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3.反向歧視
佛羅倫斯花之聖母大教堂1296年奠基,1436年建成(其鬼斧神工,令米開朗基羅亦歎為觀止),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花之聖母大教堂對於佛羅倫斯來說,其重要性和象徵意義毫不亞于艾菲爾鐵塔之于巴黎,自由女神像之于紐約,天安門之於北京。
(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3.反向歧視
佛羅倫斯花之聖母大教堂1296年奠基,1436年建成(其鬼斧神工,令米開朗基羅亦歎為觀止),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花之聖母大教堂對於佛羅倫斯來說,其重要性和象徵意義毫不亞于艾菲爾鐵塔之于巴黎,自由女神像之于紐約,天安門之於北京。
(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2.過猶不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政治正確也慢慢吹入餐飲業。之前的政治正確還算很政治:不能有種族歧視、要提倡男女平等、同性戀勇敢站出來...。這些理應很政治、也該很正確的東西我是覺得還很合理,只要我們一開始就同意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價值觀,那麼這些就算在幾百年前是驚世駭俗的事情看來也就在自然不過。
(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1.口頭功夫
政治正確,原文作Political Correctness。覺得翻作「主題意識正確」可能要比較貼切,比較不容易引起誤解。因為美國人是很泛政治化的,任何時髦的議題都能歸屬政治。個人認為這跟他們的民主政治發達有關,政治家要不遺餘力去討好選民。
(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最近美國社會流行使用 political correctness/politically correct 的詞彙,臺灣一般按其字面意義直譯為「政治正確」,甚至媒體就大肆採用,卻常曲解原意。在電視政治評論節目上就聽到有人說:「某某人的作法是政治不正確。」似乎將 political correctness 視為一種政治權謀的對錯。
但事實上這些字彙與政治 (politics)並無直接關係,而是指對社會中不同社群或團體必須加以尊重,不因其種族、身體機能、性別、工作和宗教之不同而產生偏見,進而使用語言加以歧視或嘲弄。而新聞媒體的讀者眾多,在報導不同社群人士時更要對其稱謂或描述文字的使用特別謹慎,以免激怒或冒犯某些特定族群。
(以下是網路的轉載文章,只有略做收集與整理)
政治正確(英語名詞:political correctness;形容詞:politically correct;縮寫:PC)是指利用中立的字句,以圖不侵犯他人,保護弱勢社群,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一直富有爭議。在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及不少評論員眼中,「政治正確」一字屬貶義詞,與假道學的意義相類,而支持者傾向採用「中立語言」(inclusive language)、「文明語」(civility)形容政治正確的語句。
一般語境下的政治正確是指為了避免真實存在的或所謂的不公正的歧視而採用的變換另一種稱呼的行為。政治正確的一個目的是用最「中立」的字眼,防止歧視或侵害任何人。例如為了避免出於種族、性別、性傾向、身體殘障、宗教或政治觀點的不同而產生的歧視或不滿。
1.不害怕
這個廣告首先是針對「甚麼都不感到害怕的人」,廣告製作者認為,這樣的人比較遠離勇敢,這個觀點是對的。並不是說:不知道害怕的人是懦夫,而是說:到目前為止他和勇敢都還沒有產生關聯。
這裡隱約是在挑戰一般人朗朗上口的「勇者無懼」那句話,它想要澄清的是:真正的勇者要達到最後的無懼,中間還必須經過害怕這一關。所以,廣告的意圖在於表達:會害怕,而且不逃避的人,才是勇敢的。
3.「結構性問題」之問題
那麼,問題就不用去探究以及去解決了嗎?當然不是。我要說的是,「結構性問題」還不夠,它本身正是一個要被質問的起點,它尚未深入到真正難題的核心。
燈下黑,「燈」指的是自我,「黑」指的是盲點。它要說的是自我當中的某個盲點,這個盲點由甚麼東西而產生呢?正是由自我而產生。因此,它不僅是說「自我當中有盲點」,更是要說「自我就是盲點」。若是只有前面那個命題,會讓人誤以為只要去除或修正盲點,自我就可以完美無缺;而後面那個命題補充進來,就清楚地說明了「自我」這個概念本身就會出問題。
2.結構性問題
「燈下黑」要怎樣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藉此來分析事理呢?當我們運用它時,這個小故事還需要深究。
我在這裡要將它和「結構性問題」這個概念連結起來。這關聯於紀傑克對於「意識形態批判」再一次所做的批判(不過,他的批判很複雜,我這裡只能碰觸到最簡單的第一層),這將會擴展前面那個小故事的意涵。
最近電視上出現某金控/人壽公司的廣告。廣告內容是這樣的,用一個小男孩坐雲霄飛車的經過,來鋪陳小男孩在過程中非常害怕的表情,但最後停下來之後,特別要突顯小男孩所說的一句話:「我還要再坐一次。」
接著,廣告的口號是:「會怕的人才知道勇敢很重要。」
請問,依據心理分析的理論,這個廣告哪裡對了,哪裡錯了?
