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註:這不是我寫的,是改寫自梅洛龐蒂(Merleau-Ponty, Maurice)《知覺的優先性》第六章:〈兒童與他人的關係〉的導言部份。深深覺得,人家的「前言」,竟是我們無法做到的「深度」。未來有一些討論會跟這主題相關。)

 

1. 「心理的僵化」之特徵

 

最近的一些研究經常顯示,感官知覺深深地被兒童的人格以及他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所形塑。法蘭克波斯基(Frenkel-Brunswik, Else)在〈不能容忍模糊性:情緒和知覺的人格變項〉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德國心理學家金尼許(Jaensch, Erich)的研究,金尼許著力於直觀心象(eidetic imagery),並因此轉而研究知覺,企圖要展示在某人覺察對象的方式和其人格的一般特徵之間所具有的緊密關係,而在人格部分則特別強調與他人的關係。各種模糊的知覺(同樣是畫一個立方體,過去會從某個角度來畫,現在則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畫)經常出現在「自由的」(liberal)主體身上(這是指主體可以認知到好幾種事物的觀點,即使乍看之下這些不同的觀點彼此間並不容易趨於協調一致)。實際上,金尼許所做的研究非常輕率魯莽。相反地,法蘭克波斯基女士致力於完成一項嚴格的實驗研究。

 

法蘭克波斯基女士選擇了某個清晰的人格特質,研究這項特質和特定型態知覺的交互作用,她稱這個特質為「心理的僵化」(psychological rigidity),稍後我們會簡短地定義它。她以實驗的方法來研究這項特質和特定知覺模式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對象是加勒福尼亞學苑的1500位學童,他們的年紀在1116歲之間,在其中,她選出了120位具有心理僵化的極端個例,對他們進行了訪談、臨床檢試、測驗等。同時也拜訪這些兒童的父母,並且讓其中三分之一的兒童接受精確的實驗,這些實驗設計要展現下列兩者之間的連結:知覺型態、個人與人際因素。

 

選來作實驗依據的人格變項:「心理的僵化」,它所指的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受試者皆以是非題的方式來回答任何的問題。他所給的答案都是生硬的黑或白,缺乏任何灰色地帶;問他關於某對象或某人的問題時,即使他知道他們具有許多相衝突的特質,但他一律只挑選負面的部分;問及他的各種評價觀點時,他只是不斷地提出某一種簡單的、絕對的、化約的觀點。

 

根據法蘭克波斯基女士所說,心理的僵化就是佛洛伊德所謂的「反動的構成(reaction formation),也就是說,在面對實驗者時,受試者所進行的是一種表面功夫。這項構成原則是眾所皆知的:如果某個個體非常具有侵略性,那麼他很可能會以一種優雅的教養來遮掩他的侵略性,並且,經常是表現得越為明顯有禮的人們,其心底深處潛藏著最危險的侵略性。作者揭露的是,心理的僵化具有這種「反動」的特徵。

 

事實上,當我們對於具有僵化的受試者越加以徹底的檢查時,會發現在他們人格動力的部分,具有極深的分裂。如果他們被問及關於家庭的問題,一般而言,他們會以一些截然的肯定句來回答:要嘛說其家庭是非常完美的,好到不能再好了;要嘛就說其家庭是令人感到懼怕的。不管怎樣的情況之下,都絕不會有任何的模糊地帶。更常見的,這樣的人經常是傳統主義者,他們宣稱其家庭──特別是其父母──是完美無缺的,對他們而言,他們父母的表現毫無瑕疵。然而,在更細緻的實驗問題當中,發現不少反動的特徵。

 

第一,當這些受試者分析或描述他們的父母時,他們總是限定自己只談論一些不重要的和外在的特質,顯然他們害怕深入更多的細節分析,也害怕去認知到這些人之中的不完美部分。

 

第二,當實驗者嘗試問一些出其不意的、拐彎抹角的問題,想知道其父母對他們的真實意義時,他們通常都表現出對父母的負面評價。因此,實驗者並不直接去問他們對父母的看法,而是採取間接的方式,例如:「假設有好幾年的時間,你必須單獨住在一個荒島之上,請你列一張表,寫出你會想和哪些人住在一起?」結果,會出現很明顯的矛盾,在這些先前說他自己對家庭「絕對忠誠並喜愛」的受試者之中,有許多人一律是把父母排除在這張表之外。

 

第三,當實驗者對他們施以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們對父母的描述,很多地方會強調父母的強制性和懲罰性的特徵,表示他們對父母的實際觀點。

 

一旦把這些差異的徵狀和實驗的證據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們顯現出的那些極度對家庭價值的肯定,只是一個掩飾罷了,其實可以發現到其後隱藏著一些相當活躍的侵略性。一旦這種想要反抗父母的侵略性變得急迫且痛苦時,這些受試者就會將自身置於一種和侵略性相反的反動現象之中。他們會系統性地避免揭開那層掩飾的面具,因此他們拒絕承認他們遮掩了心目中的父母形象。如果他們開始承認自身有些許的掩飾帷幕存在,那麼,他們很可能就不會再掩飾,而會全盤托出了。

 

這些受試者不僅是關於其父母,甚至在面對道德和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持續採取二分化的方式。例如,區分為權威和服從:兒童必須絕對地服從,服從每一個權威性原則。另一個例子是整齊清潔和骯髒污穢的二分化。我們都知道,對於潔癖的偏執會使某個女人成為一位打掃屋子的熱衷者,和一塵不染的狂熱者。這些二分化的根源皆出自於兒童的心理僵化。當然,我們一般人都會具有是與非、善與惡,甚至是陽剛和陰柔的二元性,但是,我們不見得會排除掉二元之間的各種程度變化,嚴格地將其規定為自然的本質,或是視為一種「絕對的」差異。

 

法蘭克波斯基女士認為,這些受試者在與家庭的最原初的關係中,已經學到了這樣的態度,因此這種關係也是他們藉以評價和面對世界的首要關係。和父母的相處是他們最先與世界溝通的方式。我們這裡所談論到的家庭通常是威權主義的,兒童在其中受到嚴格的「訓練」,他們在這種「令人受挫」的家庭中所感受到的是不安全和危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