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父後七日〉這篇文章怎樣用荒謬來傳達作者對於死亡的看法?藉由這樣的書寫,作者如何度過悲傷達到哀悼?我們一般人是否可以藉由書寫悲傷來度過悲傷?

 

二、〈父後七日〉的作者,對於父親的喪禮採取客觀的觀察,這是否會迴避了自身主觀的情緒表達?又,在哲學上,「與死亡保持客觀的距離」是一個重要的主題,而那是什麼意思?

 

三、「若我病痛纏身時,我希望家人不要對我積極救助,讓我以消極安樂死的方式,有個尊嚴的好死。」當這樣的觀念越來越普遍時,是否會間接地鼓勵自殺的想法:「當生命無法承受時,就趕快結束它吧」?

 

四、當死者被判定為生理機能上的死亡時,他的意識到底還在不在?他是否仍然在接受外在的訊息?

 

五、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指示,在親人死亡後,指示我們可以哭或不可以哭,這些指示意味著什麼?

 

六、書中提到,由於自殺是特殊的死亡,自殺者遺族會持續抱持著「羞愧、憤怒」等負面的情緒。這表示我們當代社會對於自殺的看法,是採取怎樣的角度?對自殺預設了怎樣的歸因?

 

七、自殺者遺族往往不願說出親人是自殺的,但卻會在心理持續想著,他擔心的是什麼?

 

八、關於自殺的定義有兩種修辭:「自我謀殺」、「自願結束生命」,從這兩種不同的修辭中,可以看出對於自殺不同的社會態度,這裡頭意味著什麼?

 

九、我們為何想要追問自殺者的自殺原因?這樣的追問,如何是不夠徹底的?如何才是更為徹底的?

 

十、如果我說「自殺者不願死」,這句話有哪兩種解釋?(一般性的解釋和心理分析的解釋)

 

十一、我做了一個區分,用來釐清兩種自殺的概念:「用生命來定義死亡;用死亡來定義生命」,要如何解釋這個區分?

 

十二、我做了一個關於自殺的命題:「當生命難以承受時,要死,但絕不要殺死自己。」如何解釋這個命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sy66621 的頭像
    jsy66621

    蔣興儀的學術和日常散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