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養與思索陶養

Nordenbo, Sven Erik (2002). “Bildung and the Thinking of Bildung,”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Vol. 36, No. 3, 2002.

 

從陶養Bildung一辭的字源來看,它意味著我們所處裡的:要嘛是某人變成某種形象的一段行為或發生過程;要嘛是處裡在一段行為或發生過程的終點或結果時,某人所具有的某種形象。陶養作為教育的觀念則強調,某人在他的發展或形塑過程中能積極地接受幫助。因此,在教育脈絡下,陶養必然涉及了某人被賦予形象過程中的主動要素。

在德國教育學當中,有任何概念對於教育理論來說,絕對是基本的嗎?有的,學者Pleines回答說,有三個概念構成了一條教育歷史的軸線:陶養(Bildung/formation)、培育(Erziehung/upbringing)、教學(Unterricht/teaching)。三者都關聯於某種形象,但形象的內容是不同的。在古代,「陶養」涉及某種典範的形象作為理想的目的,學生的發展要一致於它。在中世紀,「培育」涉及的是將有罪之人提升或拉拔到宗教與救贖的船上。在現代,「教學」則是指老師作為擁有知識和技能的形象,他傳授給未受教育的人,使其能擁有這些知識和技能。

這三個概念的相互轉換,在十八與十九世紀特別蓬勃地發展。盧梭認為,「培育」是要讓個體去適應既有的社會秩序與價值,那只是在基督教神學背景下的教育;他認為,脫離了神學脈絡,現代的「教學」更需要強調教育的手段與方法。於是,學校教育的角色與利益,成為各種領域的權力角逐場域,包括:宗教、科學、經濟、政治等等,跟著出現的是教育的功利主義(educational utilitarianism)和新人文主義(neo-humanism)的流派。

新人文主義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重視古希臘的陶養觀念――派迪雅(Paideia),這指的是個體根據其自身的本質來發展,並且也要與普遍的世界之原則和諧一致。重要的人物是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黑格爾(Wilhelm Friedrich Hegel)。洪堡德強調人的和諧發展之普遍性,陶養不是私人的事,但也不是一味地適應社會,而是依據古希臘市民社會的理想,讓人性在個別和公共當中達成和諧一致,使個人的道德性和政治性達成一體兩面。席勒強調人性乃是美的統合,質料世界的形式和理性構成了美;個人以遊戲驅力(play drive)讓自身的感性和精神性達成與世界相一致的理性,即是人性作為美、作為藝術。黑格爾則是以體系性的精神現象學,說明客觀精神和主觀精神如何達到自我認識的絕對精神。

新人文主義引發了陶養理論的各種教育面向,包括:注重教學的實踐、注重學習的內容與範疇、注重學習過程中的「他異性」發生、注重教育的功能和教學法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