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何要探討死亡?
1.死亡現在發生了(這次事件究竟發生了些甚麼?對我產生甚麼影響?我想問甚麼問題?)(A)
2.死亡隨時會來(不論是未來將發生在我身邊的人,或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發生時我能做些甚麼?)(B)
3.死亡已經來過(過去我們都有相似的失落與分離經驗,當時的我是否有從中獲得深刻體驗?如果沒有的話,我是否可以藉由這次來完成?)(C)
4.現在所發生的死亡(A),讓我們能回溯過去的死亡(C),並隨時為未來的死亡作好準備(B)。
二、從「經驗」到「體驗」
1.經驗是指「經歷了現實的外在事件」,體驗是指「感受到內在心理的改變」。
2.我可能只有經驗而無體驗,這時,死亡與我擦身而過,對我沒有產生影響。唯有從經驗到體驗,死亡對我而言才會是一份禮物或恩典。
3.體驗甚麼呢?再一次經歷由失落或分離帶來的哀傷,穿越它並承擔它,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三、從「悲傷」到「悼念」
1.當我遭逢失落和分離,會感到悲傷。這不只是因為他人走了,更是因為他把我的自我也帶走了,讓我的自我破碎和失落。
2.我如果能徹底地體驗悲傷(不迴避它、不掩飾它、不杜絕它),徹底地讓悲傷的眼淚(tears)把我撕裂(tearing),承擔由失落所帶來的痛苦和心碎,我便能接受他人帶給我的禮物,讓我的生命多一份深度的刻痕,完成哀悼並好好紀念他人。
3.悲傷輔導陳述了如何協助他人或自己經歷這個過程(若我自己沒有經歷過,很難協助他人),如何避免對悲傷繞道而行,就在這一次,讓我們都能完成悲傷任務,做到哀悼工作。
四、三類書籍
1.第一類,現象描述類的書籍。有各種的實例,各種細致的情感描述。但缺乏統整與邏輯的說明,比較鬆散。例如,《當綠葉緩緩落下》。
2.第二類,原理原則類的書籍。有各種概念的架構和圖式,有各種進程與步驟。但缺乏感覺,比較生硬。例如,《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3.第三類,哲學觀念的書籍。
4.這三類書籍要交疊在一起閱讀。中間可配合電影或小說,例如,《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PS我愛妳》、《唐山大地震》。
五、提問:悲傷的根源來自於依附,依附到底好不好?
依附可以說是「與他人建立關係」,我們有各種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有的是緊緊相黏、有的是若即若離、有的是冷若冰霜,有的是一言難盡。依附是人類的普遍現象,(好或不好要根據所碰到的案例來談),這裡要討論的是,當我們「失去」依附時,我們能不能「承擔與接受」這個失去。
六、提問:自己曾經哭到天崩地裂,但是哭完後卻覺得好像很不真實。
1.哭泣不只是一種「生理」反應,對於悲傷的生理反應有調整的效果。也是一種「心理」的情感表達與釋放,對於情緒的宣洩與釋放有效。更是一種「存在」的失落體驗,讓自己心碎到承擔自我的消失。
2.當我哭到肝腸寸斷、神魂俱裂時,有個瞬間,我會感到悲傷似乎不見了,那是因為眼淚為我帶來撕裂(悲傷依附著我的自我,自我分裂與消失的話,悲傷也會消失),那個瞬間,我好像感到釋放與輕鬆了。但是,因為文化的教養,我們會不習慣這種輕鬆,便以為剛剛的哭泣是假的。
七、提問:為何自殺者死意甚堅,但卻不能堅強地去應對現實中的挫折?
「想要死去」和「面對挫折」兩者的邏輯不是相反的,而是一致的,兩者都是很堅定的。正是因為我在面對挫折時,堅定地不想改變,我才會堅定地想要採取結束生命的方式。我堅決地朝向死胡同走去,我便會堅決地求死。
因為我做不到取消自我,所以我用自殺來表示最後一次的自我支配。自殺不是自由,正好相反,自殺是放棄自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