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厚德書院解析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雜七雜八與小結

 

1.「口白人生」要表現的是自我失落與自我解放。而「死亡靈感」要表現的是自殺、自我否定,完成理想人性的藝術作品,但這時,就不必再發展了,因為一切都完成了。

 

2.死亡有不同種。一種是高貴的、阿莎力的、贈與的、沒有自我的,這種死亡成就的是「不會被完成作品」。另一種是暴力的、令人不寒而慄的,對他人暴力也對自己暴力,殺他人並自殺,這種死亡完成了極大的作品,但也讓作品就此結束而無法再發展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死亡靈感」:自我創造的危險

 

1.作家或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他的「自我」不能太清楚,不能太有腦袋與理性。因此,電影中的劇作家,總是在迷迷糊糊的時刻完成創作。他已經十多年沒有作品了,甚麼時候又開始產生作品?當他的貓死了之後。

 

2.先解說作品要如何被完成。例如,鞋架要怎樣才成為鞋架?要把一棵樹抽離它的生活環境,拔掉它。把樹殺掉之後,還要切割它、裁剪它、釘它等等。再例如,日本有盆栽競賽,宛如藝術品的盆栽如何被完成?要做很多調整,從小苗開始,就要綁鐵絲,極力扭曲它。簡單來說,就是用暴力刻意塑造出來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口白人生」:自我取消即是自由

 

1.「口白人生」和「死亡靈感」這兩部電影當中的作者,他們所做的事是朝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一個是讓自己與他人自由,另一個是讓自己與他人毀滅。

 

2.先談「口白人生」。作者放棄了甚麼,才讓角色自由?以及讓她自己自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課時,和學生討論一個命題。命題是:「制度是限制,有制度存在就限制了創意。所以,要取消制度讓創意無限。」這句命題是對的嗎?這句命題的背後,呈現出怎樣的思維與思維之陷阱?

 

制度不該成為限制,成為限制的制度不僅是僵化的,並且會讓人受到壓迫,這是壞的制度。因此,「制度不該成為限制」這是對的。

 

但是,這等於說:「制度完全都是限制」,所以我們必須取消所有制度嗎?不對的,兩者並不相等。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後所得到的不會是「創意」,而是「更大的限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帝死了之後

 

1.上帝死了,人要去認識自己,找尋自身的本質,或創造自己的本質,朝向(C)嗎?錯了,上帝死了,表示同一律(A=A)不再存在,沒有人會跟他自己一模一樣,沒有人等於自己,人沒有本質,這正是(D)(D)的這種觀念所對抗的是人的「自我」。

 

2.傳統上認為,身體和靈魂的關係是:身體禁錮了靈魂。但後來這個說法被推翻了,現代哲學主張:靈魂禁錮了身體。意思是說,「自我」規定了我、限制了我、支配了我。有「自我」就是所謂的人有「本質」。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口白人生」劇情介紹:

  哈洛(威爾法洛飾),一個人見人厭的國稅局查稅員,在他尋常無聊生活中的某天早晨,突然出現了一個女人的聲音,描述他的每個動作、每種情感,而且只有他能聽得見。哈洛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突然失控,特別是當那個聲音預告他即將死去時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有位同學來客廳聊問題,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我藉由這樣的一個課題,嘗試來討論要如何引導學生去擴展他的思考層次(因為在家長工作坊時,同學也很關心要如何增進帶領討論時的思考層次)。

 

這位同學說,他開始注意到學院內部的公共空間議題,主要是因為冒出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是:「為什麼大家都只關心離我們比較遠的事情,像是人權、水庫、原住民等等,怎麼沒有人來關心離我們比較近的議題,像是冰箱、洗衣機、曬衣場等等?」基於這個想法,他開始認為,身邊小事情應該要成為我們關心的焦點,所謂的「公共議題」正是要從這裡才開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劇情提問

 

1.片名為什麼叫做Fight Club?因為打架。

 

2.是誰和誰在打架?一些人和另一些人在打,自己和自己在打。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試大家的哲學興趣與方向

 

