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紀傑克Slavoj Zizek齊澤克 (1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蔣興儀

一秒鐘能做什麼?乍看之下,幾乎什麼也不能做,因為一秒鐘太微不足道了,對我們來說,這一生不知道浪費了多少個一秒鐘。

前兩天看NBA籃球季後賽,在騎士對魔術的第二戰中,騎士隊的詹姆斯(LeBron James)展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演,投出令人瞠目結舌、難以忘懷的一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宛說對了這裡面的「投射」動作
shang-en問對了一個問題:
「到底是愛誰?這個人還是那張素描?」

問題應該越來越清楚了吧?
當我愛著一個人的時候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紀傑克很愛說故事與笑話。下面這個小小的對話橋段,是關於倫理的暴力,很精妙的一段對話。我把它當作一個題目,試問大家,要如何解釋它呢?徵求解題的回應。

「當你愛某個人時,你會做些什麼呢?」
‘What do you do when you love another man?’

「我為自己畫一張他的素描,並且關愛這個複本。」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作者:蔣興儀

紀傑克大量描述了超我的多種面貌,在不同的情境下,超我會有不同的表現。我僅僅只是簡略地歸納幾個特徵,方便大家有個印象。但務必請大家記住,這只是縮減版而已。

1.超我是在正規的法律之外,在白紙黑字的法條之外,來執行任務。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心理分析即是社會心理學」這個命題,並不是說,心理分析和社會心理學這兩個領域有所交集或重疊。這樣的話,沒啥好說的,兩者仍然是獨立的領域。

也不是說,社會心理學的領域包含了心理分析,或是反過來,心理分析的議題包含了社會心理學。不是這種誰吞併誰的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Zizek的笑話,重點在於:這個男人認為他自己是人的這個想法,乃是透過「外在」來確定的,先是由醫生來確定他是人,並且,也還要由母雞來確定他是人。

他的存在不在他自己身上,而是在另一個外部的中介者身上。透過外部的中介者,他才能用各種訊息來確定自己的存在。他幾乎就像是行為主義者史金納所說的:沒有內在的「空洞身體」,所有言行舉止都是由外部環境來規定,我們自以為擁有的思維和自由,其實也制約下的產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蔣興儀

Zizek很善於說笑話,有個笑話是這樣的。

一個男人一直認為自己是一粒穀子,
因此而住進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R在《門徒》中問道:
當我們面對一個大家公認的壞蛋時
要不要多做點什麼呢?
如果不是「積極干預」(我直接消滅他)的話
就只能「冷漠裝瞎」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對紀傑克而言,無論是哀悼或是憂鬱,都不是適當的主體態度與行動。主要的原因在於:【喪失(loss)不是匱乏(lack)】

哀悼是接受喪失,將喪失安置在適當的社會象徵位置中,不受它干擾。哀悼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情緒的平衡與緩和,但它並未深入去探究喪失對象的性質,只是以懷念的方式遺忘了它,這只是一種消極的平衡與緩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弗洛伊德說,「原初失落的母親」乃是我們人類「普遍的原初認同」,並且,正是因為此一原初對象的喪失,才後續地構成了父親的法則,構成了我們社會的象徵秩序。

弗洛伊德的這個說法,到了當代詮釋者的手上,有了不同的轉變,使得哀悼和憂鬱兩者的價值被顛倒過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哀悼(mourning)與憂鬱(melancholy),這是一組弗洛伊德提出來的對比。他最初提出的解釋已經被認為是「老式的」,亦即,他的後繼者把這對比做了不同的變化。弗洛伊德的解釋即便不那麼令後繼者滿意,但他的原始概念還是非常受到重視,大家都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才能長出自己的翅膀。

藉由這組對比,我要講述三個段子。分別涉及此一對比如何從個人議題發展為社會文化議題,如何從對憂鬱的貶抑發展為對憂鬱的崇尚,以及其中出了什麼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一般人會以為,心理分析和教育學的對象不同,心理分析處理的是具有心理病理徵狀的案主,而教育學則是針對普通的正常大眾,兩者充其量是技術上的相互應用。這樣的區分只是從現實的執業狀況來看待這兩個領域,並沒有真正地討論到它們所關心的對象之性質,也沒有深入探究這兩個領域的理論與實踐之關係。

我們應該從更廣泛的人文科學之角度來看,心理分析和教育學都關心「人」的樣貌與發展,也都積極地對人提出解釋與說明,即它們共通地交會於「主體」之理論根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蔣興儀

那天看了一齣劇,看起來是老掉牙的劇碼,但有些值得玩味之處。

這種乍看之下是陳腔濫調的劇碼為何一再被重複?是因為觀眾百看不膩嗎?不是的。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一直重演這個橋段,我們很想要突破,但是有些困難,因此想藉由他人的展示來幫助我們突破。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Jun 16 Mon 2008 20:14
  • 刺青

作者:蔣興儀

我的學生做專題報告,討論刺青。她的訪談逐字稿中有一個段落提到,受訪者因為父親的過世,而去刺青,刻下某個圖案來紀念父親。學生問對方:「這是為了讓自己時時記住逝去的親人嗎?」受訪者說:「不是,刺青不是為了對父親念念不忘,反而是為了讓自己擺脫過去,向前走。」

這段訪談很有意思,我們總以為,刻下某個痕跡是為了保留住過去,讓過去一直出現在當下。但是從受訪者的的口中,我們發現,他的刺青不是為了要留住,而是為了要徹底遺忘。這要如何解釋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蔣興儀

馮老師在關於生命教育的演講時提到「身外覓菩提,如龜毛兔角」,非常發人深省的的兩句話。菩提不在我自己之外,菩提就在我自己當中。我試圖用拉岡和紀傑克的觀點來詮釋它。

為何菩提在我之外呢?或者說,為何菩提在我之中,而我不知道呢?因為那是我把它推到外面去的,一旦推出去,它就不再是菩提了,它變成了別的東西,變成了非菩提,難怪找來找去總是不到。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與翻譯者:蔣興儀

康德的倫理學革命是導向弗洛伊德之無意識的開始點:康德是首先為「超越快樂原則」劃定界限的人。

弗氏的無意識離心主體不過就是笛卡兒的我思,且由康德的先驗主體給更為激進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