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其他思想家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巴迪歐致年輕人:〈今天,做年輕人:意義與無意義〉

 

巴迪歐(Alain Badiou)(或譯包迪烏)和紀傑克(Slavoj Žižek)一樣,都列屬於當代激進左派,支持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想。他在《何為真正的生活》(The True Life)一書中的第一章〈今天,做年輕人:意義與無意義〉,可以看作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信。他想要告訴年輕人,他們處在今日的世界上,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有怎樣的危機?為何需要去改變世界、以及怎麼做?這篇文章相當淺顯易讀,也很誠摯且感人,我很喜歡。最難的一小段,就是底下的第二點,我特地解釋了一下。

第一,提醒年輕人向內,看到兩個內在敵人:燃燒生命、構築人生。前者是虛無主義的及時行樂,後者是保守主義的追求成功。這兩個內在敵人,是因為迷失在缺乏禁忌的自由之中,即追求消費的自由。這樣的自由是資本主義拋棄傳統之後,由虛假的市場中立性所帶來的迷惑。

第二,提醒年輕人向外,看到今日世界的危機,不要被虛假的矛盾、錯誤的二選一給誤導了。

虛假的矛盾、錯誤的二選一是「自由主義全球化 vs. 部落主義或本土主義(退回到傳統)。」這兩個是一樣的,都信奉資本主義,都無法帶來平等。差別只在於社會組織的範圍和能力。(例如,脫歐派只在乎脫離歐盟,並沒有平等主張。川普只在乎全世界中美國最強,不在乎美國之內的平等)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相對剝奪感,和有問題的「正常或自然狀態」

 

鮑曼(Zygmunt Bauman)在某篇文章中,討論到對於「不正義」的感知。他區分了「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和一種未被反思的「正常或自然的狀態」。他認為,當事人只是產生「相對剝奪感」還不夠,因為背後還有一層預設的「正常或自然的狀態」沒有被反思到。

我在這裡把「相對剝奪感」稱為「主觀的不正義」。然後,進行對比,能夠反思到「正常或自然的狀態」其實本質上乃是不正常與不自然的,我稱為「客觀的不正義」,或「主體的不正義」。

 

一、主觀的不正義:相對剝奪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失憶症:導言

 

《社會失憶症》(Social Amnesia)的作者是雅柯比(Russell Jacoby),拉許(Christopher Lasch)為他寫了導言。這本書的主題是「左派的佛洛伊德」,也就是心理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的必要的相互辯證和補充。書中涉及到心理分析的歷史,雅柯比批評「後-佛洛伊德」學派和「新-佛洛伊德」學派如何弱化了佛洛伊德的社會批判力量,而把心理分析縮減為一種孤立的個人心理學,單純地只是去適應社會,而不再去質疑現存社會關係的合理性。

「社會失憶」指的就是:社會遺忘了佛洛伊德理論本身的社會批判性力量,使心理學被縮減、化約為服務於權力(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力)的素樸心理學,忽略了它可以深入到馬克思主義之中,探索客觀的社會理論無法觸及的集體個人的主體性心理深度。沒有佛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只是空的社會經濟架構沒有馬克思主義的佛洛伊德,只是盲的個人主觀心理。

「心理-社會」或「心理-政治」是一個手拉手、不可分離的概念,少了其中一方,都無法成事(成就社會解放或心理變革之事)。社會學和心理學在目前的離婚,各自導致了偏頗社會學主義和心理學主義。

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方法學」指引,讓我們可以看到理論之間的辯證關係,讓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可以掌握更宏觀的角度。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分析如何解決傳統心理學、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

 

Derek Hook在《殖民的批判心理學:種族隔離的心智》(A Cr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Postcolonial: the Mind of Apartheid)一書中,環繞著種族主義,探討了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如何接應並解決其他兩個理論的不足之處。

不足的其他兩個理論,一個是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它只關注內在,忽略了外在的社會,把社會權力的問題變成只是個體心理學的問題,變成「縮減論的」觀點。另一個則是論述分析或建構論,它解決了傳統心理學的縮減和化約,指出種族主義是靠著語言、文本、制度等社會權力機制,建構出「種族或族群」的「現實」。然而,論述分析所出現的新問題是:它無法有效地解除這種「被建構的想像性認同」,即便指出種族主義的認同是被建構出來的,但它依然堅若磐石。

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便要接續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提出「超-論述」的觀點,再度回到內在,補上論述分析的缺口。心理分析辨識出「情感要素」如何支持著想像的共同體,使認同的偏執無法被瓦解,而不斷地去區分差異、排除差異。種族主義仰賴的心理機制是憎恨、忌妒等,靠著這種力比多經濟來運作權力,力比多經濟是「想像共同體」背後的強大靠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傷相關概念(二):跨世代傳遞、選擇性創傷、持續進行的結構性暴力

