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迺迪(Alexandra Keennedy) (2003)。《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張淑美、吳慧敏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公司。〈第11章,治療代代相承的悲傷〉
史妲絲(Ann Kaiser Stearns) (1987)。《失落感》(陳文棋譯)。台北市:遠流。〈第1章,不需要害怕〉、〈第2章,事情絕不會一樣〉
一、大方向提問:
1.怎樣的情況叫做「代代相承的悲傷」?怎樣叫做「我的悲傷或許不是我的」?
2.為何悲傷會代代相承?為何「他人的悲傷」會變成「我的悲傷」?
3.失落代表剝奪,當我們遭逢失落時,被剝奪掉的東西有哪些?
4.失落對於生命而言有何價值?我們為何會對於失落或喪失(loss)感到害怕?
5.失落不能迴避,要去經歷。怎樣的表現「有礙於」經歷失落?
二、細節提問
1.某人有未處理的悲傷,若其他家人去回應、去迴避、去模仿此一悲傷,各是怎樣的情況?
2.「絕口不提死去的親人」和「長期持續地說著死去的親人」,兩者有何不同?
3.瑪希雅的媽媽一直要去「填補」自身的失落,這哪裡不對?如果失落不能「填補」,那我們該如何對待失落?
4.「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當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5.「平靜地敘述自己的失落,保持距離並抱持陌生感」,為何還不是「經歷並接受失落」?
6.我們是否會依照他人的期望,來表達自己的悲傷?這會產生怎樣的問題?
7.對於遭逢失落的人而言,「回憶」有何功能?有何危險?
三、聯想提問
1.從「失落」到「悲傷」到「哀悼」,對於我自身的having和being有何改變?
2.若我一直想躲開悲傷,是否我反而會深陷於悲傷之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