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回憶。看了一部影片《兒時點點滴滴的回憶》,我覺得裡面可以再談「回憶」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回憶?我自己的理解是,這部片子鋪陳了不同的解答,雖然只有輕描淡寫,但仔細分辨還是可以讀得出來。其中,我最支持第三部份,但這部份少了些,只有在片子尾端出現一點點而已,實在很可惜。最後面是相關的書摘。

 

1.回憶是一種安撫。

我用過去的種種溫馨,來安撫自己現在焦慮的狀態,希望從中再次獲得過去的安全感。(女主角想起國小五年級,種種新奇、愛情、歡樂的情節。)

 

2.回憶是一種重新描述與自我整合。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主題是要談「心理政治學」:闡述心理學如何緊密地和社會、政治聯繫在一起。這一篇,要談「種族主義的心理分析」: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說明權力的運作。

 

一、神經症如何不只是個人的,而變成是種族的?

主體的願望會驅動夢想、行動、人格。關於被殖民的黑人,法農問:「黑人想要什麼?」他回答:「黑人想要變白。」實際的表現如:說白人的語言、想要白人配偶或伴侶、皮膚變得更白、頭髮變得更直。這是在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下,所產生的情感之病理學:黑色神經症(neurosis of blackness)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法農為何要強調「心理政治學」(psychopolitics)

法農提出批判的心理學,要探索心理學的政治化。這樣的政治化,有三種形式:(1)把心理學的概念放到政治架構底下,看到心理學如何被社會歷史文化所限制。(2)用心理學的經驗去說明權力的運作,了解該如何介入由權力所滲透的生命。(3)將心理學的形式聯繫於政治行動,作為對權力的抵抗。

討論人類主體性的問題時,必定關聯於心理學,即同一性的問題。我們不能把心理學脫離於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脈絡。心理學並不只是屬於個體的,它在權力運作的關係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法農聚焦在殖民權力下的心理生活,是因為日常的心理經驗,被用來作為政治侵略的工具,強化其效果。殖民者的壓迫與暴力,要獲得支撐與延續,必須靠著被殖民者個人的心理同一性來運作。個體的意識、社會的制度,兩者不是分離的,一起作用才會產生效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精神科醫師曼弗烈‧呂茲在他的書中,挑戰既有的正常與瘋狂之概念,試圖重新定義它們。他認為病理手冊中所定義的那些並不是真正的瘋狂,因為他們對於社會是無害的,他們並沒有道德上的問題。真正的瘋狂不僅對於社會道德風氣有負面影響的,甚至是作惡的,但是他們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正常的。例如,希特勒、賓拉登、犯罪者、自以為是正義使者的毒舌媒體、善於五鬼搬運或自戀到不行的有錢人等等。他認為,許多正常人才是真正異常的瘋子。

像曼弗烈‧呂茲這樣的學者越來越多,他們挑戰正常與異常之間的既有界線,並嘗試新劃定它。底下,我整理出從過去到現在的幾種看待正常與異常之界線的方式。

 

一、穩固界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往,在前現代的社會施行著傳統權力。傳統權力的目的在於支配,由一個外在的人物或機構,施加壓迫的力量在其他人身上,讓其他人順服。這樣的外在權力,其運作通常是可見的、明顯的、容易辨識的。但是,到了現代以至於當代,權力已然不是那麼單純了,它有許多的變形。FoucaultZizek各自從不同的方式來闡述這樣的變形。當然,我認為Zizek的解讀比起Foucault,是技高一籌的。

 

一、Foucault的權力之增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同學問我:心理分析強調主體的中心是虛無、主體是$,這樣的觀念對於psychosis類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躁鬱症等)是否有效?

 

一、對病人而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要以同化identification來解釋主體的三種構成方式,當然,紀傑克反對前面兩種,而支持第三種。同時,也回應Kitsch的問題:為何要談論凝視gaze之概念?(因為主題相近,所以有些部份與前不久的一篇〈鏡像與舒適圈〉會重疊,我會儘量換句話說)。

我把identification翻譯為「同化」而不是「認同」,是想要區別於國家認同、自我認同、性別認同等這一類的說法。「同化」強調心理運作機制的整套過程,而不是強調前面那個詞端(國家、自我、性別等)。

當代心理分析反對自我ego與同一性identity,它所主張的主體是:自我破碎的、無同一性的、空洞的、虛無的。這樣的主體,才能接納異質性的它者,因為「主體自身即是它者」。「當我自己也是一個它者時,我才能跟它者說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定義「創傷」的兩個條件:外在與內在。

1.外在的意外:遇到一個與我原本日常秩序截然不同的外在事件,對我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2.內在的破碎:在強烈的震驚之下,我的自我或同一性破碎、瓦解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傷不同於無意識,它是未知且不可知的,因為認知主體瓦解了。

「如果「未知的已知」(the unknown knowns)這個佛洛伊德式的稱呼是指無意識,則「未知的未知」(the unknown unknows)這個佛洛伊德式的稱呼是指創傷,某事物的猛烈入侵,它是完全無法預期的,主體絕對地無所準備,也無法以任何方式來整合它。」

 

二十一世紀是活死人的世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看到書本上有一段話,某位個案在討論他遇到的人際瓶頸時,訴說他的困境所在:「我知道我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容易跟週遭人產生衝突,而我自己也一直刻意在對抗週遭的各種意見。但是,我很猶豫要不要改變?如果改變了,我是不是就開始不喜歡自己了?改變一定是好的嗎?」

這段話裡面有兩個迷思。第一個,是把改變=順民,改變有很多種型態,不必然等同於屈就或臣服,如果認為改變就會變成順民,則所堅持的東西,也很容易僵化。第二個,是把對抗=改革,或是把對抗=獨特,事實上,對抗還是跟著環境起舞,並沒有改革或獨特的意含。

我用兩種心理分析的理論解釋,來分析上述這段話的心理狀態。(要提醒的是,這必需要有個案的脈絡,不能斷章取義某一段話就來分析。只是因為我懶惰,交待脈絡太冗長,所以才省略。)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