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紀傑克Slavoj Zizek齊澤克 (1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兩種鄙視:「輕視」和「不屑」(上)

 

我要談兩種「鄙視」。其中一種是不好的、糟糕的「輕視」心態,又可以分成兩種:鄙視者居於高位而看不起低位者鄙視者居於某種認同,而看不起非我族類。另外一種則是好的、有益的「不屑」(或不齒)態度,是鄙視者基於價值立場,去輕視那些背德的行為。不過,這一種也有可能出問題。

 

一、軟弱:輕視他人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戀」之嬗變(四):今日自戀現象的社會根源

 

四、延伸:今日自戀現象的社會根源

 

前面都講理論,這一段要講當今的實際社會現象。我先區分個人病理學和社會病理學。

在個人病理學方面,要問:自戀者有什麼錯?倘若他只是沉溺在自己小宇宙中,頂多就是沒有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或是常與週遭的人產生一些不愉快的相處,或是不參與社會,如此而已,算不上對社會有害的大問題。因此,自戀如果是個嚴重的「症狀」的話,根據精神病理學,會依DSM-V手冊來處理他個人內在的生命史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戀」之嬗變(三):紀傑克(S. Zizek)

 

三、紀傑克(S. Zizek):從「想像性同化」到「象徵性同化」

 

拉岡鏡像理論的重點在於「疏離」,把「自我」從折疊狀態給攤開來,拉出了外在與內在,解釋了一組心理結構的交錯運作(類似「莫比烏斯帶」Möbius strip)。不過,這組結構是封閉的,它被侷限在由自我和鏡像所構成的封閉迴圈中,它沒有涉及到社會。我們要問的是:「完美」的定義或標準,是從哪裡來的?是誰定義的?形成自戀現象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紀傑克擅長於把心理分析帶入社會,站在兩位前輩的肩膀上,他進一步發展了拉岡的「想像性同化」(imaginary identification)和「象徵性同化」(symbolic identification)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戀」之嬗變(二):拉岡(J. Lacan)

 

二、拉岡(J. Lacan):鏡像構成了「疏離的認同」和「偏執的認識」

 

佛洛伊德用「水力學」隱喻的「心理能量」來討論自戀,當一方越被貫注(自我這方),另一方就越缺乏(對象那方)。然而,拉岡則是用「鏡子」隱喻的「凝視」來討論自戀,展開了另一番天地。

拉岡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描述了幼兒早年第一次看到自身鏡像時的狀態,說明人類如何利用鏡像來「建構自我」,亦即,自我不是「內在生成」的,而是「外在形塑」的。鏡像階段理論,有三個要素,兩個運作,一個結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戀」之嬗變(一):佛洛伊德(S. Freud)

 

朋友問我,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常看到有人自拍成癮、高頻率上傳,或是頻繁發文、期待被按讚。他問我說:這種期待被別人關注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自戀」嗎?如果是的話,是否今日的科技發展,會使得自戀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個問題有兩個焦點,一個是「社群媒體」,另一個是「自戀」。我先不談「社群媒體」,它的狀況較複雜,牽涉到科技、傳媒等,還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現象,需要具體的案例來輔助。我比較有興趣於「自戀」的理論。了解理論後,或許才能進一步判斷適用於哪些社會現象。

什麼叫「自戀」(narcissism)?這是一個很普及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愛上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過度的孤芳自賞或自我感覺良好。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希臘神話的納希索斯(Narcissus)故事:這位美男子因為太驕傲而遭受到神的懲罰和咀咒,在河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後而迷戀上倒影,顧影自憐,最後香消玉殞,化成水仙花,永駐岸邊。

我目前只是概略描述了「自戀」,而沒有作出一個精確的定義,是因為底下我要採用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拉岡(Jacque Lacan)、紀傑克(Slavoj Zizek)各自的理論解釋,來更細緻地陳述它。最後,我討論兩個當代的自戀現象。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恨兩可:從心理分析看《逃出絕命鎮》的種族主義意涵

 

