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各種答案

 

紀傑克(Slavoj Zizek)有一句話:「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它各種新的、更新的答案。」我很喜歡這句話,覺得令人深思。它不同於一般常識上對於「問題」和「解答」的關係,他提出一個反常識的邏輯。

在一般常識上,「問題」和「解答」的關係是這樣的:一種是「解答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有一種是「有問題,才有解答」。然而,Zizek的那句話,所表達的正好相反:經常,我們的作為顯示了,「解答是為了不去解決問題」,以及「作出解答,反而才生產出問題」。

這呼應了他一直提醒的:不要急著去解決問題。經常,心急的行動派搶著要給出方案,但卻越做越糟,讓人疑惑說:這真的是想要解決問題嗎?他強調,我們需要先坐下來好好重新思考一下:問題究竟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問題了嗎?

我試著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怎樣叫做「為了讓問題一直存在,而不斷提供它各種新的、更新的答案」?正好也可以呼應我之前所作的一些書籍摘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僵局是改變的契機:「投射」的心理機制

 

一、定義,或悖謬

 

佛洛伊德將「投射」(projection)列為心理防衛機制之一。它的基本定義是:將我們自己不接受的內在慾望、思維、情感、動機等不想承認的部份,向外投射出去,歸咎給另一個人。例如,某個人如果有外遇的事實(或僅是內心有外遇的意圖),他就可能為了對抗自己的罪疚感,反而去指控伴侶外遇。

當然,我們不要過度地反向推論,看到某人在指控別人犯錯時,就認為可能是某人自己內心有這個犯錯的動機(例如,並不是恐同者自身都具有同性戀傾向,雖然某些人有這個可能性)。這樣的反向推論,不一定成立。就跟投射的定義一樣,這樣的判斷還需要很多其他證據或現象,或是長期頻繁的行為模式來支持,不能只憑單一行為來論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社會失憶症:導言

 

《社會失憶症》(Social Amnesia)的作者是雅柯比(Russell Jacoby),拉許(Christopher Lasch)為他寫了導言。這本書的主題是「左派的佛洛伊德」,也就是心理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的必要的相互辯證和補充。書中涉及到心理分析的歷史,雅柯比批評「後-佛洛伊德」學派和「新-佛洛伊德」學派如何弱化了佛洛伊德的社會批判力量,而把心理分析縮減為一種孤立的個人心理學,單純地只是去適應社會,而不再去質疑現存社會關係的合理性。

「社會失憶」指的就是:社會遺忘了佛洛伊德理論本身的社會批判性力量,使心理學被縮減、化約為服務於權力(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力)的素樸心理學,忽略了它可以深入到馬克思主義之中,探索客觀的社會理論無法觸及的集體個人的主體性心理深度。沒有佛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只是空的社會經濟架構沒有馬克思主義的佛洛伊德,只是盲的個人主觀心理。

「心理-社會」或「心理-政治」是一個手拉手、不可分離的概念,少了其中一方,都無法成事(成就社會解放或心理變革之事)。社會學和心理學在目前的離婚,各自導致了偏頗社會學主義和心理學主義。

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方法學」指引,讓我們可以看到理論之間的辯證關係,讓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可以掌握更宏觀的角度。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討論帶領:如何聆聽與回應

蔣興儀2019.02

 

在討論的過程中,要讓討論發生在團體成員彼此之間,而不是只有主持人一個人一直在發問或回應。因此,每個成員都要能夠聆聽,並試圖去回應他人。這樣能夠讓討論朝向豐富、深化的方向進行。

聆聽與回應他人,目的在於讓小組的論點更加充分與豐富,它讓討論不會太快封閉起來(作結論、下句點),而是讓討論更加擴展(打逗號、刪節號)。

每個人可能有經常使用單一種類的習慣,可以嘗試採取各種不同的回應方式,鍛鍊自己的思考風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討論帶領:如何編排教材與設計討論流程

 

零、基本架構

 

              1.討論帶領的基本準備

1.jpg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分析如何解決傳統心理學、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

 

Derek Hook在《殖民的批判心理學:種族隔離的心智》(A Cr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Postcolonial: the Mind of Apartheid)一書中,環繞著種族主義,探討了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如何接應並解決其他兩個理論的不足之處。

不足的其他兩個理論,一個是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它只關注內在,忽略了外在的社會,把社會權力的問題變成只是個體心理學的問題,變成「縮減論的」觀點。另一個則是論述分析或建構論,它解決了傳統心理學的縮減和化約,指出種族主義是靠著語言、文本、制度等社會權力機制,建構出「種族或族群」的「現實」。然而,論述分析所出現的新問題是:它無法有效地解除這種「被建構的想像性認同」,即便指出種族主義的認同是被建構出來的,但它依然堅若磐石。

