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紀傑克Slavoj Zizek齊澤克 (1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代的種族主義」和「古典的種族主義」

 

紀傑克引用巴里巴的論點,闡述「當代的種族主義」和「古典的種族主義」。

 

「古典的種族主義」仰賴的是族群(或國族)的身份,它對於其他的族群予以否定,強加給它們某種負面的、病理的特定標籤,好讓這些其它族群屈居於下位。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優勢族群和劣勢族群的階序,階序的高下之分是方便於統治,種族主義者用壓迫的方式對待下等階級。這樣的種族主義其目的在於「支配與統治」。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izek談嫉妒/羨慕(envy)

 

一、一般定義的「嫉妒」

 

主體的嫉妒必然關聯於另一個人(它者),但要追問:關聯於他的什麼?

一般常見的「嫉妒」定義是:主體嫉妒「它者所擁有的東西」,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例如它者所擁有的金錢、地位、能力等。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識形態、犬儒主義、狗儒主義

 

這篇要介紹Zizek如何對比於傳統的意識形態,來談今日的犬儒理性意識形態。先澄清兩個概念:現代的犬儒主義Cynicism是壞的,它與權力共謀;古代的狗儒主義Kynicism,是好的,它顛覆與反抗權力。

意識形態.png

 

一、傳統的(古典的)意識形態(馬克思):症狀模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權威關係的反身性:自由地選擇要臣服

 

這裡主要是要解釋Zizek的AB這一組命題(出自《神經質主體》第5章):

A.家庭關係的「自反化、政治化」(relexivisation of family relations)(family life gets politicised)

B.公共職業生活的「家庭化」(familialization of public professional life)(public professional life gets familiarised)

這一組命題是用來說明今日社會的「父親權威」演變所出現的問題,我們以為自己走向了A,但實際上變成是B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底帕斯」論述之演變:Freud--Lacan--Zizek

 

一、古典的伊底帕斯情結(佛洛伊德早期)

 

1.談家庭的三角關係,「當我對媽媽產生性慾望時,爸爸這個競爭者介入,他會懲罰我」。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物(拜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以四種病癥為例

 

一、區分「否定」(negation)和「拒認」(disavowal)

 

「否定」和「拒認」這兩個概念都具有「否認、不承認」的意思,在心理分析的術語當中,兩者的意涵很不同,它們否認的對象、運用的都不一樣。我先釐清區分兩者,這篇文章主要的討論焦點的是「拒認」。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Zizek如何看待「社會癥狀」(social symptom)?

 

1.jpg

 

2.jpg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從「對難民的恐懼」來看歐洲

 

(這是紀傑克的時事評論,我作了隨性且粗略的翻譯)

Slavoj Žižek: What our fear of refugees says about Europe

http://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uk/2016/02/slavoj-zizek-what-our-fear-refugees-says-about-europe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倒掉的是洗澡水,還是嬰兒?

 

「當我們倒掉骯髒的洗澡水時,千萬不要把嬰兒給一起倒掉了,要留下嬰兒。」這段話被哈伯馬斯(J. Habermas)用來當作比喻,陳述他對於現代性或啟蒙理性的看法。自此之後,這個比喻就經常被拿來使用在各種地方。

紀傑克(S. Zizek)也用了這個比喻,不過,他的用法卻顛覆了它的常識性意涵,引發了不同的思考。他說:「要倒掉的是嬰兒」。

 

1.哈伯馬斯:倒掉洗澡水,留下嬰兒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lavoj Zizek:寬容作為意識形態範疇

 

【譯者註】

1.這是隨興的翻譯,我沒有要求嚴謹和準確,而且只有前半部,僅供參考。

2.Zizek這篇文章〈Tolerance as an Ideological Category〉出自Critical Inquiry, Autumn 2007。後來有收錄在《暴力:六個側面反思》一書中,但是刪減掉許多內容。尤其是刪掉了ZizekWendy Brown的精彩交手,非常可惜。所以我翻譯出原先的長文,但只有前半部,主要是聚焦在Wendy Brown的部份。

