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心理僵化與社會偏見

 

當法蘭克波斯基女士以社會和政治的觀點來描繪一種社會心理學時,她補充了另一種情況。

 

有些受試者不具有任何一種社會偏見,他們是「完美的自由主義者」,他們將所有的男性都納為兄弟,他們認為我們不能把所有邪惡的特徵都集中在黑人、猶太人或任何其他少數民族身上。然而,儘管如此,他們仍是僵化的,因為他們拒絕正視所有人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即使是關於群體居住地的差異,或早年接受不同教育的差異等,這些最明顯的情境性差異也同樣予以否定。這種抽象或僵化的自由主義者主張:所有的人都是同一(identical)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 從心理僵化到知覺僵化

 

此研究以11-16歲的1500名學童作為受試者,其中的120位被標記為「僵化的」。這些受試者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種族偏見和社會偏見,這些偏見證明了一種內在的分離:受試者承認與認知到的自身事項,以及受試者不承認、未認知、不願意正視的自身事項。

 

這個實驗設計了一堆問題,用來顯現「心理的僵化」,這裡有一些測驗問題的例子。實驗者要求受試者評價下列的面向:「人們可以區分為軟弱和強壯這兩個範疇嗎?」「老師應該要指定學生去做些什麼,或者老師應該要試著去發現學生想要什麼?」最後的那一句讓此測驗可以再一次發現受試者的威權傾向。還有:「女生只能學習關於家事方面的事務嗎?」另一個測驗的問句是:「我們應該要將所有的難民驅逐出境,並且把他們的工作提供給退伍軍人嗎?」最後:「做某事時,只有一種恰當的方式嗎?」具有心理僵化的受試者會立刻同意最後那項假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與「心理僵化」相關的心理機制

 

在所有的主體中,偶爾都可以發現到這種心理的僵化,但是,只有在特別威權的環境中,它才會成為一種固定的行為,使兒童無法戒除掉。在這種威權的環境氛圍中,兒童會將父母的形象一分為二:其中一種是他願意公開承認的,而另外一種則是他努力要去否認的。

 

如同克萊恩(Klein, Melaine)所說,兒童並沒有把兩種形象(「好」媽媽和「壞」媽媽)統合為同一個人,而是安排前者突顯出來,讓後者完全地在他自身中隱藏起來。當被問及時,兒童只會公然承認那個令人喜歡的形象,而這就是克萊恩所定義的矛盾性(ambivalence)矛盾性的意思是指,某人認為在同一個對象身上具有兩種不相容或相反的形象,這兩個形象不會發生連結,某人也不會認為,它們是存在於同一個對象或同一個人的身上。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註:這不是我寫的,是改寫自梅洛龐蒂(Merleau-Ponty, Maurice)《知覺的優先性》第六章:〈兒童與他人的關係〉的導言部份。深深覺得,人家的「前言」,竟是我們無法做到的「深度」。未來有一些討論會跟這主題相關。)

 

1. 「心理的僵化」之特徵

 

最近的一些研究經常顯示,感官知覺深深地被兒童的人格以及他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所形塑。法蘭克波斯基(Frenkel-Brunswik, Else)在〈不能容忍模糊性:情緒和知覺的人格變項〉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德國心理學家金尼許(Jaensch, Erich)的研究,金尼許著力於直觀心象(eidetic imagery),並因此轉而研究知覺,企圖要展示在某人覺察對象的方式和其人格的一般特徵之間所具有的緊密關係,而在人格部分則特別強調與他人的關係。各種模糊的知覺(同樣是畫一個立方體,過去會從某個角度來畫,現在則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畫)經常出現在「自由的」(liberal)主體身上(這是指主體可以認知到好幾種事物的觀點,即使乍看之下這些不同的觀點彼此間並不容易趨於協調一致)。實際上,金尼許所做的研究非常輕率魯莽。相反地,法蘭克波斯基女士致力於完成一項嚴格的實驗研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不害怕

 

這個廣告首先是針對「甚麼都不感到害怕的人」,廣告製作者認為,這樣的人比較遠離勇敢,這個觀點是對的。並不是說:不知道害怕的人是懦夫,而是說:到目前為止他和勇敢都還沒有產生關聯。

 

這裡隱約是在挑戰一般人朗朗上口的「勇者無懼」那句話,它想要澄清的是:真正的勇者要達到最後的無懼,中間還必須經過害怕這一關。所以,廣告的意圖在於表達:會害怕,而且不逃避的人,才是勇敢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結構性問題」之問題

 

那麼,問題就不用去探究以及去解決了嗎?當然不是。我要說的是,「結構性問題」還不夠,它本身正是一個要被質問的起點,它尚未深入到真正難題的核心。

 

燈下黑,「燈」指的是自我,「黑」指的是盲點。它要說的是自我當中的某個盲點,這個盲點由甚麼東西而產生呢?正是由自我而產生。因此,它不僅是說「自我當中有盲點」,更是要說「自我就是盲點」。若是只有前面那個命題,會讓人誤以為只要去除或修正盲點,自我就可以完美無缺;而後面那個命題補充進來,就清楚地說明了「自我」這個概念本身就會出問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結構性問題

 

「燈下黑」要怎樣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藉此來分析事理呢?當我們運用它時,這個小故事還需要深究。

 

我在這裡要將它和「結構性問題」這個概念連結起來。這關聯於紀傑克對於「意識形態批判」再一次所做的批判(不過,他的批判很複雜,我這裡只能碰觸到最簡單的第一層),這將會擴展前面那個小故事的意涵。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燈下黑

 

先說個小故事。

 

大陸劇《雍正王朝當中有位鄔先生,是屬於諸葛亮那種智多星的軍師角色,本來是輔助尚未當上皇帝之前的雍正,後來離開雍正,四處替人當顧問收費。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電視上出現某金控/人壽公司的廣告。廣告內容是這樣的,用一個小男孩坐雲霄飛車的經過,來鋪陳小男孩在過程中非常害怕的表情,但最後停下來之後,特別要突顯小男孩所說的一句話:「我還要再坐一次。」

 

接著,廣告的口號是:「會怕的人才知道勇敢很重要。」

 

請問,依據心理分析的理論這個廣告哪裡對了,哪裡錯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3.哪一種匱乏?

 

當我產生這種錯誤的助人者心態時,要解決的關鍵命題,不是關於「我不該有匱乏」,而是關於「我的匱乏是哪一種匱乏?」。也就是說,需要被填補的匱乏,不是真正的匱乏。真正的匱乏是拉岡念茲在茲的「存有之匱乏」(lack of being),是去除自我、主體之分裂的純粹存在狀態,而不是一種需要修復與填補的滿全自我之狀態。

 

套用海德格對於人文主義的批評,他說,「我反對人文主義,不是因為人文主義把人看得太高,而是人文主義把人看得還不夠高。」用類似的語法來說,如果我還需要去填補匱乏,則我是把匱乏貶得太低,把匱乏掩飾為殘缺,那都不是匱乏的真正意涵。主體的存有之匱乏,是「上帝已死」之後的人之唯一處境,它即是深淵,即是去依附(disattachment),即是自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