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問我:「二元對立的思考,到底哪裡有問題?」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是思考的起點。我們不用把哲學搞得很難,這個問題就是哲學的開端。
一、二元對立為何被需要?
二元對立,又稱二分法,它是用語言把事物或概念分成兩個對立面,然後用這兩個對立面進行思考。
生活中的二元對立處處可見、不勝枚舉。,例如:邪惡/善良、痛苦/快樂、填滿/留白、失敗/成功、男人/女人、資本家/勞工、壓迫者/被壓迫者、右派/左派、自己人/外人…。
二元對立為何被需要?有下列幾個需求。
(一)便利性:符合我們的思考習慣與便利性。分類讓我們容易思考,讓發散的東西能夠獲得收斂,而只分成兩類來想事情又是更容易。太多的分類,以及類別之外的模糊性、灰色地帶會增加思考的負擔,讓頭腦打結。
(二)策略性:二元對立是一種論述手法或策略,目的在於為某一方辯護,拉抬某一方,貶抑另一方。例如,在西方思想史當中,「理性/感性」的二元對立,是為了維護理性,降低情感用事的傾向(但我們知道,後來變成貶抑感性)。例如,「夢想/現實」這一組對立,是為了用夢想來激發潛能,突破現實的侷限(但我們知道,後來變成罔顧現實)。
二、二元對立的思考陷阱
(一)只有「二元」和「對立」:這樣的思維會讓現象世界一分為二,我們總是帶著這付「二分眼鏡」去看世界。事實上,這等於是我們把自己的腦袋二元化,把我們的心靈也二元化。缺乏「二元」之外的灰色地帶,也缺乏「對立」之外的其他思維方法,容不下各種弔詭與悖謬,並且讓自己思考容易被對立的名詞給侷限。例如,「快樂/痛苦」這一組詞彙很容易讓我們把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朝這兩個極端作區分,因此而對自己產生「好壞」的價值判斷,只剩下「對立」。
(二)概念界線僵化的封閉圈:概念或詞端本身是僵化的,兩個概念之間的界限分明、很難移動。並且,兩者看似對立,但其實相互定義對方,讓這兩個詞彙都被圈禁在同一個封閉圈當中。例如,「希望/絕望」這一組,我們會以為有了希望,就不會絕望。但許多情況是:當我們抱持著極大的希望時,才會掉入深刻的絕望。這兩個詞端其實是相互定義的,並且封閉在同一個「焦點和背景」之中。(想像一下,在舞台上打燈、作明亮對比的那個畫面)
(三)無情境的語詞之爭:當我們進行討論時,很容易逐漸失落了實際情境的脈絡,陷入二元對立的語詞抽象之爭。一旦陷入這種語詞之爭,本來要討論的自我或社會主題,就被忽略或轉移了目標,而變成了「立場」問題,平白製造出無法解決的衝突。例如,我們經常在討論一對情侶之間的紛爭時,逐漸變成討論「男性特質/女性特質」的糾葛(你們女人就是那樣…你們男人總是都…),忘記了原本的故事,或是把原本的故事縮減為這一組對立。
(四)二元對立並不對立:當我們深思熟慮之後,經常會發現,兩個詞端雖然不同,但背後的預設與邏輯仍然相同,一旦跳出A框架,還是陷入同樣邏輯的B框架。也就是說:兩個對立面經常都停留在同一個層次而已。舉例來說:左腦思考/右腦思考,這一組概念,都是根據「生理學」的層次與邏輯來構思兩者的內容與運作方式,無法跳脫生理的範疇。
三、如何突破
(當作問題,問問大家:該怎樣突破二元對立呢?有哪些作法?各自的效用如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