大家都知道《逃出絕命鎮》(Get Out)是一部描寫種族主義或種族歧視的驚悚喜劇電影。網路上有很多影評,也介紹了本片的許多趣味伏筆和巧思安排。這是一部非常適合用心理分析來解讀的電影。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正好讀到Derek Hook對於種族主義的解析(Hook是解析Frantz Fanon),可以用他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電影也為他的理論提供了鮮活的範例。(為了書寫方便,我直接採用「黑人」一詞,而沒有使用「非裔美國人」一詞,雖然我知道這樣會比較政治正確)。不過,我的討論,有些已經超出了電影,作出其他的延伸。

很簡短地介紹一下電影的劇情。非裔的黑人男主角Chris到白人女友 Rose的小鎮家中拜訪女友父母,這其實是女友Rose的誘騙計謀。許多白人賓客都同時來到Rose家作客,公開的宴會結束後,白人們私底下舉行競標會。要被競標的拍賣品乃是非裔男主角Chris健壯的身體,這些白人意圖將自己年邁或殘障的身體,用腦部移植手術跟他交換。Rose的媽媽是擅長催眠的心理師,負責用催眠將非裔男主角Chris給困住拘禁。而Rose的爸爸則是擅長腦部移植的外科手術醫生,負責動刀。過程就是描述Chris怎樣被誘、被囚,以及怎樣脫逃。

 

一、愛恨兩可、偏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球流氓:兩種解釋

 

英國的「足球流氓」(Football Hooligans)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奇特現象。新媒體《轉角國際》有一篇張鎮宏先生寫的〈英國病:足球流氓,英格蘭紳士的暴力變身〉,將來龍去脈介紹得很詳盡,值得參考。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它的現象。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與足球競賽相關的群體暴力行為,球隊的支持者具有高度的內部凝聚力,向外會對其他隊伍的支持者進行攻擊。甚至,不僅止於對立性的攻擊(攻擊其他城市或國家的球迷),也經常產生沒有理由的、任意的街頭胡亂破壞行為:喝酒、打架、鬧事、砸店砸車等。

針對這樣的行徑,只是用「瘋狂球迷」來形容他們,似乎對他們無法有更多的理解。下面所要討論的是:足球流氓文化的形成背景和群體心理狀態是什麼?他們為何如此?分別有兩種解釋。

 

一、Llosa:文明的壓抑,以及對壓抑的反撲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怨恨的政治:嫉妒和偏執

 

一、兩種「政治化」:怨恨、憤恨

 

Zizek而言「袪政治化」(不行動)是不好的,這樣的群眾因為無力或無能於改變現狀,而安於受害者的位置。由於外在力量實在太過結構嚴密與強大,只好退縮或妥協,想辦法讓自己在惡劣的環境下稍微舒適一點就好。雖說是出於無奈,但是在「袪政治化」的妥協與縱容之下,現況便永遠無法改變。

然而,「政治化」(行動)一定就是好的嗎?不盡然,也可能更糟。Zizek區分了兩種「政治化」的模式:怨恨模式、憤恨或義憤模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感政治

 

心理分析用情感和力比多,來剖析當代各種集體暴力的現象,如種族仇恨、族群衝突、仇外排外等。它不像一般心理學,只孤立個體,歸因於其內在因素。它需要社會學的論述架構,奠基在不平等的象徵社會脈絡下(如,資本主義社會、種族隔離社會、特權階級社會)。但是,它還要超出社會學的論述架構,指出在論述之中的情感成份,如何穩定、支撐、增強這個不平等的架構。下面說明一些相關的概念。

 

1.情感的邏輯(logic of feeling):一般認為,「情感」不會跟「邏輯」放在一起,因為情感本身是非邏輯、非理性、直覺的。但是,心理分析主張,情感有它自身一套推理的方式:歸納、判斷、決策。它能夠將它所需要的各種現象集合組織起來(我「發現」你對我有敵意),再運作出某些偏執的信念和判斷(我「認為」你打從心底看不起我),進而作出決策產生激烈的行動(我「確定」我是你的受害者,故我要報復你)。因此,心理分析要剖析情感的邏輯,為的是了解某個暴力攻擊的行動,其背後主要的某個情感,及其伴隨的整套想法,究竟是如何被推導出來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幻象(Fantasy):《Zizek辭典》翻譯

