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 與「心理僵化」相關的心理機制

 

在所有的主體中,偶爾都可以發現到這種心理的僵化,但是,只有在特別威權的環境中,它才會成為一種固定的行為,使兒童無法戒除掉。在這種威權的環境氛圍中,兒童會將父母的形象一分為二:其中一種是他願意公開承認的,而另外一種則是他努力要去否認的。

 

如同克萊恩(Klein, Melaine)所說,兒童並沒有把兩種形象(「好」媽媽和「壞」媽媽)統合為同一個人,而是安排前者突顯出來,讓後者完全地在他自身中隱藏起來。當被問及時,兒童只會公然承認那個令人喜歡的形象,而這就是克萊恩所定義的矛盾性(ambivalence)矛盾性的意思是指,某人認為在同一個對象身上具有兩種不相容或相反的形象,這兩個形象不會發生連結,某人也不會認為,它們是存在於同一個對象或同一個人的身上。

 

克萊恩在矛盾性和模糊性(ambiguity)之間做了深入的區分。相對於矛盾性,模糊性屬於一種成人的現象,一種成熟的現象,它無關乎病理的徵狀。模糊性是:承認一個人既是善良又大方的,同時也是令人討厭和不完美的。模糊性是指某人勇於去面對他的矛盾性。具僵化特性的主體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能力,他們無法直接了當地去面對、去承認他們自身態度之中的那些相互牴觸之點。

 

這些兒童的家庭是屬於威權主義式的,大多是「社會邊緣的」(social marginal)家庭。不僅暴發戶(nouveau riche)是屬於邊緣的,因為他們處在一個自己覺得並沒有完全被社會所整合的位置或範疇中,並且新貧戶(newly poor)也是如此。在美國,後者的範疇更為重要,因為美國存在著各國的少數民族。

 

一旦和社會狀況合併在一起看,僵化特性就會具有社會性的影響。僵化的兒童沒有覺察到他的雙重態度,甚至拒絕承認他心中存有「壞父母」的形象,因此他會將自身不想承認的那個部份投射出去。他想要排除掉的那份侵略性,會以一種外在化的過程投射出去,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這無疑是非常明顯的。

 

根據某些優秀的觀察者所說,在美國和法屬非洲的傳說中,關於黑人的特徵就展現了這種投射機制。人們將他們不想擁有的某些自身性質投射到黑人身上,例如,認為他們表現出比常人更為孔武有力和兇猛粗暴的「自然」特徵。同樣的投射機制也發生在猶太人身上,人們以同樣的區分方式來建構猶太人的某些特徵。反猶太份子(anti-Semite)投射到猶太人身上的種種,乃是他自身不想要且羞於承認的那部分,就如同那些仇視黑人者一樣。在其他的少數民族的上也發生這種情況。

 

西蒙波娃(de Beauvoir, Simone)在性別現象中,也分析出同樣的投射機制。大約從十歲開始,這種現象就會出現在男女同校的學校中。如果男孩和女孩們都被這種社會的二分化所要求(其實已經是這樣了),便會迫使某人承認某些像這樣的事:每一個歸屬給他的特徵都是他不想要的。例如,男生會為他們的心理特質建立起某種迷思和特定的傾向:不想變得軟弱和敏感,想要變得自負、果斷和活躍;而投射給女生的正是那些他們自己不想要擁有的人格特質。在這些假象中,女生是共犯,因為從她們這邊投射給男生的那些人格特質也是她們想要剔除或偽裝的。這是一種相互的毀謗,同時也是決定了兩性關係的基本契約。每一個女生都宣稱她們討厭去做那些男生自認他們應該做的事,總之,男生的工作就是作決定、付稅、提行李到車站、佔位子等。事實上,不用說也知道。男生也有輕率愚蠢者和經常犯錯者;同樣地,女生也常和男生同樣果決,能夠成為企業家和專業者。其實,大家都默默地同意說,男生和女生既是共犯也是敵人,因此他們繼續攜手共存,處於愛恨交織之中。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心理的僵化」這個術語表達出人們外在知覺中的匿名性功能,指出了人格型態與人際關係型態。現在讓我們回到實驗中,這個為了用來證明心理上僵化的實驗設計,不但可以作為「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模式,還可以作為「對自身真實狀況的知覺」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