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便要接續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提出「超-論述」的觀點,再度回到內在,補上論述分析的缺口。心理分析辨識出「情感要素」如何支持著想像的共同體,使認同的偏執無法被瓦解,而不斷地去區分差異、排除差異。種族主義仰賴的心理機制是憎恨、忌妒等,靠著這種力比多經濟來運作權力,力比多經濟是「想像共同體」背後的強大靠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它者(Other)、象徵大它者(big Other)、他人(other)

 

Zizek跟隨拉岡探討它者,但有幾個詞彙很容易搞混:「它者」(Other)、象徵「大它者」(big Other)、「他人」(other)。其中,他很少討論最後那種「他人」(在拉岡那裡,「他人」主要都是放在想像界),而比較多著墨在前兩者。

 

一、前言:存在之匱乏(lack of being)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政治正確」哪裡不夠?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簡稱PC)是指說,對某些弱勢的他者族群要抱持足夠的敏感度,小心謹慎自己的用語,不要用有侵犯或傷害性的字詞去指稱他們。因此,「政治正確」的態度,特別會針對某些稱呼給予持續地正名。例如,不應該使用「黑鬼」(Nigger),但用「黑人」(black)也不夠好,比較合適的用法是「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稱呼上的標籤不僅會長期傷害他者族群自我印象,讓他們陷入比馬龍效應的負面自我應驗的預言,也會不斷複製其它人對他者族群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後來,「政治正確」的使用擴大了範圍,不再只是侷限於上述的稱呼之正名,而是對言論內容的自我警惕,儘量避免任何可能涉及到對於他者族群的偏見或歧視。簡言之,「政治正確」的態度就是審慎發言,顧及對他者族群的尊重,避免侵犯他者,極力防止自身的言論展現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意涵。當然,這個謹慎和警惕不限於自我審查,也同樣會對其他人進行檢討與審查。例如,美國曾經有個主持人班奈特(William Bennett)居然在廣播節目上說,「讓美國所有的黑人嬰兒都被墮胎,犯罪率就會下降」,這樣的言論引來許多譴責與撻伐。他不僅違反了「政治正確」,並且把犯罪的複雜因素做了一種極度簡化的處理,歸罪於單一種族,表現出嚴重的種族歧視。

然而,儘管「政治正確」出於良好的道德意圖,並注重公共言論的規範,但近年來,它卻越來越受到抨擊,不少人對於「政治正確」之概念開始出現負面的批評意見。這樣的批評意見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的意見是認為「政治正確」是一種言論檢查,妨礙了言論自由。這一類意見明顯是錯的,因為個人的言論自由並非無限上綱,凡是涉及侮辱、仇恨、侵犯他人的言論,都不該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也就是說,反對「政治正確」的理由,若是以「尊重他者vs.言論自由」二者之間的對立來闡述,這明顯是無效的。「政治正確」的意圖本來就是要防止歧視言論,打從一開始,它就不會認為個人的言論自由可以任意而為,而是必須受到公共倫理的規範。因此,以「我愛怎麼說都可以」的權利去攻擊「政治正確」的意圖,這是明顯站不住腳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傷相關概念(二):跨世代傳遞、選擇性創傷、持續進行的結構性暴力

 

一、跨世代傳遞(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集體的歷史創傷會產生「跨世代傳遞」的現象,這是指過往的殖民、屠殺、暴力衝突等創傷,跨越了當時的世代,而傳遞給後代子孫,使得那些沒有經歷過實際創傷事件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依然受到過往創傷的影響,而產生種種精神病理學症狀或有礙身心健康的情況(如,憂鬱症、焦慮症、酗酒、藥物濫用、家暴、自殺等)。

例一,歷經過納粹大屠殺猶太人家庭,有部份會將創傷記憶傳遞至毫無相關經驗的後代,最遠可到第三代。例二,北愛爾蘭過往經歷了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長期暴力衝突,經調查,衝突過後的和平時期,自殺率反而倍增。1999-2014年自殺身亡的3,709人中有五分之一低於25歲,他們當年仍是個小孩子。例三,格陵蘭和加拿大的美洲原住民有相當高的自殺率,其中大部份是因紐特人(Inuit)、以及年輕人。格陵蘭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的原住民社區曾發生一個晚上有11人試圖自殺的緊急狀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創傷的相關概念(一):哀悼/憂鬱、行動化/透工

 

一、憂鬱(melancholy)和哀悼(mourning)

 

佛洛伊德提出「哀悼」或「憂鬱」這一組概念,來說明當我們喪失了重要的對象時,可能會產生的反應。失去重要的對象,像是:失去了所愛之人、失去了國家、自由或自身的理想等。

當重要的對象喪失時,我們會產生「哀悼」的過程,這是正常的反應。克服「哀悼」只需一段時間,讓此一過程逐漸緩解即可,並不需要去特別的干預。如果強行干預的話,不僅無濟於事,甚至可能有害無益。也就是說,針對喪失的痛苦,「哀悼」是必經的過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