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之嬗變(二):拉岡(J. Lacan)
二、拉岡(J. Lacan):鏡像構成了「疏離的認同」和「偏執的認識」
佛洛伊德用「水力學」隱喻的「心理能量」來討論自戀,當一方越被貫注(自我這方),另一方就越缺乏(對象那方)。然而,拉岡則是用「鏡子」隱喻的「凝視」來討論自戀,展開了另一番天地。
拉岡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描述了幼兒早年第一次看到自身鏡像時的狀態,說明人類如何利用鏡像來「建構自我」,亦即,自我不是「內在生成」的,而是「外在形塑」的。鏡像階段理論,有三個要素,兩個運作,一個結構。
1.三個要素分別是:身體的破碎感、完整的鏡像、凝視。
此時的幼兒,只能感受到身體動力的孱弱,也只能看到自己的手或腳這些零碎的身體部位。突然出現的鏡中影像,為他展現了一個完整、完美的身體形象,給了他第一次的認識,全新的對自身的認識。
他凝視著眼前的「理想自我」之鏡象,這個視覺的動力產生了心理的效果,為他建構了他的自我:「原來這就是『我』!」「原來我是這個『完美的』樣子!」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形成「我」的概念,不知道有「我」這個東西。當然,這是一種回溯的認識,還沒有看到鏡像之前,他並未曾產生過身體的破碎感,破碎必須對比於完美,這兩種感受是同時一起出現的。簡言之,人的自我形成的初始時刻,就是一個自戀的時刻。
2.兩個運作分別是:疏離的認同(alienating identity)、偏執的知識(paranoid knowledge)。
「疏離的認同」是指說,這個與他有距離的鏡像,是外在的,是疏離於他的。然而,正是透過遠遠的外在完美鏡像,他才能跟它產生同化(identification)作用,模仿它,把它吸收、內攝為他自身的內在自我。
自戀的「凝視」作用在這裡是重要的。凝視需要一個在那邊的「外在的、客觀的」形象,用此一形象來塑造在這邊的、內在的、主觀的自我。要注意,拉岡作了一個精妙的因果關係倒轉:不是先有「這個我」,才有「那個我的鏡像」;而是先有「那個我的鏡像」,才有「這個我」。
因此,自戀就是一種「自我對象化、自我客觀化」的運作。嚴格來說,自戀者不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甚至可以合理地懷疑:自戀者愛自己嗎?),而是關心如何塑造一個理想化的外在自我形象。他用自我客觀化的方式,來建構自身的自我。這就會關聯於「偏執的認識」。
「偏執的知識」是指說,透過鏡像所獲得的自我認識是一種偏執的妄想。由於鏡像是固著的形象,像是個固定的、石化的、靜止的雕像,故自戀者不會以內在流動的、有缺點有優點的方式來設想自己。在鏡子和凝視的作用下,自戀者的重點是放在完美的「定格外型」上,為了牢牢掌握地住這個「定格外型」,他的標準是僵化的,並且極力將自己的內在特徵都給予外顯化。例如,在FB曬出100分的成績單,就是只設定了100分的標準,並且把「能力」這件事給予外顯化,成為考試的量化分數。
所謂「偏執的」,是強調自戀者具有妄想的、自我欺瞞的特徵。這不是說他的優秀都是捏造的,而是說,他的焦點「只有」盯住優秀的那個部份,並且予以無限誇大。他並不在乎自己本身如何,而是在乎那個「外顯化」的形象如何(再問一次:自戀者真的愛自己嗎?)。那個完美的「雕像」(理想自我)才是他的指標,雕像引導著他的思想、情感、行為。他被雕像所支配。
舉例來說,在IG上一天拍照上傳200張的瘋狂自拍者,他無法由內在來肯定自己,也不在乎自己的內在如何變化,他唯一需要的只是:用外在的完美照片,才能確定自己是誰。與其說他是個自戀者,不如說他是個被雕像所控制的人。
3.一個結構是指「二元對立的結構」:整體/殘體,自我愛戀/自我憎恨。
有兩個問題要問:一個是,如果完美鏡像塌掉了、跨了呢?另一個是,原先那個破碎形象到哪兒去了?我們不要忘記,整體/殘體是一組同時出現的對比結構,因此,自我形象總是在會兩邊滑動。動力不足的破碎身體形象並沒有因為鏡像的出現而消失,它隨時都在,它撐住鏡像的存在。沒有破碎,就沒有完美。
「整體/殘體」這一組二元對立的「形象」結構,促成了「自我愛戀/自我憎恨」這一組二元對立的「情感」結構。也就是說,當完美的鏡像跨掉時(或是被他人否定,或是被自我否定),雕像立刻被打回原形,變成破碎的殘體,自我憎恨隨之產生。自戀者會對那個殘體形象,進行攻擊,變成一種自我懲罰。
自戀者是脆弱、易受傷的,一旦受到別人批評,就會暴跳如雷,一旦自覺有瑕疵,甚至不惜毀掉自己(或自己的照片)。這正是因為它的完美是反應性的(reactive)、對比的(reaction就不是action,前者只是被動的、回應性的),它的缺陷和殘體隨時守候在側、相伴而行。「受傷的自戀」一詞很有意思,它既可以作為原因,也可以作為結果。作為原因:受傷構成了自戀(前面佛洛伊德那邊說過)。作為結果:自戀者很容易受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