3.Wendy Brown在《規制嫌惡:在認同與帝國之年代的寬容》(Regulating Aversion: Tolerance in the Age of Identity and Empire)一書中,闡述了「寬容」如何被運作,使得重要的「政治」問題被「袪政治化」,變成僅僅只是「文化」的問題。Zizek運用這一點來批評多元文化主義,認為「寬容」是多元文化主義的意識形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如何才能是解放的?把惡夢作到底

 

關於夢的更多想法,要歸功於佛洛伊德(S. Freud)。一般人對佛洛伊德的認識是:夢不是反映現實,夢不是現實的鏡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比現實說出了更多的東西。

然而,紀傑克(S. Zizek)的分析更精妙。當眾人的關注焦點都是把「夢和現實」(dream and reality)構成為一組關係時,紀傑克卻轉換了思考的架構,他以「夢和真實」(dream and the Real)這組關係來重新討論夢,並給予了「惡夢」特殊的地位。

當我們談「夢」時,重點不在於夢本身的定義,而是要思考:夢與什麼概念一起共舞?談夢的架構是什麼?這才會決定我們如何看待夢的功能。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對敘事治療的批評(下):敘事同一性掩飾了$的創傷核心

 

敘事的治療取向力圖擺脫現實主義的決定論,他們倒轉了線性時間的箭頭,不再認為是由過去來決定現在,相反地,他們的詮釋取向認為,是由現在來決定過去。就在現在的這個當下,主體可以將自己的敘事加以重新組織,重述一個關於自身的原因。

紀傑克反對這類敘事-解構主義 (narrativist-deconstructionist)的治療取向。他精簡地指出其學說重點:「解決心理困境的方式,就是將我們過去的敘事加以創造性的『正向』重寫,因為我們最終都『是』我們所說出的關於我們自身的故事。」

「我們是故事」(we are stories),這個命題精確地表達了敘事-解構主義的觀點:不論是個體或集體都可以自由地運用新的語言來創造敘事內容,擺脫過去的自我,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同一性。

紀傑克以嘲諷的語氣舉了一些例子。例子之一,某人試圖回到童年的創傷場景中,找出在無意識當中一直在影響著他,並且造成他人生失敗的原因,他所浮現的是父親對他的叫囂:「你這個沒用的東西!我看不起你!你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此時,依照此一敘事取向的原則,他應該要做到的是,將這個場景改寫為另一個畫面,父親慈愛地微笑並對他說:「你沒有問題的!我相信你!」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對敘事治療的批評(上):敘事治療的論點是什麼?

 

大約自1960年代之後,在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敘事學(Narratology)的取向興起,使創傷的討論在敘事治療的理論下產生另外一種面貌。這類敘事治療是以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或解構(deconstruction)作為理論的基礎。我從下列幾點來陳述它。

第一,知識和真理是被論述建構出來的。

後現代主義批評了現代主義的治療觀點:「從現代的觀點來看,知識和真理是金字塔形狀的:它建構了等級制度。治療師是作為主流的社會文化之論述的代表,他是人類故事和故事的應然方向的認識擁有者(knower)。」對後現代主義而言,知識和真理並非客觀和普遍的,而是由社會所建構出來的,並進而規定了人的存在。

知識並不是獨立地存在於個體之外,而是:知識與知識擁有者相互依存。個體並不是直接地去發現關於世界的知識,而是從自己的存在經驗當中去產生它。「我們不斷解釋我們的經驗,並解釋我們的解釋。」因此,客觀知識和普遍真理不再具有霸權的地位,它只不過就是各種論述實踐中的某一種,並且偏向於巨型敘事,而後現代思潮的敘事重視的是微型敘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具體的普遍性:社會中的被排除者

 

紀傑克作為激進的左派,他主張普遍主義。普遍性在當今的世界中,已經越來越不受重視了,因為它容易被視為一種壓迫性的巨型論述。當今世界的流行是特殊主義,注重個人性、個別性、個殊性、脈絡性等。

那麼,紀傑克逆流而上,所強調的普遍性,如何不同過往的巨型敘事,該怎樣具有說服力呢?

