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orden, J. William (1996)。《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李開敏等譯)。台北市:心理。(導論、第一章)

 

一、理解性問題

 

1.在使用術語時,使用「不正常的悲傷」和「困難的哀悼」,有何不同?

2.本書特別強調「復原力」或「適應」的取向,用意為何?

3.「每一個人的悲傷共通於所有其他人的悲傷,每一個人的悲傷類似於某些人的悲傷,每一個人的悲傷不同於其他人的悲傷。」請解釋這句話。

4.「被褫奪的悲傷」意味著有些人特別困難於經歷悲傷或穿越悲傷,為甚麼?

5.為何有人支持「持續性連結」之概念,而有人質疑?

6.「依附行為」和悲傷歷程有何關聯?

7.在四種正常悲傷反應中:「感覺」、「生理感官知覺」、「認知」、「行為」,請舉例說明其中任何一個細項。

8.「佛洛伊德認為,在悲傷中,世界看起來既貧乏又空虛;在憂鬱中,人會感到自己很貧乏又空虛。」這項原理後來發展出美國《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中一些判斷憂鬱的實務上區分。請說明之。

 

二、思辨性問題

 

9.在死亡事件之後,「意義重建」與「意義創造」的過程,便如同自己也經歷一次死亡,這如何說明?

10.當諮商員在推動遺族尋求意義時,要小心分辨一件事:「意義創造乃一過程,非一項結果或成就。」為甚麼分辨這件事是重要的?

11.誰需要了解「悲傷輔導」?這些人需要了解的程度有何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