 

「幻象」就像許多Žižek的基礎理論一樣,源自於佛洛伊德和拉岡的心理分析工作。幻象出現在佛洛伊德1897年的文章中,他認為,被誘惑的記憶可能是幻象,而不是實際發生過的性暴力事件。一般來說,幻象表示與現實脫離,是虛構的,與現實相對立。然而,佛洛伊德的發現挑戰了這種一般性的理解。對心理分析而言,若我們假定說,現實是可以區辨出主體的本真或無中介的經驗,則這樣的現實是有問題的。現實被適合被認為是一種感知的方式,它已經被人類主體的欲望所污染。因此,現實早已是一個由欲望調節過的主觀過程,由論述所構建的。那麼,幻象便是這樣的一個場景:上演著主體所想像的欲望。拉岡在他的第十四次研討課中,指出幻象的邏輯:「欲望是現實的本質」(SXIV6)。拉岡要說的重點是:幻象設定了欲望,幻象為主體之欲望提供了一個架構。

Žižek而言,幻象不是滿足。相反地,它為某個優先但任意的對象提供了一個場景,體現了欲望的力量。幻象是欲望的前提,它不是既定的,而是被建構出來的。因此,幻象是一個結構,為主體的欲望提供了坐標。在現實中,幻象提供了某個可欲求的優先對象,使得主體的依附於它並關聯於它。這個優先對象就是對象小a(objet petit a)或欲望的對象-原因。

這個對象建構了主體對世界的經驗,它承擔了比自身物理性質還要更多的東西。它消耗主體的欲望,佔有主體之幻象的位置,誘使主體落入錯覺,故它遠遠不只是個實用的物體。幻象結構由這個對象所標誌,它承諾了可滿足欲望的需要。因此,在幻象的模式之下,主體學會了如何去欲求,因為正是透過幻象,主體才被設置為一個可欲求者。

幻象的角色是雙重的:普遍的和特殊的。幻象是普遍的結構,它指引或指導我們的欲望,表現為占據的欲望。幻象是特殊的,每個主體都有自己建構幻象的方式,用欲望來預示他和匱乏之創傷的關係。優先對象承諾要去填補主體的構成性匱乏,而形成了幻象的屏幕,這反過來支持欲望,使主體免於承受匱乏之創傷。用這樣的方式,幻象賦予現實虛擬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填補了匱乏,建構了社會現實。因此,Žižek對此論概念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展示了幻象如何作為一種政治的結構。他揭示了幻象如何填補意識形態的裂隙,並提供淫穢的極爽(jouissance),並且他認為政治信念的本質無法獲得闡發(施行上失敗了),並不意味著這些信念本身是失敗的(或許是我們做得不對)。相反地,政治意識形態為主體提供一種設想世界的手段,在其中,失敗會發生,作為超越特定意識形態的證據。幻象服務於政治,每個政治團體都必須承認他們超政治的幻象對象,習慣性地伴隨著特定國家、文化、或宗教。如果不是這些,則這些群體必須選擇其他的東西,來替代為意識形態的幻象對象。因此,對於Žižek而言,幻象超越了一般的象徵性坐標,因此穿越幻象並不意味著擺脫幻象,而是更多地被它所吸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極爽(Enjoyment/ Jouissance)Zizek辭典》翻譯

 

極爽(極爽,或譯為:快感、享受)並不等同於快樂。在弗洛伊德的意義上,極爽超出了快樂原則。在他的臨床實踐中,佛洛伊德已經觀察到自我傷害事件和某些患者奇怪的強迫性,不斷回顧些令他們感到不安和創傷的經歷。通過痛苦來獲得滿足感的矛盾現象,是拉岡所謂的極爽。如果快樂的功能在於平衡,則極爽就是破壞穩定並趨於過度。