紀傑克說,要掘發出普遍性,首先要先解除掉對於「特殊同一性」的迷思。一旦取消了特殊同一性,它不存在,此時普遍性便出現了。換句話說,特殊同一性掩飾了在它之中的普遍性。普遍性就像是被包覆在石頭裡面的珍寶,把特殊同一性這塊石頭敲碎時,珍寶會顯現。只不過,藏在其中的這個珍寶不是另一個實質的東西,而是一道裂隙,裂隙之中閃耀著光芒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在於:「普遍性透過裂隙、失敗,以及在每個同一性核心裡的敵對(antagnism)而顯現其自身」。特殊同一性的破碎、分裂、匱乏,就是普遍性。普遍性不在特殊性之外,而是「內在於」某個特殊同一性之中,但卻是它的同一性被取消。所以我們不說「沒有同一性」,而會說「同一性之取消」,因為那個掩飾性的幻象被消除,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是解放的行動。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所反對的三種普遍性

 

在今日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對立的爭辯中,紀傑克(S. Zizek)的政治存有學立場可歸於普遍主義這一方,他支持普遍性。但是,他所支持的普遍性遠遠不是我們過去所熟悉的那種普遍性。

紀傑克將過往關於普遍性的主張,分為三種版本。這三種版本都是紀傑克所反對的,他藉此來區別並突顯出他自身所主張的普遍性。在這三種版本的說明中,他以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和「性別差異」(sexual difference) 之間的關係作為舉例。

 

1.中立的普遍性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批評多元文化主義:政治的文化化

 

最近這幾十年來,多元文化主義之論述蓬勃地發展,原本只是作為一個實務性的政策,後來衍生出諸多的理論內容。但逐漸的,這個具有政治正確的主張產生了變化。莫多德(Tariq Modood)說:「最初看起來似乎是進步的論述,今天已經被許多學者視為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

紀傑克(Slavoj Žižek)對於多元文化主義有諸多的批評。對他而言,多元文化主義的問題,不只是在於各個文化族群之間產生了隔閡與孤立(例如德國總理梅克爾最近針對德國內部的反難民聲浪,批評多元文化造成了「平行社會」),也不只是在於它無力去對抗橫行霸道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紀傑克認為,除了這些表面的政治社會牽連之外,它所顯示問題更廣泛與深層。一方面,它本身基於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論述,擁護文化的「特殊同一性」,因而失落了哲學的「普遍性」面向。另一方面,它抱持「文化」的姿態,暗地裡支撐了全球資本主義的蔓延,因此削弱了「政治」的力量,使得政治被文化化(culturalisation)

儘管紀傑克不遺餘力地抨擊多元文化主義,但以他的激進左派之政治立場,並非要反對或推翻多元文化的主張,相反地,他的態度比較像是恨鐵不成鋼,認為多元文化應該要更加地激進化,回到它自身當中,找到被它所遺忘掉的內在解放潛能。

多元文化主義有兩個「反」的特徵:反歐洲中心主義、反本質主義。在過往的殖民脈絡下,最初多元文化主義反對的是歐洲的國家主義或「單一文化主義」(monoculturlism),反對它們以強權的姿態支配與壓迫其他弱勢的少數文化。此外,在自由主義風潮的推動之下,多元文化主義反對將血源種族作為自然本質的基本教義派(fundamantalism),反對這些野蠻他者將偶然的歷史條件予以「中立化」或「自然化」。基於此,多元文化強調對於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要予以寬容地對待,並且,強調要尊重每一個群體都能自由地建構它的同一性身份,以及每一個個體都能選擇他所要隸屬的群體。這種看似自由又包容的主張,到底其深層有何問題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異化」三變之一:用回歸克服異化  

 

「異化」(alienation)這個概念源自黑格爾和馬克思。所指的是:人疏離了他的本性,以一種外在於自身之本性的方式活著。他活著像個他人或他物,而非他自己。這裡的本性指的就是他的同一性。

 