 

一、跨世代傳遞(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集體的歷史創傷會產生「跨世代傳遞」的現象,這是指過往的殖民、屠殺、暴力衝突等創傷,跨越了當時的世代,而傳遞給後代子孫,使得那些沒有經歷過實際創傷事件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依然受到過往創傷的影響,而產生種種精神病理學症狀或有礙身心健康的情況(如,憂鬱症、焦慮症、酗酒、藥物濫用、家暴、自殺等)。

例一,歷經過納粹大屠殺猶太人家庭,有部份會將創傷記憶傳遞至毫無相關經驗的後代,最遠可到第三代。例二,北愛爾蘭過往經歷了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長期暴力衝突,經調查,衝突過後的和平時期,自殺率反而倍增。1999-2014年自殺身亡的3,709人中有五分之一低於25歲,他們當年仍是個小孩子。例三,格陵蘭和加拿大的美洲原住民有相當高的自殺率,其中大部份是因紐特人(Inuit)、以及年輕人。格陵蘭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的原住民社區曾發生一個晚上有11人試圖自殺的緊急狀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創傷的相關概念(一):哀悼/憂鬱、行動化/透工

 

一、憂鬱(melancholy)和哀悼(mourning)

 

佛洛伊德提出「哀悼」或「憂鬱」這一組概念,來說明當我們喪失了重要的對象時,可能會產生的反應。失去重要的對象,像是:失去了所愛之人、失去了國家、自由或自身的理想等。

當重要的對象喪失時,我們會產生「哀悼」的過程,這是正常的反應。克服「哀悼」只需一段時間,讓此一過程逐漸緩解即可,並不需要去特別的干預。如果強行干預的話,不僅無濟於事,甚至可能有害無益。也就是說,針對喪失的痛苦,「哀悼」是必經的過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ndy Brown《規制嫌惡:在同一性與帝國之年代的寬容》第一章翻譯

 

【Zizek在〈寬容作為意識形態的範疇〉一文中,討論了布朗的這本書。布朗的立場是新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哲學和傅柯式的論述分析,以此來檢視自由主義的寬容論述。這樣的立場對於Zizek而言,仍是問題重重且不夠激進。但是,布朗闡述寬容論述如何達到「袪政治化」的運作,這一點,Zizek是讚賞的。以下我翻譯了布朗書籍的第一章,簡介了她的書籍大概。我的翻譯是隨性且粗略的,也有些部份省略掉了。】

 

------------------------------------------

布朗(Wendy Brown)《規制嫌惡:在同一性與帝國之年代的寬容》(Regulating Aversion: Tolerance in the Age of Identity and Empire)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魏建國:「無條件廢死」的哲學理據

 

一、贊成死刑的基本理據

1. 捍衛人性尊嚴(dignity of humanity)

2. 生命是可犧牲的(sacrifice of life)

  a. 人具有超越性,不只侷限於生物學生命。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許維茲之後沒有詩,任何文化批評(封閉論述)來解釋大屠殺,必然失敗。

奧許維茲之後有證詞,而這個證詞,絕不是敘事的整合。

 

1. 奧許維茲之後沒有詩

 

阿多諾(Theodore W. Adorno)關於納粹大屠殺有一句經常被引用的著名格言,它有不同的版本:「奧許維茲之後沒有詩」(After Auschwitz,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to write poems.) ,或是「在奧許維茲之後寫詩是野蠻的」(To write a poem after Auschwitz is barbaric.)。這句格言有相當發人深省的震撼效果,思想家們也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奧茲維茲之殘餘:證詞和檔案》(Remnants of Auschwitz : The Witness and the Archive)一書中,有個片段提到了日本精神病學家Kimura Bin對於心理疾病的分類。這裡先略過阿岡本要討論的主題(這是「羞愧」那一章的一個小段落而已)。要指出的特別地方是,Kimura Bin運用了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當中對於時間性的分析,來幫心理疾病分類。

Kimura Bin所區分的三種時間性是:盛宴之後post festum /after the celebration、盛宴之前antet festum / before the celebration、盛宴之中intra festum / during the celebration。這三種時間性,分別可解釋不同的心理疾病。

 

1.憂鬱症者的「之後」

 

盛宴之後post festum /after the celebration是憂鬱症者the melancholic的時間性。當他在設想「我」的時候,總是以「我曾經」I was的時間形式來經驗這個「我」。「我曾經」表示不可挽回的、已經結束的過去,故只能以一種欠債或罪責debt的方式來考量或感受。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創傷經驗的兩階段結構

 

卡露絲(Cathy Caruth)探討創傷,她認為醫療上的「創傷後壓力失調」(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尚未探索到創傷的原貌,只是界定了表面的病理徵狀,若我們停留於它,對於創傷就只能獲得簡化的瞭解。因此,卡露絲要深入到PTSD當中,去詳述它未曾被窮盡的內涵。