極爽可以被描述為一種存在的驅力,不僅可以激發主體,還可以摧毀它們。因此,極爽總是在象徵領域之前和之外;它驅動了象徵界,但永遠不會完全被象徵所限制。若科學怪人的怪物之身體是可理解的象徵結構,則它呈現的就是極爽的原始物質,它反映了人類驅力和偏執的原始特徵。

根據拉岡的說法,極爽具有真實界(the Real)的地位,是心理分析中唯一被認可的「實體」。事實上,心理分析的核心目標並不是揭示患者的「罪疚感」,而是為了獲得他們的「倒錯極爽」(SVII4-5):投資於罪疚感的過度形式,本身根植於真實界(the Real)的極爽特定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拉岡說,超我這個罪疚感的內在機制,它不斷地感到不滿足,並且對主體提出不可能的要求,提出原初的命令:去爽!(SXX3)。

雖然極爽被視為一種(非論述的)「實體」,但它並不具有自身的獨立性或實證性。極爽只能透過快樂原則所施加的界限來標示(SXVII46)。超出這個界限(禁止和/或邪淫過度的界限),它便出現。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極爽是由壓抑過度所產生的;沒有壓抑,就沒有極爽(LN308)。這就是為什麼不能直接掌握或理解極爽(雖然「政治之極爽」值得探究)。同時,它也無法直接被刪除。極爽總是黏附著主體。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化」對日常生活的滲透

 

「物化」(reification, objectification)這個概念於自於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用來描述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之下,人際關係被扭曲和顛倒。這個概念後來被擴充,因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官僚制度與專家技術等特性),衍生了新型態的物化模式,不再侷限於馬克思的物化,而延伸為一般形式的物化。

我不是鑽研馬克思的專家,因此沒有要深究這個延伸的細緻轉變。我只想用一些例子,來說明「物化」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我偏重的還是心理和人際的面向,但是我會強調:不能讓社會結構消失掉,不能只剩下心理和人際。反之亦然。

 

一、簡單釋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各種答案

 

紀傑克(Slavoj Zizek)有一句話:「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它各種新的、更新的答案。」我很喜歡這句話,覺得令人深思。它不同於一般常識上對於「問題」和「解答」的關係,他提出一個反常識的邏輯。

在一般常識上,「問題」和「解答」的關係是這樣的:一種是「解答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有一種是「有問題,才有解答」。然而,Zizek的那句話,所表達的正好相反:經常,我們的作為顯示了,「解答是為了不去解決問題」,以及「作出解答,反而才生產出問題」。

這呼應了他一直提醒的:不要急著去解決問題。經常,心急的行動派搶著要給出方案,但卻越做越糟,讓人疑惑說:這真的是想要解決問題嗎?他強調,我們需要先坐下來好好重新思考一下:問題究竟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問題了嗎?

我試著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怎樣叫做「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它各種新的、更新的答案」?正好也可以呼應我之前所作的一些書籍摘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僵局是改變的契機:「投射」的心理機制

 

一、定義,或悖謬

 

佛洛伊德將「投射」(projection)列為心理防衛機制之一。它的基本定義是:將我們自己不接受的內在慾望、思維、情感、動機等不想承認的部份,向外投射出去,歸咎給另一個人。例如,某個人如果有外遇的事實(或僅是內心有外遇的意圖),他就可能為了對抗自己的罪疚感,反而去指控伴侶外遇。

當然,我們不要過度地反向推論,看到某人在指控別人犯錯時,就認為可能是某人自己內心有這個犯錯的動機(例如,並不是恐同者自身都具有同性戀傾向,雖然某些人有這個可能性)。這樣的反向推論,不一定成立。就跟投射的定義一樣,這樣的判斷還需要很多其他證據或現象,或是長期頻繁的行為模式來支持,不能只憑單一行為來論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它者(Other)、象徵大它者(big Other)、他人(other)

 

Zizek跟隨拉岡探討它者,但有幾個詞彙很容易搞混:「它者」(Other)、象徵「大它者」(big Other)、「他人」(other)。其中,他很少討論最後那種「他人」(在拉岡那裡,「他人」主要都是放在想像界),而比較多著墨在前兩者。

