有所謂「適當的悲傷」和「不適當的悲傷」。沒有的話,將不知道該如何評估對方的狀況,也無從判斷自己接下來該有的反應方式。

2.但是,在應用所謂的「適當」和「不適當」判準時,還是要注意到個別差異。避免削減多元化的悲傷反應,而把這樣的判準變成指責他人的口實,那就反而阻礙了到達哀悼。

3.我做一個最寬鬆的判準。不適當的悲傷,就是不肯接受死亡,我強把死者留在心理,讓他不死,讓他留下來干擾我所有情感與思緒,干擾我的日常生活,讓日常生活的人際反應變得僵化與刻板。適當的悲傷,就是經歷死亡所刻畫下來的痛苦,自己獲得一次的opening,對生命有更多的體悟、深思與寬容。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為何要探討死亡?

1.死亡現在發生了(這次事件究竟發生了些甚麼?對我產生甚麼影響?我想問甚麼問題?)(A)

2.死亡隨時會來(不論是未來將發生在我身邊的人,或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發生時我能做些甚麼?)(B)

3.死亡已經來過(過去我們都有相似的失落與分離經驗,當時的我是否有從中獲得深刻體驗?如果沒有的話,我是否可以藉由這次來完成?)(C)

4.現在所發生的死亡(A),讓我們能回溯過去的死亡(C),並隨時為未來的死亡作好準備(B)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問題意識

 

清華學院的標語是「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士農工商」。就「成為公民」這個目標來說,清華學院希望要能夠在住宿教育當中打開公共領域。但是,「怎樣叫做打開清華學院的公共領域呢?」這才是一個最難回答的問題。

 

很多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在談「公共領域」之概念,像是哈伯瑪斯、海德格、傅柯、鄂蘭等人,每個人的解釋內涵不同,也賦予它各種不同的要素。我在這裡無法全部都談,那樣對我來說太難,對讀者而言也會消化不良,我只粗略地取用「溝通與理解」這個要素。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前言

 

一般所看到的團體,依據其團體目的以及任務的性質不同,大約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以「領導者中心」的模式,另一種則是「去中心」的模式。

 

這兩種模式各自有其優點與缺點。對我們而言,要考慮的是,在一個服務學習的小組進行過程中:(1)領導者如何讓兩種模式都能夠發生?(2)領導者如何判斷,何時該運用哪一種模式來運作?(3)領導者在這兩種模式當中,各自扮演了怎樣的角色?(4)在不同的模式之下,領導者和成員自身會產生怎樣的心理變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何一種教育行為或教育實踐,它的背後都有某種對於「人」的預設(教育者本身不一定清楚地知道這個預設),這樣的預設就叫做「人類圖像」。後續的教育目的(成為怎樣的人)和教育歷程(要經過何種過程),乃是靠著這樣的人類圖像而衍伸出來的。

 

「成為怎樣的人」不同於「如何成為自己」,前者是要去探討各種教育實踐背後的人類圖像,而後者已經有了某一種清楚的人類圖像之預設。「自己」這個概念來自於現代的主體性哲學,自笛卡兒之後,由「自我」所代表的自律性主體才被標舉出來,它只是在浩瀚的人類歷史當中,某一個時期所生產的某種預設而已。

以下,簡單列舉數種人類圖像,其中或許會有一些交集或重疊。

 

一、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都是從過去一些服務學習的課程中,蒐集到的同學提問與對話。這些問題相當重要,往下探索,會觸碰到服務學習的核心倫理觀念,每一段都是一個大課題。不僅向下探索如此,這些問題也可以向旁邊延伸,也就是說,每一個服學小組的特殊議題,若是加上這基本討論,都有可能更豐富。

 

這些對話都只是一長串討論當中的一小段而已,需要大家一起來加以擴充。同學可以問問自己,這些對話當中的問題,有多少是自己曾經想過的?這樣問的用意是要測試:「我知道什麼是服務學習嗎?」

 

-----------------------------------------

1.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學院、經費、階層化等討論,表示學生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是個好現象。我的同事說了一段話:「我現在開始覺得這又是一個假議題了。所以與其要說資源分配造成階層化的現象,學院享有較多資源造成非院生的相對剝奪感。這樣不如來問:大學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或學院教育到底應不應該存在?之類的問題。因為這才是所有質疑的核心,而不是片面切割的空間或誰讓誰眼紅的問題。」

 

我認為這段話說的很好,把問題轉向另一個方向。我嘗試著跟隨這段話,提出我所想到的各種問題。我從三個角度來談階層化:資源、文化、心理,並且支持「心理階層化」的第二種方式。

 

一、資源階層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學院的基本理念是「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士農工商」,我在這裡要闡述的主題關聯於「成為公民」這部份,關聯於作為公民需要具備的民主精神與民主素養。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複製讀書人:價值思維的複製與維護

小陳同學

 

 

我大一修過一門通識課,我一開始以為課程內 容和 老師很開放,在討論問題實會讓我們自由發想,但常常在結束後,老師又用他的總結導引我們到某個方向去;有一天我問老師,為什麼要做這樣子的導引,而不是讓同學自己去拓展問題的方向,老師的回答讓我覺得困惑:教學有它的目的。如果這樣,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一、前言

 

這幾句偈語把「掃地」和「掃心地」兩者聯繫起來,警醒我們外在勞動與內在修為之間的關係。它雖然出自於佛家的語彙,但是我們可以不只是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它,而把它當作自我對話的一個嘗試。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二、掃淨空地,掃開胸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區別於舊版本的解釋

 

1.母體與錫安的關係,是柏拉圖所說的「穴諭」,這樣的解釋是最通俗的一種解釋版本,是一種舊版本。把我們的世界分成兩個,一個假的世界,一個真的世界。

 

2.我們沒有兩個世界,只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自身就是母體。母體是一個空間,沒有之外,一切都在之內,一切都是母體,超出母體。沒有地方可去。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此電影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

 

1.我們設想自己身處於電影的前半部,進入到母體之中。我們的母體是什麼?我們可以成為尼歐(Neo)嗎?