海綿寶寶的卡通不是只有擾人的笑聲,還有許多細膩的心理分析與社會文化分析,不少橋段都是可以一再閱讀的。
有一天,蟹老闆看到駕訓班教練泡芙阿姨,對她一見鍾情,便展開行動想要追求泡芙阿姨。老式男人的心態,就是用物質來討好女人,蟹老闆叫海綿寶寶去買東西給泡芙阿姨。一開始,只是聽到泡芙阿姨提到某樣東西,就立刻叫海綿寶寶去買回來。到了後來,只要蟹老闆自己想到什麼,就命令海綿寶寶立即去買,買了很多很多的東西,卻不見得是泡芙阿姨想要的。
但是,蟹老闆是個超級守財奴,他買了東西之後,立刻又非常心疼花掉了心愛的錢錢。所以,他一邊哀求海綿寶寶去幫他買東西,一邊又責罵海綿寶寶花光了他的錢。如此,週而復始。
針對「肥嘟嘟左衛門」,有位朋友發問:「我想到的是如果問題在於『你怎麼知道』的話,是否拉岡是要人反思,『欲望』是自己的『欲望』,還是他者的『欲望』?給予別人甚麼?本質上是要給自己,還是給別人?這讓我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否等同於『己所欲,施於人』?若依拉岡的解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否犯了甚麼問題?」
這位朋友分析得非常好,回答了我的問題的前半部:「你怎麼知道」。以下是我的回應。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經常,我們處在一個困境當中時,會想要做出某個「決定」。
例如,困陷在感情糾葛當中的男女會說:「好,我決定這次真的要分手了!」不斷掙扎於考試落敗又重考的勉三哥(蠟筆小新中的人物)會說:「好,我決定這次考不上就再也不考了!」與父母不斷爭吵的兒女會說:「好,我決定這次真的要搬出去住,不再回來了!」
遇到困境時,我們下決定的用意當然是為了解決此一困境。然而,是嗎?會不會有時候正好相反,在困境當中痛下某個決定,其實是為了「不想解決此一困境」,逃避問題,並且轉移焦點?
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人,心裡想著:「我不想要像他那樣」,這表示我們覺察到他所具有某種特質、行為、態度,是我不想要擁有的。只是,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我們真的就能做到嗎?我們會不會反而做出相反的事,結果卻讓我自己比他還要更像他呢?
也就是說,當我說「我不想要像他那樣」時,我不只是覺察到「他不好」而已,我同時還隱約地覺察到「我自己很像他」。如果我們只發現到前半部,而沒有發現到後半部,情況就會相反。以下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沒有發現「我自己很像他」的這個後半部,會是什麼樣子。
一、我不想成為我的老闆,但偏偏…
作者:蔣興儀
因為最近和同事一起重讀批判理論,故拿起了放下很久的書。這篇主要是一個練習,練習從批判理論的觀點,來看待日常生活背後無所察覺的價值體系,比較像是潛在課程的分析。但是,在結尾處,我仍是回到心理分析。
話說前幾天看電視,看到張小燕訪問三小男人:陳昇、張宇、黃品源,他們三人最近四處開演唱會。大家聊到慶功宴的話題。他們在每一個地方的演唱會結束後,都會舉行慶功宴,同伴透露說,陳昇老是嫌棄他們的慶功宴,說是「史上第二無聊的慶功宴」,陳昇接著補充說,第一無聊的是陳綺貞的演唱會慶功宴。為什麼無聊呢?原來是喝酒喝得不夠,大家狂歡不起來,沒有熱鬧與開懷的場景出現,只是像個普通晚宴般的聚會。
我們先要決定,「尊敬就是鄙視」要從哪一邊開始談呢?從貧窮者那邊談起,還是從我自己這邊談起?答案是後者。
我尊敬他,表示我把他定格在另一個特殊的位置上,一個不同於我的位置上,我用另一種眼光來凝視他。當然,我鄙視他,也是如此。兩者的差別只在於:一個位置高於我,另一個位置低於我;一個是向上凝視,一個是向下凝視。
既然都是同一個動作、同一種結構性運作,則高或低是沒有差別的,向上或向下都是一樣的。所以才說「尊敬就是鄙視」,其背後的邏輯相同。
滋滋說對了,我主張,「後來的阿美是對的,尊敬貧窮者是對的」,這個判斷是錯的。
正面與負面的兩種態度必然連繫在一起,總是可以隨時相互轉換。看起來像是正面的,並非真的就是正面(說不定它比負面還更糟)。
沒有「鄙視」就不會有「尊敬」,同樣的,沒有「尊敬」也就不會有「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