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怎樣叫做任務四的「生者不再把希望與回憶依附在死者身上」?成立各種獎學金或基金會算不算?積極從事各種與死者相關的公益活動算不算?例如,白冰冰成立白曉燕基金會,周大觀的父母成立大觀基金會,彭婉如的先生成立彭婉如基金會等。

 

二、怎樣解釋書中所說:生者「繼續擁有『所失去的』」?可能的「正解」與「誤解」是什麼?

 

三、「預期性悲傷」是一種特殊的失落狀態,還是一種普遍的失落狀態?為什麼甲書的作者把它放在特殊失落那章的其中一小節,而乙書作者卻把它放在整本書的前言?如何解釋?

 

四、心理分析認為,當我們很小很小的時後,就已經經歷過與母親的分離,最原初的失落在每個人身上都已然發生過。心理分析作出這個理論上的設定,有甚麼用處?這個想法是悲觀的還是樂觀的?

 

 

五、有一種意見,認為與學生談論死亡或自殺,容易引發更多的暴力、焦慮,甚至是自殺。這樣的意見該如何回應?到底我們要不要討論死亡或自殺?

 

六、在網路發達的今日社會,要度過各種失落的悲傷歷程,是更困難還是更容易?網路人際是否有助於悲傷時期的互動?

 

七、向網路上的網友、向諮商師、向死者、向至親的生者向不同對象說出失落感覺,對完成悲傷歷程有何不同影響? 我猜有人會向不認識的網友甚或諮商師表達內心的悲傷,但就是無法對至親或死者表達悲傷?

 

八、死亡當然是一種無庸置疑的失落,但如果是久久出現在家裡一次的不負責任父親,他對兒女等其他家人所造成的失落,卻是一次又一次,直到死亡這最後一次失落為止。這種還不到最後一次失落的失落,其他家人要怎麼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