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下,異化是糟糕的,是要被克服的。由於已經預設好一個「本真的同一性」,因此,克服異化的方式,自然就是要讓人回歸於他的本真同一性,回歸於某種整體的、無縫隙的、一致的存在狀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創傷的探討不僅卷帙浩瀚,方向也相當多元。伯傑(James Berger)將過去二十多年來人文領域的創傷研究,區分為三個主要的來源。

伯傑的第一個來源是佛洛伊德(S. Freud)對於戰爭神經症的病理學分析,以及官方的「創傷後壓力失調」(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醫療定義。第二個來源是理論和思辨的心理分析,由佛洛伊德--拉岡(Jacques Lacan)--紀傑克(Slavoj Žižek)這一條路線所構成,分析歷史創傷在社會文化層面所產生的效果。這個部份我修正得比較多。第三個來源是1970年代之後出現的大屠殺研究,以方法學和各種主題來探討見證和證詞。

以他的區分作為基本架構,我修正並整理為下列三類創傷理論的面向。區分只是為了建立概念框架與定位的方便,我們需要留心,事實上這三類理論仍有不少的重疊或交集。

第一類是創傷與病理學。它包含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派早期的歇斯底里研究與後來的創傷神經症研究,以及1980年訂立出PTSD官方判定標準之後的相關研究。這一類理論強調醫療的實踐,著重個體病徵的診斷和治療。

第二類是創傷與見證。它源自於納粹大屠殺這個現代時期的巨大歷史創傷,倖存歸來的生還者記述下大量的見證文學,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對象。創傷超出了病理學,為我們揭示出歷史的真理,以及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再現、記憶、哀悼等相關問題。這一類的學者有: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費歐曼(Shoshona Felman)、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卡露絲(Cathy Caruth)等人。

第三類是創傷與主體理論。它以倫理學為軸心,超出歷史創傷,探討主體與原初它者的創傷性遭逢,以及創傷如何作為主體的構成性原理。這類的理論試圖為「創傷」之概念恢復名譽:創傷立基於普遍的存有者,並能作為主體之根源。透過後來的創傷事件,主體將能返回其根源,再度獲得解放與自由。這一類的學者有:紀傑克、瑪拉布(Catherine Malabou)、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集中營的倖存者李維(Primo Levi)被公認是重要的大屠殺見證者。他是猶太裔的義大利人,從事化學家的工作,戰時被送進奧許維茲集中營。他被釋放之後,不斷地書寫集中營裡的種種現象,成為大浩劫文學(Holocaust literature)的代表性作家。評論者認為他的著作極為重要,作為一個倖存者,他以少見的冷靜、清晰、犀利的思緒,描述並分析著集中營所帶來的種種模糊問題。著名的作品有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 Survival in Auschwitz, The Reawakening等。

李維提到了從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兩種人。他關心的是:到底哪一種人才是真正的證人,以及他們要如何作見證。一種人被稱為「活死人」(Muselmann, Musselman, Muslim, living dead),他們對於自身的經歷保持緘默不語,在集中營時便如此,出來之後也是。另一種人則不斷地訴說,想要把自己的親身遭遇說給其他人聽,他們還不是活死人。例如策蘭(Paul Celan)、艾莫瑞(Jean Améry)、貝妥衡(Bruno Bettelheim)、李維等人,他們離開集中營之後,以論述、詩、散文、小說等各種形式不斷地書寫著、訴說著他們的經歷。

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活死人。

 

1.特徵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釋義

 

1.現實reality:日常生活當中可看或可碰觸的種種,可稱為質料現實、客觀現實。現實是雜亂與雜多的,若是無法將它給組織起來,它是無法被理解的。

2.象徵界the Symbolic:將日常現實給組織起來的種種概念或架構,例如自我、記憶、文字、符號、無意識等。它不僅是在心理與思維層面運作,更是在社會文化之中運作。由於它具有組織性,所以又可稱為「象徵秩序」。

3.真實界the Real:上面兩者之外的。它是不可理解的、不可能的。它是虛無、是裂隙、是創傷的遭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