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 S. (1971).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SE XIV, 239-258. London : Hogarth Press.
道卡(Kenneth J. Doka)編著 (2002)。《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許玉來等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公司。〈第12章,男性化悲傷〉
一、大方向提問:
1.女性化悲傷,和男性化悲傷,各有那些特點?
2.在男性化悲傷的表現之中,哪些有助於經歷悲傷,哪些有礙於經歷悲傷?
3.當我失去所愛的對象時,在經歷悲傷的過程中,我會走向哀悼或悼念(mourning),但也可能會走向憂鬱(melancholia),兩者有何不同?
二、細節提問
4.哀悼或悼念(mourning)的反應也會偏離正常生活,但為何它不會被判定為是病理的、也不需要治療?
5.所愛之人離去了,但愛人仍然被保留在我心裡,我必須經歷內在自我與愛人分離的痛苦,此時,會表現出哪些行為與態度?
6.女性化悲傷的表現,不見得都是有助於經歷悲傷的,為何?
7.憂鬱底層的心理狀態是「自我 = 失落之對象」,這如何解釋?
8.過去,社會文化比較支持男性化悲傷的表現,現在則相反。這種轉變反應了什麼?這種轉變有什麼好處,又容易陷入怎樣的迷思?
9.當朋友遭逢失落或喪失時,我對於他的悲傷表達,通常會依照幾個判準:(1)社會文化期望他該如何表現;(2)我期望他該如何表現;(3)怎樣的表現對他自身最有幫助。試舉例說明這三種情況。
10.憂鬱(melancholia)為何會產生強烈的自我貶抑與自我譴責?
11.「悲傷的路只有一條,就是穿越悲傷的核心。只有經歷摯愛者死亡帶來的情緒影響,才有可能解決失落。」這段話該如何重新解釋,才不會變得僵化?
三、聯想提問
12.我們有時會去批評或指責他人對於悲傷的反應,這樣的批評或指責有那些?其背後的動機是否不同?
13.何謂「正常的不正常」,何謂「病理的不正常」?
15.在愛人失落後無法穿越悲傷,產生愛恨糾葛的內在情緒,這能是因為我與愛人生前處於「良好關係」中,還是「矛盾關係」中?
16.當我們遭逢失落時,會面臨自身既有價值觀的動搖,試舉例,並說明為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