 

2.尼歐只有一個嗎?(那就不會是我們了)還是說,尼歐代表某一種型態,任何人只要經過某個過程,都可以是尼歐。尼歐的勇敢之處在哪裡?能夠擋子彈嗎?(俄國特種部隊也可以)而是說,他做到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改變。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何讓議題之訴求更深入:「科層化」及其相關概念之澄清

蔣興儀2010.9.21

 

 

看到由「時光迴旋」活動後續提出的種種議題貼在實齋交誼廳,其中有一個議題吸引了我的注意:「學院的創造空間和創造力的氛圍,在面臨科層化的進程中有日漸消退的現象?」吸引我注意是因為乍看之下,有點不明白其中的精確意思,幾番推敲之後,從語氣上來判斷,推測這應該是具有批判、檢討、反思的一個議題才對。之後又思索了一下,覺得其中有許多可以繼續發展的意涵。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嘴上說贏,但心裡卻

清大同學甲

 

 

數日前,學校首頁上公布了「泰晤士報大學排名,清大贏台大」。可想而知,BBS站上很快就出現了「[自爽] 2010最新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佈,清大樂勝台大」之類的文章。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師

 

想請教您一些問題,我和朋友討論到關於「相信」這回事,我們的意見不太相同,令我產生困惑。

我對於「未來會更好」,「生命會越走越有希望」這樣的信念,幾乎不曾懷疑過,這是陷在思考的偶像當中嗎?如果說,不是的話,為什麼這樣的相信是可以成立的呢?

相信別人,也可以說是,信任別人。相信別人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其中必定有一些條件或是契機。對於看到別人生命的樣子感到羨慕,因此信任他,而相信說:跟著他走的路也許就能達到那個狀態。這樣子的相信,是否少了一點什麼呢?例如,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相信某位老師,他抱持的是一種單純的相信,相信跟著他走就會是一條對的路。

對我而言,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可以參考看看的,但是,我沒有辦法有那種單純的相信,相信跟著某一個人的路走,就能達到完滿的狀態。為什麼,我們之間的想法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期末的生涯探索助教培訓課程中,在「讀書會帶領」的部份,同學們的討論過程有一些值得分析的動線,所讀的書籍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1.顯題化(thematize)

一開始,大家對於「夢想」有許多分歧的發問與討論,漸漸地,討論開始浮現出來一個清楚的焦點,集中於「什麼是夢想?」這個問題上頭。這時,可以約略看見,在千頭萬緒中,一個主軸線被抽出來了。大家心中原本都有各自對於「夢想」的既定看法,但是討論之後才發現,這些看法非常不一致,遂引發大家對於自己所抱持的「夢想」之概念有了懷疑。不過,這才剛開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裡要談的是關於討論的後續效應,以及議論層次的開展。這樣的層次展開,必須在一個困難點之後才會發生。

 

阿豪在這學期的「家長成長工作坊」裡,帶領了一場討論,討論的題目是:「如何當壞男人」。構思這個題目的背景是因為阿豪閱讀了一本書,書中鼓勵男人學習當「壞男人」,來吸引女性的好感,書裡面有一百多招壞男人守則,供大家遵守與參考。

 

基於這本書的提示,以及對於這個議題的個人生涯興趣,阿豪設計了一場很好玩的討論課。他先在黑板左邊請大家列出所謂的「好男人()」特徵,可是這樣的好男人是會被女性發卡,表示拒絕被當作男友,只能當作好朋友。接著又在黑板的右邊請大家列出所謂的「爛男人」特徵,這樣的人是很快就會被女性淘汰出局的,連朋友也當不成。在「好男人()」和「爛男人」中間的交集處,就是「壞男人」。阿豪還出了幾個情境題,讓同學們去發揮,藉此澄清其中的壞男人特徵。由於議題活潑且生活化,整場討論的氣氛很熱絡,大家發言也頗踴躍,算是一場成功的討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問題

 

學生在上課時問了一個問題:「一個人的平日操守與他的學術研究,有相關嗎?」這個問題稍嫌抽象,太不具體,我請他多加說明。原來情況是這樣的,他對某一位老師有負面的看法,這位老師曾經被人家批評說是不民主,對學生的抗議言論與挑戰性意見進行打壓,因此,雖然這位老師的學術名望很高,但他就是基於前面那個理由而討厭這位老師。

 

簡言之,針對一個學術聲望頗佳的老師,可能在政治上(或是道德上)有了瑕疵,我們是否該就此否定他?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不僅因為它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關聯於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他人的人品,更是因為它關聯於我們自己的批評言論背後,有著怎樣的自我預設與心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生涯探索助教培訓的讀書會帶領過程中,同學提出了一組議題,我把它稱為「美景與油」。我們在會中已經討論了很多,衍伸出更多的好問題。事後,我再度回想起同學們的討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

 

出發點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裡的一個小故事。

 

有個少年去向智者請益,智者老師叫少年學生帶著一湯匙的油,到城堡各處逛個兩小時,少年很小心的照顧著油,兩小時後回來,一滴油也沒漏出來。老師問他:「你看了城堡的美麗風景嗎?」少年很尷尬,他只顧著湯匙中的油,完全沒注意美景。老師請他再走一遍。這一次,他很仔細地觀看了城堡各處,回來之後詳細描述給老師聽,老師聽完後問他:「油呢?」他低頭一看,湯匙中的油已經漏光了。老師說:「要能欣賞所有美景,但也不要忘記湯匙中的油。」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