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興儀


教育哲學一直以來都著重於人的發展,強調人如何從個體的主觀層面朝向主體的客觀實現,這樣的關心自十六世紀以來的哲學發展中達成了一整套完足的論述體系。從笛卡兒透過方法的懷疑到發現「我思,我在」的思維確定性,再歷經了康德藉由知識的有限性而建構了先驗的主體,直到黑格爾區分出人之有限的反思與絕對者(或絕對者在哲學家身上)的絕對映照、揭示或體現自身之完滿全體性,至此,現代主體性算是寫就了輝煌燦爛的一頁。

這個權充為人類基礎的普遍形上之頁,上頭滿佈著法力無邊的粗體關鍵字:理性(reason)、支配(mastery)、再現(representation)、自我意識(self-conscience)等。就教育哲學的領域來看,當今台灣的學術論述中,這種主體形上學之說仍佔有一定的穩當地位,以此為基軸而發展出的議題自不在少數。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單純從娛樂的角度來看,此片是帶有一種英國式的幽默,是一部可以放鬆心情的好片。不過,我必須嚴肅地從Lacan, Zizek的心理分析來看,藉此分析「日間法」」(公開的法律)和「夜間法」(私密的超我命令)這組結構。

原本在大城市工作的男主角警探,因為執法能力太強,給了同儕壓力,因此被調到全國犯罪率最低的鄉村山佛小鎮。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隻眼也太多。
An eye too many.


附註:在知道自己所犯下的弒父娶母之罪行之後,Oedipus並沒有自殺,而是自剜雙眼。這是對表象(representation)的極致完成,或是極致嘲諷?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蔣興儀

與君一席話。
前兩天,跟教哲組的幾位好朋友一起聊天、討論、爭辯,引發了很多想法。其中,爭論到一個關於「走出去」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第一次接觸,十年前讀碩士班時,參加了梅洛龐蒂讀書會,就曾聽過在場的老師學長們爭辯,只是當年紀小,似懂非懂。今天的我,總算對這樣的問題有了些頭緒。

百合派主張:要走出自己的書房,到人群中去!亦即,擺脫理論的空談,進入實踐場域(這個呼籲通常會針對讀哲學或理論的人而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好的就是不要出生,
其次則是儘可能趕快死去。

It is first best not to have been born,
and second to die as fast as one can.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蔣興儀

那天看了一齣劇,看起來是老掉牙的劇碼,但有些值得玩味之處。

這種乍看之下是陳腔濫調的劇碼為何一再被重複?是因為觀眾百看不膩嗎?不是的。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一直重演這個橋段,我們很想要突破,但是有些困難,因此想藉由他人的展示來幫助我們突破。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作者:蔣興儀



因應整個國力的衰退,日本法令推動了「新世紀教育改革法」(BR法),選取一個班的高中學生,讓他們到荒島上自相殘殺,只能有一個生還者。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豬寶
中國時報 2008/06/15

  「這是癌症病友聯誼,健康講座在隔壁。」年輕小姐兇巴巴說著邊欲把門推上,我伸手擋著:「喂!我有癌症啦!」小姐瞪大眼睛看我,「對不起,我太興奮……」「請她進來吧!」

  主持人是個女士,舉目望去,像極電影《鬥陣俱樂部》癌友聚會情節,愁雲密布,廿幾歲,卅幾歲,五、六十歲,大部分是女性,男生一位廿出頭,有些人戴了假髮,有癌病的一瞧便知,因眼底不經意流露一絲哀怨,真想把自己打哭,因為我太愛笑了,只好裝出哀戚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Having,只有Being。
只有那為著它自身的最後一口氣而氣喘吁吁的Being,
它之所以氣喘是因為被扼著咽喉。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期的特色︰1980年代Foucault有了第三次的轉折,關注於自我之技術、倫理學、自由等焦點。晚期和中早期的連續性在於擴展考古學與系譜學的研究,離開了現代性的領域,轉而到一個新的領域去探討前現代,他追溯慾望的現代詮釋學在希臘、羅馬及基督教文化中的起源,亦即在人們的性事中,找尋人們存在的深層領域;不連續性在於他關注自我構成主體的新焦點,以及他對合理性與自主性的重新考慮。

慾望作為主題︰為了理論化個體如何、何時開始透過自我的詮釋學而尋求他們作為慾望主體的存在真理,他分析此一過程在早期基督教文化中的起源,以及基督教道德性和現代道德性之間的連續性與不連續性。為了找出將自我建構為慾望主體的起源,他從基督教的道德鑄型(matrices)回溯到希臘、羅馬文化,並分析這幾個時期中道德性的連續性和不連續性。在他看來,慾望作為一種必須受到道德性規約的強烈力量這個問題具有貫穿整個文化的連續性;就規約慾望的不同模式而言,則有其不連續性。

一反過往︰Foucault晚期主要的轉變,包括(1)重新評估了啟蒙運動對於批判當代的正面貢獻,以及他將自己的著作認同於從康德、尼采到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軌跡。(2)轉向創造性主體的問題意識,而這正是先前被否定為人本主義的虛構,連同自由、解放與自主,都是以往在「人之消逝」時期他所避而不用的詞彙。他的關懷仍然是組織知識與主體性的歷史,但是現在強調的重點在於︰自我和其自身的知識關係。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