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厚德書院解析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壹、文本閱讀提問:

一、榮格的解夢法和中國的解夢法(例:夢到棺材代表升官發財)有何不同?

回答一:我不懂中國的解夢法,但是可以舉一個測字法的例子,用來說明「做夢者對於夢的評論也算是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就算是有意識的作為當中,經常也包含無意識的成份。」。「雍正王朝」第24集中,三位學子考前來到測字攤,甲寫了一字「因」,測字先生說:「國中一人,閣下必是狀元。」(外面的「囗」是國,裡面的「大」,拆成「一人」)乙聽了很不服氣,也要寫字,他同樣寫了「因」字,想要搞搞這個測字先生。測字先生說:「剛剛他是無心寫因,你則是有心寫因,『心』加上『因』便是『恩』,你這次的考試命運多舛,必須有貴人加恩,才能高中。」這位乙便是劉墨林,他後來逛妓院被拔掉功名,的確是經過雍正特別施恩,才恢復功名。

二、為何榮格選擇專注在夢中的意象而非自由聯想?

三、榮格對意識的態度為何?他是否過度貶低意識?

四、榮格的無意識是真的「無」嗎?還是很多的「有」組成的「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文本閱讀提問:

 

一、Fromm如何比較自己和Freud的觀點?如何修正Freud的觀點?(第一章有簡單提到一點,附錄談的比較完整但不在這次討論範圍)

二、Fromm如何定義社會心理學?

三、就Fromme觀點,自由有哪兩個面向?逃避「自由」指的又是甚麼樣的自由?

四、p.115第一段倒數兩行,「......佛洛依德曾指出:自戀型的人撤回他對別人的愛,轉向自己。雖然上半句正確,下半句卻是錯的。他不愛別人也不愛自己」,請問FreudFromm對於愛不愛自己的出入在哪裡?Fromm如何詮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文本閱讀提問:

 

一、P5最初習慣和智慧活動有什麼差別?(理解性問題

二、P19感覺運動期5,6階段中,Piaget如何解釋情感脫離自我中心,移轉到客體上的原因?理解性問題

三、P26 試說明客體永久性和知覺的交互關係。理解性問題

四、P16 在感覺運動期頭兩個階段 嬰兒並無自我的概念,這樣「沒有自我的自戀」和之後兒童的「有意識的自我中心」哪個才是日後心理問題的發生原因?    或是兩者都是呢?思辨性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基本文本問題:

1.Rogers的人性觀為何? 

2.如果說Freud認為libido是人的行為動力來源,那麼Rogers如何看待人的行為表現? 

3.什麼是協助關係?如何建立? 

4.Rogers對「體驗」的看法為何?

5.哪些因素有助於個案產生改變? 

6.Rogers的治療過程中,個案會有什麼改變?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相關電影推薦

一、《危險關係》(A Dangerous Method),大衛柯能堡導演。

二、《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湯姆克魯斯主演。描述軍隊中發生的一樁謀殺案,經過調查後,謀殺案的主角不只是拿刀子的那個士兵,而是軍隊中的集體認同。這片拿來說明軍隊的自我理想或超我,非常鮮活貼切。還可以看到年輕的阿湯哥優秀的演技,阿湯哥年輕時很會選片,但後來就

 

貳、問題:如何用集體心理學理論去解釋「很多人在考試前會去拜拜這一個現象」。

一、回答一:關於文昌廟現象,我覺得可以分為兩個層次。1.表層現象不需要太深究,因為大部分為考試去求神的人大多也沒啥信仰,純粹是病急亂投醫碰個運氣罷了。2.值得深究的應該是背後的因素。我認為升學主義才是台灣人最強大的超我,不但造成了許多人的精神疾病,更壓制所有人的自我發展。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章

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集體心理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嗎?

 

第二章

1.勒邦的「感染性」和「暗示感受性」各是什麼意思?

2.勒邦對於集體性格描述了哪些特徵?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後設練習 

利用p.171所整理的「分析閱讀三階段」來整理現在正在讀的本書第一篇和第二篇(有些階段無法練習)。

 

一、第一階段:這兩篇在談什麼

(1)依據第一篇和第二篇內容,幫這本書作分類(參閱第六章)。

(2)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第一篇和第二篇在談些什麼。(試著分別用五句話、三句話、一句話來表達)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同學討論「何謂問題」?