她將此經驗結構區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指具有強大的衝擊性事件發生時,由於所發生的種種過於令人震驚,當事人在當下處於麻木、呆滯的狀態,無法完全吸收或消化當時的情況。

第二階段是指延遲了一段時間之後,各種關於事件的片段不斷闖入到當事人的腦海中,使他持續地經驗到這些,無法控制地被它們糾纏或附身。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教育的相互性特徵:介紹高達美的「教育即是自我教育」〉

John Cleary and Pádraig Hogan (2001). “The Reciprocal Character of Self-Education: Introductory Comment on Hans-Georg Gadamer’s ‘Education is Self-Education,’”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 35, No. 4, 2001.

 

 

作者為了替高達美編輯其作品的選集,羅列出幾項高達美哲學的特徵,特別是關於學習和溝通方面。

1.他的哲學探問是作為一種對話的而非對抗的任務。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即是自我教育〉

Hans-Georg Gadamer (2001). “Education is Self-Education,”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 35, No. 4, 2001.

 

作者說,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他特地選的,他要問的是:誰是實際在教育的那個人?何時教育才真正開始?

作者相信,人們只能透過對話來學習,而教育是去教育自身,不論教化、形塑、陶養等,都是自我教育。打從新生兒開始,就可以看到每個人教育的基礎,首先是前語言的表現,其次是學說話。是誰在教育?正是自己本身在進行自我教育。我們在教育著自身,人性在教育著自身,老師或教育者只是消極與謙遜的角色而已。

自我教育的關鍵決定要點是:與他人的溝通關係。這樣的他人很早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因此,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它早就以一種隱晦的方式從家庭中形成,它是普遍的,但卻是緩慢的。在工業文明的今天,教育處於危險當中,忙碌的上班族父母將小孩放在電視機前,缺乏互動與對話,這將成為他們的「溝通」之問題。家庭教育會影響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養與思索陶養

Nordenbo, Sven Erik (2002). “Bildung and the Thinking of Bildung,”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Vol. 36, No. 3, 2002.

 

從陶養Bildung一辭的字源來看,它意味著我們所處裡的:要嘛是某人變成某種形象的一段行為或發生過程;要嘛是處裡在一段行為或發生過程的終點或結果時,某人所具有的某種形象。陶養作為教育的觀念則強調,某人在他的發展或形塑過程中能積極地接受幫助。因此,在教育脈絡下,陶養必然涉及了某人被賦予形象過程中的主動要素。

在德國教育學當中,有任何概念對於教育理論來說,絕對是基本的嗎?有的,學者Pleines回答說,有三個概念構成了一條教育歷史的軸線:陶養(Bildung/formation)、培育(Erziehung/upbringing)、教學(Unterricht/teaching)。三者都關聯於某種形象,但形象的內容是不同的。在古代,「陶養」涉及某種典範的形象作為理想的目的,學生的發展要一致於它。在中世紀,「培育」涉及的是將有罪之人提升或拉拔到宗教與救贖的船上。在現代,「教學」則是指老師作為擁有知識和技能的形象,他傳授給未受教育的人,使其能擁有這些知識和技能。

這三個概念的相互轉換,在十八與十九世紀特別蓬勃地發展。盧梭認為,「培育」是要讓個體去適應既有的社會秩序與價值,那只是在基督教神學背景下的教育;他認為,脫離了神學脈絡,現代的「教學」更需要強調教育的手段與方法。於是,學校教育的角色與利益,成為各種領域的權力角逐場域,包括:宗教、科學、經濟、政治等等,跟著出現的是教育的功利主義(educational utilitarianism)和新人文主義(neo-humanism)的流派。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養和現代性:在差異世界中的陶養之未來〉

 Biesta, Gert (2002). “Bildung and Modernity: the Future of Bildung in a World of Difference,” in Sti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21: 343-351, 2002. 

 

在彷彿被稱為是「後現代」的今天,本文要問的問題是:古老的陶養之教育理念是否有未來?答案是肯定的。陶養是一種對於政治問題的教育式回答。所謂的「後現代」並不是指「現代性」的結束,反而是指現代性的模糊與複雜性。在此情況下,陶養之概念也必須重新釐清,而不是僅僅給它一個簡化的定義。

 

從歷史來看,陶養的教育意涵並不是一種讓個人適應於外在社會秩序的社會化、道德化之訓練,而是人類心靈或靈魂的內在涵養,它總是一種自我-陶養(self-Bildung)。康德將自我陶養視為啟蒙的「理性自律」。不過,這並不是說陶養只專屬於個人,而是更好地提供為:在公民社會當中,主體的公民教育之計畫。因此,在發展中的現代公民社會,關於公民性的政治問題,應該以現代的「理性自律」之陶養概念來作為一種教育學的回答。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後現代教育之中的陶養和批判理論〉

Ilan Gur-ze’ev (2002). “Bildung and Critical Theory in the Face of Postmodern Education,”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Vol. 36, No. 3, 2002.

