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當我們有自殺念頭的人,有某些心理、生理、家族狀況時,這樣的「標籤化」是否可以幫助理解,讓當事人或旁人接納「有狀況」這件事,進而知道如何求助?還是說,會造成誤解,使標籤變成一種狹隘化或污名化,以至於惡化了原有的狀況?

 

二、意圖自殺者,其親人的感受有哪些?這些感受到底是針對意圖自殺者,還是針對自己?

 

三、當我們試圖要幫助有自殺念頭的人時,究竟是我在幫他,還是他在幫我?如果我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我能不能夠好好地幫助他人?他人的問題是否單純地只是「他自己個人的問題」,還是說總是一種「關係的問題」?

 

四、《找理由活下去,孩子》這本書是在敘述一個意圖自殺的女兒,她的媽媽如何幫助她,同時也幫助自己。這本書雖然以自殺作為開頭,但其實許多地方是在述說生命中的各種互動關係。這是否意味著,要探討自殺的問題,其實還是要回到生命的各種課題?

 

五、愛情的發生,不該從生理(基因或荷爾蒙)的角度來談,為何?而應該從關係互動的角度來談,如何?

 

六、訊息是一種能量,世世代代的生生死死累積下來各種訊息,都儲存在水之中。水的蒸發與循環,使得訊息能量能夠重組。這些重組(或沒重組)的訊息能量,我們要如何去探究它?

 

七、林克孝的〈失足〉短文,是否能夠讀出哪些地方,是他在幫助家人度過悲傷?這篇短文顯示出他早在自己的墜崖之前,就已經死過了,他是用一種「由死亡所開闊出來的生命」在活著。不過,當記者寫下「預知死亡紀事」、「一語成讖」這樣的評語時,如何狹隘化這篇文章的豐富意涵?以及顯示了那些一般人對於談論死亡的偏見?

 

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經常發生在經歷死亡或災難等種重大創傷事件的生還者,特別是沒有受到傷害的人特別容易發生。用非專業的常話來說,就是某人旁觀了死亡,卻無法接受與消化它,那種經驗一直回來干擾某人,造成他情緒或生活上的困難。治療的原理,就是再度讓自己回到那個經驗,讓經驗變成體驗,讓自己可以接受死亡。但是,這個原理卻容易被誤解為,要親身經歷一次死亡,這是錯的。是要「心理上」去經歷,而不是實際上去經歷。由此來解讀蘋果日報的新聞,那位女記者的療法正確嗎?哪部分容易產生問題與矛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