 

一、前言:存在之匱乏(lack of being)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政治正確」哪裡不夠?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簡稱PC)是指說,對某些弱勢的他者族群要抱持足夠的敏感度,小心謹慎自己的用語,不要用有侵犯或傷害性的字詞去指稱他們。因此,「政治正確」的態度,特別會針對某些稱呼給予持續地正名。例如,不應該使用「黑鬼」(Nigger),但用「黑人」(black)也不夠好,比較合適的用法是「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稱呼上的標籤不僅會長期傷害他者族群自我印象,讓他們陷入比馬龍效應的負面自我應驗的預言,也會不斷複製其它人對他者族群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後來,「政治正確」的使用擴大了範圍,不再只是侷限於上述的稱呼之正名,而是對言論內容的自我警惕,儘量避免任何可能涉及到對於他者族群的偏見或歧視。簡言之,「政治正確」的態度就是審慎發言,顧及對他者族群的尊重,避免侵犯他者,極力防止自身的言論展現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意涵。當然,這個謹慎和警惕不限於自我審查,也同樣會對其他人進行檢討與審查。例如,美國曾經有個主持人班奈特(William Bennett)居然在廣播節目上說,「讓美國所有的黑人嬰兒都被墮胎,犯罪率就會下降」,這樣的言論引來許多譴責與撻伐。他不僅違反了「政治正確」,並且把犯罪的複雜因素做了一種極度簡化的處理,歸罪於單一種族,表現出嚴重的種族歧視。

然而,儘管「政治正確」出於良好的道德意圖,並注重公共言論的規範,但近年來,它卻越來越受到抨擊,不少人對於「政治正確」之概念開始出現負面的批評意見。這樣的批評意見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的意見是認為「政治正確」是一種言論檢查,妨礙了言論自由。這一類意見明顯是錯的,因為個人的言論自由並非無限上綱,凡是涉及侮辱、仇恨、侵犯他人的言論,都不該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也就是說,反對「政治正確」的理由,若是以「尊重他者vs.言論自由」二者之間的對立來闡述,這明顯是無效的。「政治正確」的意圖本來就是要防止歧視言論,打從一開始,它就不會認為個人的言論自由可以任意而為,而是必須受到公共倫理的規範。因此,以「我愛怎麼說都可以」的權利去攻擊「政治正確」的意圖,這是明顯站不住腳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力比多經濟(三):紀傑克(S. Zizek)的「快感竊賊」

 

紀傑克重視集體的政治社會層面的問題,尤其是當代依然還持續在發生各種問題。因此,「力比多經濟」之概念倘若只是像佛洛伊德那樣,用於解釋構成共同體的兩條力比多紐帶,以及領袖的作用(催眠、暗示),這顯然是不夠的。

紀傑克要針對的是族群之間的仇視和衝突,用來解釋如法西斯主義、種族主義、民粹主義等這些政治壓迫運作,其背後的心理機制。

佛洛伊德用「對領袖的認同」和「兩條力比多紐帶」解釋了群體的內向構成的心理機制,但是他並沒有解釋群體向外攻擊的心理機制。而一般的社會心理學使用「內團體、外團體」的詞語來理解族群之間的排擠與衝突,這除了將「我們、他們」給替換掉之外,並無法獲得更多細節上的理解。需要更多解釋的是:「是什麼東西在支撐著我們的非理性仇恨?我們如何讓自己堅信他們就是敵人?」

承接拉岡所發展的「極爽、快感、享受」(這些都是同一個詞:jouissance的不同翻譯)這條路線。極右民粹和種族主義者並不是簡單的在「認知」方面去貶抑或歧視它者,認為:我高你低或我優你劣,而是在「情感」方面對它者產生了嫉妒和憎恨的力比多經濟運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力比多經濟(二):拉岡(J. Lacan)的極爽或快感

 