1.老師問:「請說一件你認為此時此刻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學生回答: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不再問「正義」,而要問「責任和義務」

 

為什麼「以暴制暴」經常被聯繫於「正義」?主要是因為「正義」概念本身出了問題。一方面,「正義」是屬於前現代時期的概念,是指在神 權與 君權的時代,由神祗或君王來執行賞善罰惡的判決,具有因果循環的警世效果。另一方面,「正義」是屬於現代時期的概念,從國家設計者的角度出發,秉持公平分配的政治原則,衡量大多數人的利益和福祉,把道德當成財貨一樣來進行分配或計算。前一種正義必然伴隨著懲罰,作惡的人要受到該有的報應;後一種正義則伴隨著補償,拿一條命換一條命,槍決了死刑犯,國家就再也不虧欠受害者了。這兩種正義所重視的乃是秩序與管理,而不是倫理。

 

啟蒙時期的康德,其倫理學強調「義務」(duty),這不同於前面那種訴求著外在力量(神祗、君王、國家)的正義,而是訴求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道德判斷與抉擇。「我的義務」即是:我如何摒棄自身的利益考量,做出自由的道德抉擇,而這個抉擇同時也具有普世的價值(是所有人都該選擇的)。此外,當代倫理學則強調「責任」(responsibility),同樣也是訴求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我對他人的責任」即是:面對他人的受苦與創傷,我如何付出相應的責任,以至於我不僅不會對他人暴力相向,不僅不會縮減他人,甚至,我會藉由他人而帶來我自身的變異。不論是「義務」或「責任」,都要求我們回到每個人自身,要我們捫心自問:對我而言,最艱難的倫理考驗是甚麼?我如何通過此一考驗?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在討論廢除死刑與否的議題時,同學們分成兩邊,持著各自的立場相互進行辯論。其中一位站在廢除死刑立場的同學,為他的立場提出許多強而有力的說詞。然而,在整個辯論結束之後,這位同學卻私下問我:「老師,為什麼不可以以暴制暴?」對於「死刑是以暴制暴」這個他從頭反對到尾的主張,他卻問了「為什麼不可以?」是相當令人感到奇怪的。

 

我最初的想法是,這個同學所受的道德教育非常良好,使得他把「不可以以暴制暴」這樣的律令深深烙印在心裡,但是卻不知道以暴制暴的問題何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更深入去想,我便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如果要我們這些經常討論倫理學議題的老師一下子回答出這個問題,對我們也是有相當困難程度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下列怎樣的情況,我才算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有道德之人?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公德心,遵守法律。

(2)設想如何對他人好,讓他人獲得幸福。

(3)在一個倫理的難題之前,我作出痛苦但正確的決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3.夜深人靜時分,會問

 

「虛無」為何經常在夜深人靜時找上我?在我輾轉難眠時找上我?它為何總是一個在暗時發生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白天,填塞了太多的東西在我們的心頭,有工作、有功課、有家人、有朋友、有情人等等。一樁接著一樁,滿滿的記事與行程,總是有著「某事」(something),充斥了我的存在場域,總是某個「有」(there is),讓我沒有機會和自己相處片刻。白天,這個塞爆的「有」,排擠掉所有的空白、空閒、空洞,讓我無法去體驗自身「虛無」的實存狀態。

然而,當白天的俗務都退卻,當一切恢復寂靜,我全身的緊繃都鬆弛下來,我被填塞的心靈已然獲得喘息,這時,我的實存之中的「虛無」便湧現出來,我對於「虛無」的追問也隨之開始進行(就像是「人為什麼要活著」這類的問題)。「虛無」湧現,讓我脫離日常性,迎向一個全然未知的狀態。正由於是未知,我才會感到慌張、害怕、焦躁不安,我可能會急於想要做些甚麼日常事來迴避這種未知與不安(例如,趕快線上MSN一下,趕快找件功課來做)。我急於把「虛無」給填補起來。但是,我也可能勇敢地質面「虛無」、迎向「虛無」,承擔未知,接受不安。

 

4.準備改變之際,會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急迫的時候,會問

 

