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分析如何解決傳統心理學、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

 

Derek Hook在《殖民的批判心理學:種族隔離的心智》(A Cr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Postcolonial: the Mind of Apartheid)一書中,環繞著種族主義,探討了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如何接應並解決其他兩個理論的不足之處。

不足的其他兩個理論,一個是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它只關注內在,忽略了外在的社會,把社會權力的問題變成只是個體心理學的問題,變成「縮減論的」觀點。另一個則是論述分析或建構論,它解決了傳統心理學的縮減和化約,指出種族主義是靠著語言、文本、制度等社會權力機制,建構出「種族或族群」的「現實」。然而,論述分析所出現的新問題是:它無法有效地解除這種「被建構的想像性認同」,即便指出種族主義的認同是被建構出來的,但它依然堅若磐石。

心理分析,作為批判心理學,便要接續論述分析的不足之處,提出「超-論述」的觀點,再度回到內在,補上論述分析的缺口。心理分析辨識出「情感要素」如何支持著想像的共同體,使認同的偏執無法被瓦解,而不斷地去區分差異、排除差異。種族主義仰賴的心理機制是憎恨、忌妒等,靠著這種力比多經濟來運作權力,力比多經濟是「想像共同體」背後的強大靠山。

 

一、一般傳統心理學:縮減論的

 

一般傳統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採取的是縮減論的(reductive)觀點。將種族主義者歸因為個人偏差或認知錯誤導致,這樣的歸因於是把社會權力的問題變成只是個體心理學的問題。

這類的縮減論可見於社會認知和自我範疇化的理論。例如,社會認知論主張,為了防止我們的認知超載,無法處理龐大的資訊,於是幫我們聚焦在與生命攸關的重要資訊上,而過濾掉較次要或無關的訊息。使我們能夠快速地建立起一套價值體系,但是其中的內容,我們並沒有深思熟慮或經過嚴格的檢視。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某個體(或群體),因此力圖找出各類角色的共同特徵,以縮短和簡化認知的過程。這就容易形成偏見和刻板印象。再例如,社會心理學用「內群體」效應,來說明每個個體都有偏好與自身相似之他人的傾向,進而形成對「外群體」的排斥或甚至攻擊。

這種將種族主義變成「個體內部心理問題」的說法,遭受到批評:「種族主義的行為是一種虛弱人格、偏見知覺、我族中心範疇化(ethnocentric categorization)的偏見。這些偏見被認為只表現在個人身上,而非表現在社會和制度的實踐上。」以及:「偏見只是個人認知結構的不可避免的結果,這給予了種族主義之態度行為某種藉口」。

心理學要朝向「論述的」的方向去改善上述那種狹隘的、個體化的理解。論述心理學致力於去展示:種族主義連結於社會、政治、經濟等支配和邊緣化。但是這些超-個體(trans-individual)和超-個人(extra-personal)的層面,都被忽略了,都被自然化了。

種族主義的論述心理學(discursive psychology) 途徑,便是要去挑戰傳統心理學那種縮減論和過度心理學化(overly psychologizing)的對種族主義的理解。

種族主義是一種評價性的手段,它選擇某群體作為要被否定的它者,以重複執行和變成習慣的方式,形成了「規制化的集體性」(regularizing collectivity),構成了社會意義和社會實踐,作為他們支配性的資源。

 

二、論述分析(discursive analysis)或建構論(constructionist):蒼白的

 

以論述分析或建構論為基礎的論述心理學取向,主張種族主義是採行一種互動的、以語言為基礎的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語言、文本、制度等,建構出「種族或族群」的「現實」,以及環繞它的種種議題。

對比於上述的社會心理學,論述分析認為,這種將群體給予範疇化的描述,最好是從「修辭和溝通行為」來看,而不該從「知覺和認知」來看。

論述分析認為種族主義的論述是:「一組概念和論述,以及物質化的實踐,目的是為了將種族之間的系統性不平等,進行再生產和辯護。」或者是,「在那些被定義下來的種族或族群差異之間,用論述來建立、支持、增強那個壓迫權力關係的效果。」

論述,不是指文本的分析範圍,而是指:一種將人們進行「差別待遇(discriminatory)的實踐」。可定義為:特定的溝通事件,特別是使用語言的書寫或口語溝通互動,用來達成某種特定目地。主要是透過兩個實踐:語言學的實踐、制度的實踐。

種族主義的論述分析揭露了它如何在鉅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論述的再生產。鉅觀:種族主義是一個族群支配系統。微觀:種族主義是一套日常的差別待遇實踐。它進行意義的歸屬,並創造嚴格範疇化的系統,例如:再現出真實或想像的身體特徵,用來界定某族群,然後將這些特徵給予否定的評價。也就是說,用「種族化」的方式建構出一個區別的、差異的社會群體。意識形態也是論述的形式之一,它將人類關係和社會關係再現為某種扭曲的形式。

論述分析揭露了種族主義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過程,並展示了將這些論述實體(種族、白人、黑人等)給具體化的危險性,目的是為了批判這種症狀性的實踐,讓它成為可見的,以便進一步就能夠去「解構」掉「種族」這個概念。「種族」不是本質的,它是透過論述而被建構出來的。

然而,儘管論述分析或建構論已經發展的非常蓬勃,「想像的共同體」一詞也是大家朗朗上口的。但是,為何被建構出來的東西,就是無法被解構掉?「種族、族群」的範疇以及相關的「認同」概念,仍然是我們今日相當依附和仰賴的概念,以至於種族主義的實踐不僅沒有減少,在全球化的當今還更加張狂?情況為什麼沒有改變?

 

三、批判心理學:心理分析的力比多經濟

 

關於論述分析和建構論的主張:「種族是由社會建構而成的」,還不足以說明種族主義所體現的過程,無法診斷種族主義的結構和機制。

在論述分析失敗的地方,心理分析可以提供說明:到處都出現的差別待遇,它的情感要素是憎恨,所噴發出來的是族群的恨,憎恨的心理機制是差別待遇的心理構成。

論述分析之下的種族主義,是一種蒼白的形象,事實上的種族主義則是一群激情參與的主體,它們的慾望、非理性、力比多享受(libidinal enjoyment)等這些情感,才是持續給予動力的主要因素。

心理分析能夠最成功地掌握了象徵和情感的張力,種族主義的「瘋狂」且深深抗拒改變,這是所有種族主義的明顯特徵。憎恨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快樂模式:「恨,是心理最滿足的情緒之一。」拉岡和紀傑克將種族主義連結於極爽(jouissance),這個強化的邪淫力比多享受,已然遠遠超出了象徵的概念性概括。種族主義者對它者抱持嫉妒的憎恨,認為它者偷走了自身的享受,因此對他們產生攻擊性的防衛。

認為種族主義是「文化的固著或歷史偏見的沈澱」,這樣的幫助並不大。歷史的、論述的、制度的、社會學等對種族主義的考量,必須還要其他的補充的理論:「超-論述」(extra-discursive)的理論。這便要求助於心理分析,它對於「情感」、「力比多經濟」的討論。

權力和「力比多投資」(libidinal investment)要相互作用,才能有生產性。社會層面的理性的論述形成,必須要仰賴心理層面的情感的「幻象」(fantasy)(慾望、恐懼等)來支撐它。也就是說,論述和情感、力比多和象徵,必須要共同協作,才能發揮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sy66621 的頭像
    jsy66621

    蔣興儀的學術和日常散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