佛洛伊德的力比多經濟,可以說是對於自我和對象之間產生情感聯繫的一種「中性的」解釋,說明了一般的狀態。

但是,佛洛伊德也觀察到,很多時候,我們的力比多經濟並不是經常停留在這種一般的穩定狀態,而是傾向於去追求大量刺激的「極端的」狀態。這就是他在《超出快樂原則》的傑出論述,這個論述反而更能解釋更多有問題的現象,尤其是個體的神經病理現象,和群體的暴力現象。也就是說,「超出快樂原則」對於「問題診斷」是更有幫助的。

於是,在拉岡和紀傑克那裡,「力比多經濟」一詞的焦點便有了不同的意涵,它不再侷限於狹義的「恆定、穩定」的意思,而把追求大量與過度的刺激這種心理運作也包含進來,甚至變成是主要的心理現象。可以說是一種「反力比多經濟」的力比多經濟。因此,「力比多經濟」一詞從此變得更為廣義,指的是「心理的運作、情感的邏輯、欲望的經濟」,甚至是「快感、享受的經濟」。關於「回歸佛洛伊德」之口號,拉岡並不是忠實地詮釋佛洛伊德,而是把佛洛伊德忽略掉或尚未說出的部份,加以強化和發揮。

在拉岡這裡,力比多經濟著眼於人際間的、互為主體的心理運作,主要的運作目的是情感依附。「主體的欲望是它者的欲望」這句名句說明了欲望的相互牽連與指涉。「我」(主體)並不具有某個內在的、深層的、本真的、核心的自我,「我」是由「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e)和「超出主體」(trans-subjective)的影響所構成的(「超出主體」是指社會文化的象徵界,在此不特別強調)。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力比多經濟(一):佛洛伊德(S. Freud)的快樂原則

 

在佛洛伊德那裡,「力比多經濟」(libidinal economy)一詞是用來探索:蘊含在表面心理現象底下的那些心理運作的機制。這個詞是源自於水力學的比喻,它的意思相當於「將心理能量保持在適切之量的穩定狀態」。其中,「力比多」可等同於:生命衝動、心理能量、愛慾、性慾等。而「經濟」則等同於:透過轉換或釋放等運作過程,將心理能量維持在控制得宜、適切分配的穩定水準。

當我們把自身的力比多投注在某對象身上時,我們的力比多與他產生了連帶,因而對他產生情感的依附,也就是愛的情感。這樣的投注運作所依循的是「快樂原則」,亦即,讓心理能量保持在恆定、穩定的水平,不會產生超出的量或過多的量,這才能使我們感到愉快。若是一旦產生過多的量,那麼能量過多、愛慾過強所帶來的刺激(excitement),便會讓我們感到不愉快(許多翻譯把excitement翻為「興奮」,這樣容易和「不愉快」產生矛盾,造成閱讀上的障礙,我認為翻譯成「刺激」比較容易理解)。

例如,當我們愛著某對象時,我們的力比多經濟的穩定狀態呈現為:踏實、安全、信任等。而力比多經濟失去穩定,產生過量與過強的刺激,可能是出現了如下的情感:渴望、期待、嫉妒、不安全感、恐懼、憤怒等。

當我們產生過量的刺激時,會感到不愉快或不舒服,我們會想辦法處理解決它,轉移或降低刺激的量。或者是自我調整,例如,當我非常渴望情人的陪伴時,可以轉而用朋友來取代。或者是讓對象作出調整,例如,當我很害怕媽媽拋棄我時(父母離異),我請求媽媽給予我長期守護的承諾。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社會如何馴服我們的欲望?

 

對紀傑克(Zizek)或拉岡(Lacan)而言,「欲望」是不可以被馴服的,是不可以調節的,是不可以被扭曲的。欲望最真誠的表達,就是引領主體朝向他的徹底改變,朝向他的$,讓他能夠死過一次。

但是,這個理想經常被阻礙。有兩個阻礙的面向,一個是我自己,一個是社會。我自己阻礙我的欲望,可能是我害怕$的成功同時,所帶來的焦慮和不確定性,我無法承擔。也可能是因為我太享受現狀,耽溺於受苦的快感。我之前討論了許多個人情況,這裡就不再說。

這裡要說的是「社會」如何阻止我們去追求我們的欲望。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