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興儀



一個被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最初一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構思。然而,往往跟隨著票房與商業的需求,創作者當初那靈光乍現的idea,就真的只是靈光乍現而已,無法大放異彩,只能黯淡凋零下去。這就是為何某些電影會被稱為「藝術片」,而某些電影就只能是「商業片」。從「可能的藝術片」淪落為「確定的商業片」,《暮光之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電影拍得很精緻,畫面和劇情簡潔俐落,不煽情也不誇張,有條有理地陳述觀點,主題是關於猶太集中營。我想要討論裡面的倫理兩難問題。

故事主要是說,二戰末期,德國已有戰敗的預感,但仍想要奮力一搏。納粹軍官從各個集中營裡挑選了一小批猶太人,他們有著各種工匠的專長。納粹要他們研發製造各國的偽鈔,試圖衝籍敵國的經濟,藉此挽回軍事上的劣勢。這一小撮負有任務的猶太人過得比其他囚犯好,不會被凌虐、吃得飽、可以睡有墊子的床,甚至還有娛樂。但是,他們必須研製出精良的偽鈔,否則就無法活命。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蔣興儀

感謝過路人提供的討論與思考方向。過路人只是順道路過,卻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和心思來進行討論與交流,可以看出其對於思考的高度興趣。

在一份寫就的文本邊際,總是有著大量的空白,這樣的空白支撐著文本,讓文本得以成形和呈現。空白,包括各種不會被列入到文本當中的玄思冥想、閒談鬥嘴、評審建議、討論交流、或甚至是夢境等等。一份可見的文本,必須要靠這些不可見的資源,才能夠被生產出來。因此,我對於過路人致上高度謝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維大利所談到的一些內容,使我聯想起關於李維(Primo Levi)的一些評論。正好,藉由對於「羞愧」的討論,推薦大家閱讀《滅頂與生還》這本書,作者正是李維。

李維是猶太裔的義大利人,從事化學家的工作,二次大戰時被送進奧茲維茲(Auschwitz)集中營,當時他25歲。在集中營待了將近兩年,他存活了下來,戰爭結束後他就被釋放出來。之後,他不斷地書寫集中營裡的種種現象,成為大屠殺文學(Holocaust literature)的著名作家,他的著作備受推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維大利對於受暴婦女的分析是正確的,維大利說:「受強暴的婦女在回溯自己的受暴過程,認為不應該滿足於極爽(受虐)的狀態之中,因而產生羞愧感。所以,A:迴避了我自身的焦慮、恐懼、不安、創傷的虛無(死亡經驗)。因此,B:導向了自我保護,或攻擊他人。」

我補充細節的部份。先從遭受強暴的婦女來看,被強暴的婦女是受害者,照理說她不應該感到羞愧的。會覺得羞愧,通常是因為自己做錯事,而受害者並沒有做錯事。

受害者遭遇到不可預期的創傷,帶給她巨大的痛苦與焦慮。她如果承擔了這份焦慮感,接受這個死亡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她會好起來。她不會一輩子活在受暴的陰影底下,而能夠勇敢地繼續過生活,甚至會活得更坦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宛說:「其實愛的是自己,『他』只是『我』的投射,對於『他』或『愛的複本』其實都是假象。因為愛的某個人,因此想要把對方變成自己,捏出一個自己愛的他。而這個『他』其實是自己捏造出來的『他』。」

小宛的解答可以得九十九分囉!剩下的那一分,由我來補充吧。

當我愛一個人時,我為他畫了一幅素描,或是畫在畫布上,或是畫在我的心版上。這幅素描描繪出他的各種亮眼與美好之處,正是因為這幅美好的形象,我才會愛上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補充一些例子,或許用例子來分析比較不容易混淆。我們這裡先討論受害者的羞愧,先不討論加害者。

分析師所要處理的個案經常是經歷創傷事件的人。這些人通常是受害者,照理說,受害者不應該感到羞愧才對。但是,卻有許多創傷倖存者不斷地產生大量羞愧感。

例如,猶太集中營的倖存者李維(Levi, P.),他每每在回想起自己的集中營經歷時,在回憶他死去的同伴時,在思及他的受創傷猶太同胞時,他都會感到羞愧。他經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羞愧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對比兩個哲學家對「羞愧」(shame)的論述:沙特和紀傑克。當然,我們的重點是紀傑克。

沙特認為,羞愧是來自於他人的注視。他人的眼光是殺人的注視,將我給牢牢地定住,把我給客觀化與物化,讓我縮減為沒有精神性與超越性的對象或物(object)。

我當眾出了糗,被人看到我最怕別人看到的部份時,我就會感到羞愧。例如,在大庭廣眾下被扯下了褲子,或是被人摑了一巴掌。羞愧是來自於我體面的外表被撕破,褲子和臉龐都是為我作掩飾的體面外表。體面的外表不只是我目前的象徵同一性,更是我未來的理想性,它讓我能夠進一步去追求更為崇高的精神與超越。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蔣興儀

一秒鐘能做什麼?乍看之下,幾乎什麼也不能做,因為一秒鐘太微不足道了,對我們來說,這一生不知道浪費了多少個一秒鐘。

前兩天看NBA籃球季後賽,在騎士對魔術的第二戰中,騎士隊的詹姆斯(LeBron James)展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演,投出令人瞠目結舌、難以忘懷的一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宛說對了這裡面的「投射」動作
shang-en問對了一個問題:
「到底是愛誰?這個人還是那張素描?」

問題應該越來越清楚了吧?
當我愛著一個人的時候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