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傑克(Zizek, S.)讀書會紀錄第十二次

 魏建國導讀,蔣興儀整理,2013.5.3

本週閱讀:Jacques-Alain Miller的〈On sembla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xes〉,出自《Sexuation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第一天:跟焦慮說哈囉

 

焦慮是生命中的常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超我,道德良心的變形

關於人類的道德心理機制,弗洛伊德使用「嚴厲的超我」(harsh superego)來描繪道德規範具有壓制和強迫之特徵。

拉岡和紀傑克更進一步加以發揮,他們認為「超我」不僅僅只是嚴厲的,拉岡說它具有「邪淫和兇殘的形象」(obscene and ferocious figure),紀傑克則說它是「邪淫的『夜間』法則」(obscene ‘nightly’ Law),因為它將死亡驅力向外釋放而造成對他人殘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紀傑克(S. Zizek)The Ticklish Subject一書中,提醒我們:進入「後-伊底帕斯」時代,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陷入一種顛倒的父權崇拜。

意思是說:我們像個偏執狂一般,固著於要揪出一個充滿謊言的騙子父親、一個無法達成象徵代理者之使命的父親。

在當代民主社會中,全民一起監督所選出來的代理官僚,這當然是必要的。但這不等於說:我們要時時執迷於尋找爛頭目。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我在這裡不打算說故事了,網頁上都有許多詳細的故事鋪陳,大家若能去看電影更好。我只分析可探討的主題。

從當代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這兩部電影,它們都各自可以寫出值得稱讚的命題,當然,也都有需要突破的迷思與窠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從心得到提問】

一、重點:讓原本作為結論的心得,可以轉變為開頭的提問

二、方法:提問法、分類法

三、準備道具:文章《美景與油》、海報紙、白板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同學問我:「二元對立的思考,到底哪裡有問題?」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是思考的起點。我們不用把哲學搞得很難,這個問題就是哲學的開端。

 

一、二元對立為何被需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如果說,對抗糟糕的現實環境,是採取一種「回歸本真童年」的方式,會不會衍生其他問題?以及,這對於「人」的想像是否足夠深刻?也就是說:「現實的惡劣環境VS.童年的自然狀態」說法,是有力量的嗎?

當然,心理分析有它對於童年的理論。不過,我慢點再介紹。先從你的論據出發,以下,我提出三個問題。

 

一、純真童年,有起點和終點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註:這是朋友寫來的第二封信。跟著前一次我的回應,繼續接下去討論。我下一篇文章會跟著延伸,先把來信貼上。)

-----------------------------------------------------------

其實,前一封信的內容比較多是觀察的現象,至於「樣能夠在惡劣的環境當中,不被環境給吞噬,讓自己持續保持學習與好奇」雖然重要,但是這不是問題的源頭。。困擾我的比較像是對這個社會,或人的想像,而這些想像又需反過來詢問自己。信中這幾個問題之前都有一直在想,剛好借這機會梳理看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前言

 

我們一般都以為,監獄是一個剝奪掉我們自由的地方,離開了監獄便能重獲自由。於是,「監獄」成為一個隱喻,它可以是司法的(如本片之中的鯊堡)、或生活的(例如,待在一個科層體制的公司、進入到週而復始的婚姻生活),可以是有形的(外在建築或制度)、或無形的(我在自己的腦袋或心靈中畫了很多界線)。不論那一種,都泛指一種大家希望擺脫的「束縛、無自由狀態」。

但是,《刺激1995》這部影片突破了這種老生常談,它尖銳地點出一個心理困境。那就是:我們或許並沒有那麼想要獲得自由,因此會用種種方式去維繫我們的監獄環境,以至於,監獄的持續存在可以給予我們一個拒絕自由的藉口:「我是不得已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