甚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去問「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常見的情況是,當我遇到人生的關卡時,這個問題就會如猛虎出閘那般一股腦兒地冒出來。人生的關卡時刻是指,外在的生活情境忽然出現變化,像是遇到挫折、無法抉擇、面臨轉變等等急迫時刻。這種時候,我原先穩固的自我遭遇到它自身的界限而開始動盪,我原先熟悉的世界忽然出現了錯位而令我感到詭異。於是乎,急迫的關卡逼出了我對自身存在狀態的關切,引發了我對於「人之實存」的根本疑惑。正是因為在這個關卡時候,人之實存當中的裂隙(gap)才真正地被我所感知,對我產生影響。這個人之實存的裂隙就是「虛無」(nothingness)

 

2.尋常的時候,會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某個午夜時分,某位學生敲門來問老師:「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是個大哉問(Big Question),是人生的幾個關鍵問題之一。關於這種大哉問,不是僅僅要去回答那般簡單,其背後要求更多的相關問題與討論。這位老師說:「這個問題可以從『反思』或『虛無』的方向來想。但是在這個午夜叩門的例子中,屬於『虛無』的方向。」這是個很好的區分,我們就從這裡開始,描述並解析這個大哉問的發問狀態,進行更多的探問。

 

這個「反思」或「虛無」的區分,首先就排除了那種文藝青年式的喃喃自語。也就是說,這個學生不是那種把「人為什麼要活著?」當成「你吃飽了沒?」這類招呼語而成天掛在口邊,不是那種懷抱著維特情懷的青年。如果是這樣的文藝青年,就不必討論了,因為文藝青年主要只是想問而已。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課堂上和同學討論一句戲擬與諷刺的語句,同學有許多獨特的想法出現。前陣子,有本書很紅,書名是:「窮到只剩下錢」,它把兩個看似相反的概念並列,造成令人矚目的效果。然而,有人戲擬這句話,對台清交三所大學的學生提出諷刺:「笨到只剩下會讀書」。

 

這句話聽了著實令人生氣,氣什麼呢?「我們清大怎麼可以跟台大、交大並列在一起呢?」

 

但是,下一句要怎麼接?應該要說:「我們清大是最會唸書的,最笨的只有我們!」還是該說:「我們清大一點都不會唸書,我們成績最差,所以我們最聰明!」看起來,怎麼說都不對。越說就越笨,越說就越尷尬。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務學習」這門課,從字面上來解讀,不只具有「我學習到如何服務他人」的意思,還有另一層意思是:「讓我透過服務來進行自我學習」。因此,同學們不僅僅只是單純地對他人付出勞力,當一個志工去幫助別人,並且還要讓自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引發其背後深層的情感和思維。清華學院所安排的服務學習項目,即包含了這樣的雙重意涵,以至於這些項目能夠協助同學未來朝向社會探究和倫理關懷之層面。

 

擔任這門課的助教同學,任務是艱鉅與龐大的,不僅需要培養出身體力行的毅力,還需要高度抽象思考的能力,以及觸類旁通的倫理敏感度。以下是幾個關於服務學習的雙重意涵,也是我們這學期助教培訓工作坊的目的。

 

1.   不只是「腳的經驗」,更是「心的體驗」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作者:蔣興儀  

 

清華學院的家族這學期要邁向另一個階段的發展,在支持性家族的型態之外,還要發展為學習性家族的型態。支持性家族的主要功能在於情感的培養與建立,以聯絡和關懷的方式來進行家族的互動,而學習性家族則希望在這個情感信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家族產生學習的目標與成效,使家族成員之間不僅只是相知相熟而已,還能夠相互砥礪與改變,營造出一個具有共同深層體驗的家族共同體。

 

在這個階段轉換的過程中,帶領家族的高年級家長們提出了一個主要的困境。此一困境為:家族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科系,這樣的結合所形成的是一個極為異質的團體,成員們不僅背景不同、專業不同,興趣更是大不相同。這種歧異的團體組合,在聯誼時要能夠產生話題就已經很困難了,要再更進一步找到可共同學習的主題與目標,實在是難上加難。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