 

陶養計畫和批判理論依然適用於當今的後現代情境嗎?是的。批判理論將Bildung之概念作更進一步的實現,可透過Bildung之概念的兩個面向,以及批判理論的兩個發展階段,來獲得澄清。

Bildung之概念的第一個面向是自我內在陶養(self-inner-cultivation)。這指的是,把自我看作為一個整體,不仰賴任何的外在而構成自身的內在主體性,生命被當作是一種自我創造的藝術形式,繼而,能夠創造和形塑世界。Bildung之概念的第二個面向是作為目的的形象(Bild)。這指的是,在陶養過程中形塑主體,達成教育的驅動力量,乃是藉由一個形象的反射,這個形象乃是作為真理的物自身、超越的上帝,或是柏拉圖的理型。

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一發展階段,所再現的是一個積極的、樂觀的烏托邦,把Bildung視為革命實踐的可能性,能超出現有的具體社會條件,實現一個由自我陶養和自主的主體所構成的理想社會或世界。這種傳統Bildung的理想主義導向,到了第二階段已有所轉向與修正。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儀補充。Mark Rothko的畫作所受到的評價非常兩極化,對於他那種抽象的格子、色塊的畫作,很多人無法接受,但卻也受到許多評論家或思想家的青睞。Zizek也討論過他,主題和這篇相近:認為他的畫作與虛無、焦慮有密切關連。但是Zizek討論得更深入,更關心畫家本人的生命。Zizek解析他的前後期作品的變化,指出Mark Rothko對於虛無有強烈地感知,但所伴隨而來極度焦慮卻無法承擔,他試圖用畫作來再現虛無卻失敗了(他的再現是試圖驅逐與迴避虛無,而非承擔與接受虛無),以至於他最後割腕自殺。由於這篇不討論Zizek,故補充說明。Natalie Kosoi的這篇評論很豐富,我在這裡只是簡單摘要。】

 

一、接近海德格的虛無

沙特說,虛無是非存在nonbeing,否定在世界上的所有實體,非存在透過人的意識才會「存在」,我們會期望發現「特殊」的某物。但是,Mark Rothko的作品中,那個「特殊」是什麼?

海德格說,虛無從一開始就存在,雖然我們不能抓住或知道虛無,但是當我們焦慮時,即是經驗到它。虛無形成了有限存有者,是所有事物的前提。它是存在的不可能性,但是此一不可能性卻是可能的。

檢視Rothko1950s作品,他不是屬於沙特的虛無,不是:實體的否定與缺乏,不是:X is not。而是應該是屬於海德格的:再現虛無。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馬拉布(Catherine Malabou)是德希達的學生,有深厚的哲學背景,也擅長解構思維。她在《新傷者:從神經症到腦傷》(The New Wounded: From Neurosis to Brain Damage)這本著作中,以神經學、心理分析、哲學三個向度來建立創傷的一般理論。她的理論對於當代「創傷」之概念的重新理解,具有重要的地位:創傷得以被納入哲學主體性的範疇。創傷不再是悲觀的、要被治癒的,而是積極的,是進入主體性($)的關鍵。她的理論在佛洛伊德和紀傑克之間,做了一個很好的橋樑。

 

「意外乃是作為一種不可預期的事件,它是純粹的、無意義的、無理由的。無理由的意外切斷了主體的歷史,因此是不可解釋的,也不可被過去所吸收。意外帶來的是當下的摧毀,徹底改變了主體的心理同一性。」

 

「在創傷的影響之下,或許可能有一種塑形的型態是:藉由抹拭先前的存在同一性,而創造出某種特定的存在形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它者對我的影響,作者有很精妙的現象學描述,我擷取、修改了部份文句。這些文句若翻譯成中文,意思和味道都會消失,保持為英文比較好。

This ethics is how the other affects me.

The Other burns him into my skin, and penetrates me.

The Other does everything to me, except “let me be.”

The Other brings me a trauma which heals.

The Other does not permit me to be along, but leaves me no choice than to come out of my shell, to step outside, to bare myself and stand in a nakedness.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主題是要談「心理政治學」:闡述心理學如何緊密地和社會、政治聯繫在一起。這一篇,要談「種族主義的心理分析」: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說明權力的運作。

 

一、神經症如何不只是個人的,而變成是種族的?

主體的願望會驅動夢想、行動、人格。關於被殖民的黑人,法農問:「黑人想要什麼?」他回答:「黑人想要變白。」實際的表現如:說白人的語言、想要白人配偶或伴侶、皮膚變得更白、頭髮變得更直。這是在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下,所產生的情感之病理學:黑色神經症(neurosis of blackness)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