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導讀,蔣興儀整理,2013.3.29  

本週閱讀:Slavoj Žižek的〈Neighbors and Other Monsters〉,出自《The Neighbor 

 

一、問:在Zizek那裡,它者的課題為何重要? 

答:生命中有個它者,將導致我這一生永遠不會跟我自己一樣,這是很棒的。讓我能跟隨我的欲望,欲求跟自己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是存有being上的,而不是知識論的,不是腦袋想要,就可以做到的。是我的存有讓我做到的。 

自從海德格以來就有這樣的想法。存有Being跟它自身不一樣,所以我也可以跟我自己不一樣。因為我來自存有Being,一開始存有Being就通過它者把它的差異給了我。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迫害與殉教,誰先誰後?

 

德希達說:「書寫熱愛迫害」(因為有迫害才能激發出深刻的書寫)。在這裡可以改成:「信仰熱愛迫害」或「理想熱愛迫害」。

上週五,國家地理頻道有一個節目叫〈耶穌的崛起:殉教者〉,內容很縝密與精彩,是個相當激發思考的節目(用力推薦它)。它非常有邏輯地陳述一系列的問題,並一步步去論證其中的疑點。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團體討論,聽起來是一個很通俗的用語,大家幾乎每天都在用。但我要說的是,這件事不簡單,它並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發表意見或凝聚共識而已。

一個團體不能變成一個同質性過高的排他團體,不能變成某種集體主義。因此,討論,發生在一個團體中,並且在團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角色便是防止這個團體產生集體性思維,以至於停滯而不再變動,並且封閉起來。就此而言,討論的特徵或功能,最不重要的一個便是「建立共識」。

當然,團體成員要一起進行工作,必須靠著討論來建立共識,形成工作目標與步驟,這是每個團體都少不了的部份。但是,我認為這個部份所佔的比例要儘量保持在最少的份量。因為這樣的討論僅僅具有「實務上的功能」,但還不具有「實踐上的效果」。

具有「實踐上的效果」的討論可以激發出團體的異質性或差異性,差異性可以讓一個團體大於它自身。什麼叫做:一個團體大於它自身?意思就是,裡面的每一成員都會超出、大於、勝過他自身,都能比他原先的自我要更多。所有成員加起來,整個團體會絕對地大。

弔詭的是,這不是加法的邏輯,反是減法的邏輯。若要更多,首先必須更少。唯有我比自己還少的時候,我才會比自己更多。唯有我能去除掉先前的、既有的框架時,我才可能變化。更多,不會是一種累積,而是一種刪除。

具有實踐上效果的討論有兩個內部動力,一個是「求知的渴望」,一個是「求錯的欲望」。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建國導讀,蔣興儀整理,2013.3.8

本週閱讀:Slavoj Žižek的〈Neighbors and Other Monsters〉,出自《The Neighbor

 

一、問:康德式的綜合活動,會引發什麼問題?

答:康德式的綜合活動、我思,若被解讀為沒有生產力、無法發展,那是因為只有把它放在知識論底下。若是放在美學這邊,相反地,康德的我思是有生產力的。主體不再只是去認識對象,而是去創造對象。綜合就是創造,主體將對象的同一性、統一性給生產出來。那麼,針對自我呢?我也能認識我自己,進而創造我自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機會開「愛情哲學」這門課的話,這本書會是我的教材首選。它還不是愛情哲學的全部,但至少,可以包含愛情哲學的前半部了。(附帶對於台灣出版界的惋惜,它已經絕版,只有在二手書市場才買的到,或是去圖書館借。)

 

《戀人的心》書摘

 

p.76「我們愛的人只是理想自我的替代品。兩個互愛的人是在互換他們的自我理想。」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有兩種

甚至

同一個愛情也有兩種

曾經開始卻被遺忘的那一種

以及現在正在開始的那一種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斯斯有兩種

愛情也有兩種

 

一種叫做「鏡像之愛」

我把她當成我的鏡中的ideal ego理想自我

我時時關注她、照顧她、塑造她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二次,2013.2.5,《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七章至第十章

 

五、問題:我們常常會設定努力的目標,比方說要減肥要存錢要維持運動習慣,然後會開始有一段達成目標的努力期。過程中也許是繼續堅持然後終於達到目標,也許是放棄,並找出各種合理化的理由。完成目標與我執,突然讓我覺得有某種程度的類似性。以上所舉的例子,如減肥什麼的,是很明顯的外在目標,有一些目標是所謂比較內在的,是個性上的,比方期許做個大方的人之類的,但這仍然是外在的目標。去我執,也必須先設定一個我執,才能開始去。因此去我執也變成目標。行為有可能不設定目標沒有方向性嗎?如果沒有先設定要去我執,那麼我執怎麼能去除?【觀念思辨】

 

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澄清對於「去我執」和「執念」的想法。我重述一此問題:當我覺得需要去除某個執念的時候,到底那個執念、障礙存不存在?是不是我先設置了障礙、創造障礙,然後才讓自己要做到去我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二次,2013.2.5,《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七章至第十章

 

一、問題:p.141提到了四種中陰,(根據上次的討論)若是去掉後面三種,則中陰對我們的意義大不同,那會是什麼樣子?【生活反思】

 

回答一:後三種中陰概念,在運用上主要幫助我們探究非清楚意識狀態下的各種意識活動。在這些狀態下意識虛無縹緲、神祕、無邏輯的性質,讓人清楚瞭解在自身當中存在着無法為自己掌控的自我,此種未知所帶來的疑惑、恐懼如同面對死亡。第一種中陰概念所嘗試探討的世界,相對於後三種來說,如同攤開刺眼的陽光下,沒有一絲細節躲藏在陰影之中,任各種學說都有可能提出具說服力的詮釋方式。而後三種中陰概念的神秘,讓個人經驗的實證方式在此碰了壁,而只能求助於自遠古以來累積的智慧。此生中陰的修煉是佛法所欲傳揚眾生的主要部分,然而對後三種中陰的詮釋才是使第一種中陰得以被信服的支持基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問:p.73,誰是自由的?自由是誰的?

答:自由不是我的或主體的自由,而是他人或它者的自由。將我的自由予以解構,恢復它者的自由。自由不是依照我的自由意志,而是讓它者存有。

它者不是另一個自同者,而是陌生人。最重要的是,它者這個陌生人沒有同一性,擁有的卻是陌異性strangeness。擁有陌異性的它者是陌異者。雖然TI並未顯題地區分出「陌生人」和「陌異者」之間的差別。我們仍試圖將stranger翻譯為「陌異者」,一個具有陌異性的它者。

 

六、問:為何要區分「陌生人」和「陌異者」?

答:用「陌生人」和「陌異者」的區分,可以增加對它者的理解。海德格分析過「人是陌異者(das-unheimlich / the strange) 」,這句話當中的the strange有下列兩種解釋。(1)陌生人stranger:我當他是陌生人,我讓他自由,與他保持距離,他擁有同一性。(2)陌異者the strange:我敢於接受他之中的陌異性,我不能掌握他,他沒有同一性。這不只是說,我不認識他,更意味著,他也不是他自己。在TI中,它者仍然是(1),因為有上帝在他人的臉上(illeity祂性,指上帝的一種他異性)。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