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對抗糟糕的現實環境,是採取一種「回歸本真童年」的方式,會不會衍生其他問題?以及,這對於「人」的想像是否足夠深刻?也就是說:「現實的惡劣環境VS.童年的自然狀態」說法,是有力量的嗎?
當然,心理分析有它對於童年的理論。不過,我慢點再介紹。先從你的論據出發,以下,我提出三個問題。
一、純真童年,有起點和終點嗎?
你所列舉的兩本書,有些觀點看起來很一致,但有些地方正好是矛盾的。
兩本書看起來一致的地方是:人的本性是好的,但卻被社會環境給污染了。這很類似盧梭的「自然主義」之說:「人類生而自由,但到處都是枷鎖。」也類似於早期心理分析的「本能說」。
兩本書矛盾的地方是:都是在講童年,哪一個才是童年呢?《寶寶也是哲學家》說明嬰兒的好奇、同理、愛等正向特質的存在,他們的童年狀態是隨性發展、自由自在的。《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則說明小男生的童年,已經充滿了各種要求、強制、壓迫等,他們的童年是艱苦的、殘忍的。
當我們把這兩本書並列在一起時,要追問的是:童年何時才算是開始,何時才算是結束呢?所謂的「純真童年」其範圍與界線究竟在哪兒?
二、本性說,其影響為何?
訴諸於天性、生理學、本能,作為理論架構的基礎,將無法進行討論。我們會看到,有人說人性是善的,有人說人性是惡的,無止盡地爭論不休。
例如,我最近在閱讀關於「母性」motherhood的主題。有人說,「母愛天性」給予女人一個不同於男性的特權特質,使女人強過男人。有人說,「母愛天性」給予女人一個不同於男性的特質,但卻是使女人過於軟弱、依賴、情感用事。有人說,「母愛天性」是父權社會為了讓女人侷限在家庭的社會分工,而提出的。
同樣是強調「天性」nature,但卻是各自歧異的解釋方向。其影響到底如何?後續會如何發展?並無定論。
同樣地,「兒童純真本性」的說法,是要我們去顛覆一切社會建制,返回無限制的稚齡年代?還是要我們保持心內的一塊清淨地,隔絕社會的污染?還是主張文明無用論,認為文明是退步的,蠻荒時代才是高尚的?
三、誰的眼光、誰的凝視(gaze)?
借用紀傑克對眼光和凝視的分析。
當我們採用「純真童年」的眼光去看著小孩,羨慕他們的幸福、無憂無慮、無拘束時。我們需要立刻警醒:這樣的眼光是誰的眼光、誰的凝視(gaze)?是從一個「後天環境是惡劣的」凝視中,才會看到所謂的「純真童年」。
舉例來說,當我看著鄉間的純樸、與世無爭農夫時,我的凝視是從一個「剝削的資本主義社會」出發。當我看著可憐的第三世界飢餓貧童時,我的眼光是從一個「慈善的富有階級」出發。
我的凝視,已經為我自己建立了一套二元對立的世界觀。這樣的世界觀讓我只能擺盪二擇一的有限選擇之中。難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