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某個午夜時分,某位學生敲門來問老師:「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是個大哉問(Big Question),是人生的幾個關鍵問題之一。關於這種大哉問,不是僅僅要去回答那般簡單,其背後要求更多的相關問題與討論。這位老師說:「這個問題可以從『反思』或『虛無』的方向來想。但是在這個午夜叩門的例子中,屬於『虛無』的方向。」這是個很好的區分,我們就從這裡開始,描述並解析這個大哉問的發問狀態,進行更多的探問。

 

這個「反思」或「虛無」的區分,首先就排除了那種文藝青年式的喃喃自語。也就是說,這個學生不是那種把「人為什麼要活著?」當成「你吃飽了沒?」這類招呼語而成天掛在口邊,不是那種懷抱著維特情懷的青年。如果是這樣的文藝青年,就不必討論了,因為文藝青年主要只是想問而已。

 

再來,這個問題如果是屬於「反思」的問題,則它就被定位在「認識論」(epistemology)的範疇。以「認識論」的角度來發問,會把「人為什麼要活著?」當中的「人」當成一個研究對象,就像研究花草蟲魚鳥獸那般,研究「人」這種東西的存活目的。那麼,可能會出現偏向生物學的答案:「人活著是了要繁衍種族。」或是出現偏向存在主義的答案:「人活著是為了要追尋意義。」也就是說,一旦把這個問題界定為認識論範疇,則我們就只想要給出一個答案,我們把「解答」當成處理這個問題的唯一方式。然而,大哉問的問題是要被深究,而不是要被解答的。以認識論的方向來解答,只會讓問題停止、讓問題死翹翹。因此,我們不從認識論來討論此一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是屬於「虛無」的方向,要被定位在「存有學」(ontology)的範疇。「存有學」的問題關聯於我們的「實存」(existence)或存在。不是「如何活下去」(how to live),而是「如何實存」(how to exist):人在這個世界上,其存在處境為何,要以怎樣的態度而存在著。從存有學的範疇出發,這個大哉問就必須伴隨其它更多的問題來一起探問,例如,為何發問、何時發問、向誰發問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