大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提出問題了。就不會再回頭去思索:「這是問題嗎?這是一個怎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問題本身缺乏後設的思考。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去思考:關於「問題」的各種問題。

我們做了一個練習,練習的方式是把關於某一議題(如,廢死刑、公娼合法化、代理孕母等)的新聞或參考資料蒐集起來,讓同學從中練習我給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從中找出現象≠問題」。同學找到的一個範例是:「死刑會讓冤案難以翻案」這個說法。其中,「冤案」僅僅只是一個「現象」,它還不是一個問題。既然還不是一個問題,就直接將它聯繫於死刑存廢與否,過於快速,中間少掉許多的過程。冤案或許最直接相關的是司法程序,或司法人員訓練等,不同的相關性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只有講到「冤案」兩個字,所有的相關問題都尚未出現。

第二個條件是:「從中找出過度簡化的問題」。同學找到的一個範例是:「廢除死刑讓受害者人權難以伸張」這個說法。其中,受害者的確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對象,但是考量受害者,是不是就只有受害者的「人權」?當然不是,考量受害者,還要考慮受害的心理、哀傷、憤怒等輔導過程,以及寬恕、原諒、和解等倫理過程,以及生活困境等實際狀況。一旦考量到其他的層面,受害者就不見得只是一個喊著要「伸張正義、處罰兇手」的苦主,他有更多樣的面貌。

舉這兩個例子,同學額外發現一件事情。對於一個議題,我們通常都過於快速地要選擇一個正面或反面、贊同或反對的立場。但其實,不論哪一種立場,裡面都有許多含混的問題、不通順的論點、奇怪的推論等。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提問作為一種存有方式

The being of questioning

 

一個問題就是一次撕裂

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世界

我們曾經有個一個問題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rden, J. William (1996)。《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李開敏等譯)。台北市:心理。(導論、第一章)

 

一、理解性問題

 

1.在使用術語時,使用「不正常的悲傷」和「困難的哀悼」,有何不同?

2.本書特別強調「復原力」或「適應」的取向,用意為何?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拉蘭(Maggie Callanan) 克莉(Patricia Kelley) (2011)。《最後的擁抱:來自資深安寧護士撫慰病患和家屬的溫暖叮嚀》(李文綺譯)。臺北縣新店市: 野人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一、理解性問題

1.《最後的擁抱》英文書名是Final Gifts,是誰給誰的禮物?怎樣的禮物?

2.臨死覺知容易被其他人誤解,怎樣的誤解?為何會如此?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3.「需要和某人和解」通常會是怎樣的情境?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eud, S. (1971).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SE XIV, 239-258. London : Hogarth Press.

道卡(Kenneth J. Doka)編著 (2002)。《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許玉來等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公司。〈第12章,男性化悲傷〉

 

一、大方向提問:

1.女性化悲傷,和男性化悲傷,各有那些特點?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甘迺迪(Alexandra Keennedy) (2003)。《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張淑美、吳慧敏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公司。〈第11章,治療代代相承的悲傷〉

史妲絲(Ann Kaiser Stearns) (1987)。《失落感》(陳文棋譯)。台北市:遠流。〈第1章,不需要害怕〉、〈第2章,事情絕不會一樣〉

 

一、大方向提問:

1.怎樣的情況叫做「代代相承的悲傷」?怎樣叫做「我的悲傷或許不是我的」?

2.為何悲傷會代代相承?為何「他人的悲傷」會變成「我的悲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自律的「二不一沒有」

 

「自治」的兩個英文翻譯是self-governingautonomous,這分別具有兩種意涵。

第一種是社會學和政治學的意涵,指的是「自我治理」(self-governing),即自身形成一個政府或組織,制定具體且清楚的制度和規章,藉此來進行共同的自我管理。第二種是哲學的意涵,指的是「自律」(autonomous),即自己頒布設立給自身的規範,藉由自我立法來為自己的行為建立準則,這樣的規範或準則比較是屬於抽象和觀念的層次,不只適用於個人,而是適用於普遍所有人。自律是康德(I. Kant)倫理學中的重要觀念,是道德生活的基礎。

「自我治理」和「自律」這兩種意涵共同描繪出一幅圖像:有一群人,在一起共事,共事的目標是建立共同的自我規範,這個自我規範維繫了群體之間的人我關係,並表現出此一群體共同生活的倫理態度。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抄自己,借用我以前提過的一個 公民 老師之例子,來討論「人」與「公民」之分。

 

一、一個 公民 老師的小故事

 

先說一個小故事。我的一位在當老師的好朋友前陣子分享了他的心得給我。他是敎高中 公民的 老師,他教學很靈活,不僅重視觀念,也很重視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公民素養與人權實踐,當學生對於學校某些規則或限制感到不合理時,他總是站在學生那一邊,為他們爭取權益,滿足他們的要求。他認為,這是一種學生人權觀念的教導與培育。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張芝維同學的作業,若要分享引用,請放上作者姓名以示尊重】 【題目:Gyges魔法指環的寓意為何?如果你拾獲蓋格斯魔法指環,你會使用這個指環嗎?你的理由是什麼?

