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這門課,從字面上來解讀,不只具有「我學習到如何服務他人」的意思,還有另一層意思是:「讓我透過服務來進行自我學習」。因此,同學們不僅僅只是單純地對他人付出勞力,當一個志工去幫助別人,並且還要讓自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引發其背後深層的情感和思維。清華學院所安排的服務學習項目,即包含了這樣的雙重意涵,以至於這些項目能夠協助同學未來朝向社會探究和倫理關懷之層面。
擔任這門課的助教同學,任務是艱鉅與龐大的,不僅需要培養出身體力行的毅力,還需要高度抽象思考的能力,以及觸類旁通的倫理敏感度。以下是幾個關於服務學習的雙重意涵,也是我們這學期助教培訓工作坊的目的。
1. 不只是「腳的經驗」,更是「心的體驗」
服務學習會引導我們走出系所,甚至走出校園,接觸到各個不同的社會議題(像是環保、教育、司法、社區營造等),與各個不同的族群(像是勞工、農民、兒童、新住民等)。如果我們只是讓自己的「腳」踏入這些議題和族群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考量他們的急迫需求,這還只是停留於「經驗」,不過是讓自己在知識上多添了一些社會認識與社會理解而已。
光是用腳去經驗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讓自己的「心」向著這些族群而打開,讓自己的「心」因為這些議題而攪動,深刻地去「體驗」這些族群的存在處境,以及這些議題的背後所蘊含的倫理向度。
例如,針對外籍勞工的服務,「腳的經驗」只是協助他們儘量地克服文化差異,適應台灣文化,並且適當地維護自身原有的文化認同。但是,「心的體驗」卻要去感受不同文化認同彼此之間的磨擦與碰撞,進而去追問:文化界限與認同是如何被建立的?是否能夠有無界限與無認同的可能性?文化創新的契機在何時與何處會發生?
簡言之,「腳的經驗」在我們身上發生的只是平緩與積累式的成長,只是屬於知識的範疇;而「心的體驗」將會帶給我們如擊打與撕裂般的震撼效果,會從知識擴展到存在的範疇。
2. 不只是對他人的給予,更是對自身的剝奪
當我們超出腳的經驗,用心的體驗來進行服務學習時,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就不會只是「他人需要什麼?」而是「我要用怎樣的姿態來做這些事?」停留於「他人需要什麼?」這個問題上,表示我們自己已經充分地瞭解人性,表示我們自己對於人性需求不虞匱乏。一旦如此,我們將很難改變這種對人性的預想,也很容易就讓自己陷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給予一種施捨式的同情。這樣的倫理動機是不純粹的。
我們應該還要再多問一句:「我要用怎樣的姿態來做這些事?」意思是說,我對他人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包含著我自己本身的價值判斷,都隱含著我自身的倫理態度,而我們經常忽略了要不斷去澄清和反思自身的價值判斷和倫理態度。
例如,當我們在協助學習落後的孩童,進行課業輔導時,我們究竟是要教他學會數學解題的內容,還是要教他學會自行學數學的方法?我們自身要作為情感依附型的教師,還是作為階段任務型的教師?再例如,當我們進行法庭的觀察與監督,避免法官因個人的喜惡而罔顧體制時,我們會不會同樣也落入某種私人情感性的道德判斷?
簡言之,服務學習不只是向外的提供協助,更是向內的自我改變;不只是對他人的給予,更是要對自身的剝奪。剝奪掉自己原先的常識性盲見與偏見,剝奪掉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與想像,剝奪掉自己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預設。
3.不只是特殊的社會議題,更是普遍的倫理思維
能夠做到用心去體驗,並且也能剝奪自身的偏見與反思自身,則我們對於每一項服務學習的議題,就不會只是停留於表面的粗淺認識,我們就不會把每個議題看成是一個個特殊社會情境之下的孤立議題,而是能夠開始思考每個議題背後共通的倫理內涵,將議題從「特殊」提升到「普遍」的層面。如此一來,對於任何一個其他議題的關切,都將有助於我們去思考自身正在投入的議題。不同議題之間將會被一條倫理的思維之線給串聯起來,這正是清華學院所構思的「從服務學習到社會探究」之真正意涵。
我們整個的服務學習課程,看起來似乎包羅萬象,但其實所關心的內涵可歸結為下列兩組倫理學的基礎提問。
第一,我與它者的關係。當我與它者遭逢時,我如何警醒於不要將他縮減為物體般的對象,不要將他規定為既定的僵化樣貌。並且相反地,我能夠讓自身向著它者而開放,以及讓它者引發我自身的徹底改變。
第二,我與世界的關係。當我接受文明科技所帶來的進步與便利時,我如何警醒於不要去剝削環境和掌握世界,不要去關閉我自身與世界之間的聯繫。並且相反地,我能讓世界如其所是地敞開,以及讓世界在我的心中將我打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