 

Gyges魔法指環的故事說,一個人突然一夕之間有了能力,便要作亂。Glaucon以此展示了人心的趨利本性,一旦關乎利益,人不是不行惡就只不過是沒有本事行惡。指環所具有的隱身能力特別有意思,隱藏自己的目的究竟是要逃離誰呢?是他人的目光?或者其實是自己?

 

倘若有人說,不用指環是為了避免不正義之情事。那麼,這麼說的人正是《The Republic》裡那群為不正義辯護的人們所指控的──只是害怕不正義的名聲而不是真正正義的人;他們無法直視自己內心真實存在的,被稱為「惡」的部分,他們害怕的是別的東西──被輿論所指控或者是無法控制的自己。前者建構自我價值的部份來自於社會認同,一旦遭到世俗價值的否定,其以社會認同加強自我認同的世界將會崩壞。後者則受到價值觀的綑綁,害怕自身失控會迫害到自我的原有穩定狀態,因為無力控制自身的慾望,拒絕接受將來可能被慾望驅使的惡的」自己。因此一旦能夠有輕鬆的生存方式,比方說在確保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在利益來臨時他們同樣會施行不正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當我們有自殺念頭的人,有某些心理、生理、家族狀況時,這樣的「標籤化」是否可以幫助理解,讓當事人或旁人接納「有狀況」這件事,進而知道如何求助?還是說,會造成誤解,使標籤變成一種狹隘化或污名化,以至於惡化了原有的狀況?

 

二、意圖自殺者,其親人的感受有哪些?這些感受到底是針對意圖自殺者,還是針對自己?

 

三、當我們試圖要幫助有自殺念頭的人時,究竟是我在幫他,還是他在幫我?如果我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我能不能夠好好地幫助他人?他人的問題是否單純地只是「他自己個人的問題」,還是說總是一種「關係的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當自殺者遺族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時,我們是否要努力清除標籤,讓他們感覺自己是「正常」的?還是說,我們需要重新檢視何謂「正常」與「不正常」?

 

二、《自殺者遺族》,中間穿插了故事,後面三分之一是作者針對如何面對自殺所整理的六個原則:表達悲傷、放下困惑、同理逝者、告別逝者、創造意義、祝福逝者。作者主要是針對這六個原則進行陳述,而不是像悲傷輔導那本書中偏理論性分析,作者並沒有說這六個原則從何而來,看起來像是他的學術訓練加上臨床經驗整理。而這六個原則有談到運用,但看不出是對哪些對象來談。整本書的論點很簡單,作者在這段話中明確表達他編書的用意: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的親人已經死了。請容許我們在心中保留一點空間,請接受有些自殺不能防治,所以我們的親人才死去,沒有人有錯。我想不管是他自身經驗的陳述、穿插其他遺族的敘述及書末提出的六個原則(作者強調必須能同理逝者才能祝福逝者),都是要闡述這個觀點。

 

三、當自殺者遺族被標上「家庭有問題」的標籤時,這個標籤會幫助遺族開始檢視其家庭互動關係,進而嘗試改變它?還是反而會讓整個家庭更加沮喪或混亂,進而越變越糟?(並且,有沒有哪個家庭是『沒有問題』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父後七日〉這篇文章怎樣用荒謬來傳達作者對於死亡的看法?藉由這樣的書寫,作者如何度過悲傷達到哀悼?我們一般人是否可以藉由書寫悲傷來度過悲傷?

 

二、〈父後七日〉的作者,對於父親的喪禮採取客觀的觀察,這是否會迴避了自身主觀的情緒表達?又,在哲學上,「與死亡保持客觀的距離」是一個重要的主題,而那是什麼意思?

 

三、「若我病痛纏身時,我希望家人不要對我積極救助,讓我以消極安樂死的方式,有個尊嚴的好死。」當這樣的觀念越來越普遍時,是否會間接地鼓勵自殺的想法:「當生命無法承受時,就趕快結束它吧」?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當我們遭逢了失落或悲傷的經驗時,會一再地敘述自身的悲慘經驗,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這樣的「說」對於說者本身到底好不好,有沒有治療效果?而聆聽的旁人有該怎樣面對與處理?

 

二、遭遇了失落或悲傷經驗的當事人,要不要「堅強」起來?如果要的話,哪些不會是真正的堅強(而是虛假的堅強)?又,怎樣才叫做真正的堅強?此外,總是以「虛假的堅強」來面對問題的人,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如此?

 

三、書中提到有悲傷遭遇的人會產生「控制」,到底是誰在控制誰?控制到底好不好?又,判斷「控制到底好不好」的依據是什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