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把那些人稱為是『後-創傷的』主體時,這幾乎是一個矛盾修辭,因為讓他們處於如此創傷情境當中的,正是創傷的持續存在persistence。」

 

創傷來自於暴力,暴力的形式大致有三類。(1)物理的暴力,例如911的爆炸、颶風海嘯地震。(2)無來由的摧毀,例如腦傷或阿茲海默症。(3)社會象徵的暴力,例如被排斥的外來民族、社會邊緣人。

一般來說,提到「後-創傷的」主體,通常是個矛盾修辭。意思是說,經歷過創傷但卻停留在創傷之中,沒有穿越創傷。這樣的「後」是矛盾的,僅僅只是事實經驗上的「之後」,但實際上卻是一直停留於心理的創傷,沒有「後」,創傷持續存在。

創傷為何會持續存在?因為想要為創傷追尋到一個意義、一個答案。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izekLiving in the End of Times中說道:

現代哲學的開端是笛卡兒式的我思Cogito(笛卡兒式的主體性)。到了今日,我們該在哪一個立足點上去思考它?我們真的已經進入到『後-笛卡兒』的年代了嗎?還是說,這些年來的歷史沈澱,使我們可以分辨或重新思考『我思』的完全意涵?

 

我從這段話中,分析幾件事:

1.自現代時期以來,笛卡兒式的主體性,透過歷史的驗證,似乎已經出現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在哲學觀念上或政治實踐上。故許多學者主張,我們已經進入到「後-笛卡兒」的年代。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提問作為一種存有方式

The being of questioning

 

一個問題就是一次撕裂

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世界

我們曾經有個一個問題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有一個阿茲海默症的醫療笑話。要徵求大家的解讀。

(1)請問,你如何解讀這個笑話?

(2)再多問一次,能否嘗試提出第二種解讀。並且嘗試分析兩種解讀的差異。

 

 

醫生:「我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與一個好消息。」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關心大屠殺?〉一文中,billing對於「大屠殺和台灣人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的提問動機,分析得相當有道理,那個提問者確實有這樣困惑。而且不只是他,後來我也經常聽到同樣的問題。

我自己也的確因為這樣的問題感到困惑,困惑的原因倒不是他人無法理解大屠殺的重要性(就連研究大屠殺的學者對於這樣的重要性也是意見分歧),而是困惑於問題的問法。

我們問問題時,習慣於去分類、去比較,習慣於提這種問題類型。

「大屠殺和台灣人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就是依著時間、地理上的遠近「分類」,而形成了一個「比較」問題。

然而,這類的問題潛藏了一個隱性規則,就是問題總是要以「我」為中心:離我遠、離我近、與我的關係等。所以當我們提出問題之前,早就已經接受了「自我中心」之思維邏輯,作為提問的前條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orden, J. William (1996)。《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李開敏等譯)。台北市:心理。(導論、第一章)

 

一、理解性問題

 

1.在使用術語時,使用「不正常的悲傷」和「困難的哀悼」,有何不同?

2.本書特別強調「復原力」或「適應」的取向,用意為何?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一本書的奇怪命運

維瑟爾(Elie Wiesel)在《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最後的作者序中,提到關於此書之命運的奇怪現象。

他在四十七年前要在法國與美國出版此書時,一再被退稿,導致它把大量的書籍內容一刪再刪、一改再改,好符合當時的閱讀市場。後來,勉強由某個有勇氣的出版社出版之後,此書獲得好評,但叫好不叫座,銷售量很差。讀者普遍的反應是:讓我們下一代背負著過去的苦難,沒有意義。

然而,時至今日,奧茲維茲卻成為文化主流,特別受到學生歡迎。大量的虛構與學術出版品出現:歷史紀錄、電影、小說、戲劇、研討會、展覽等,硬體的紀念碑紀念館也蔚為風行,並引發大量參觀人潮。

作者自己並沒有特別著力去分析這個奇怪的現象,只是淡淡地給了個大概的理由:可能是,大眾逐漸認知到,劫後餘生的人數日漸遞減,想要趕快分享即將消失的記憶。

我認為,這個現象蘊含著豐富的討論空間,尤其蘊含著我們這個「後創傷年代」的種種對創傷之態度。從不願談論到蔚為流行,背後的心理都是可探究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讓悲傷終結(Rabbit Hole) 演員:妮可基嫚

敘述失去兒子的夫妻,如何經歷哀悼過程。本片有許多情緒、行為、認知、人際互動等小細節,可以和課本講義對照,用實際情景來體驗哀悼者的這段艱難歷程,以及旁人反應對哀悼者的影響。細節描述生動且深刻,對於「穿越悲傷沒有固定原則」這件事有很好的提示與反省。值得分析的角色和片段都很豐富。

 

陪你到最後(Stricken) 荷蘭導演:萊諾歐勒曼斯 (Reinout Oerlemans)

深愛著罹患癌症的妻子,但丈夫為何一直出軌?丈夫到底該怎樣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事件?本片主要焦點不是即將死亡者,而是未亡人的艱辛,描繪了他的焦慮、迴避,以及最後的改變。即便是在安樂死合法化的先進國家荷蘭,民眾對於死亡的認知也相當普及,但是,面對生命的困難時,要做的功課還是一樣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幻世紀》這部電影當中,有四個小故事,都很有趣,耐人尋味。這裡要說的是「棋幻之戰」這個故事。

有一位世界棋王,他的西洋棋非常厲害、所向無敵。

但是,有一天他和電腦比賽,在萬眾矚目之下,他輸給了「超級深藍」。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他無法繼續下棋,每天晚上都做著被巨大棋子給吃掉的惡夢,連續的心理治療也沒有用。他離開了家、離開了心愛的老婆,一個人四處流浪,成為街頭的遊民。

三年後的某一天,流落街頭的棋王,忽然被一群黑衣男子綁架,帶到一棟大樓的十幾樓高的房間。裡面有個陌生的黑衣老者(看起來應該是首領),說要跟他下棋,棋王被迫答應。棋王下棋連棋盤都不必看,雙方只是唸出所走的路徑,他下的是盲棋。

下著下著,棋王踱步到窗邊,低頭看窗外下面廣場中的人群。忽然間,下面的廣場移形幻影,瞬間變成了大型的棋盤狀廣場,一群黑衣人和一群白衣人分別走到各自的定位上,表現的是一場真人版的棋局。此時,黑衣老者繼續剛才的棋局,他吃掉了棋王一個士兵。但是,棋王卻看到的是,廣場上真人版的棋局中,某個黑衣男拿出刀子,刺向站在士兵位置上的白衣男,白衣男倒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拉蘭(Maggie Callanan) 克莉(Patricia Kelley) (2011)。《最後的擁抱:來自資深安寧護士撫慰病患和家屬的溫暖叮嚀》(李文綺譯)。臺北縣新店市: 野人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一、理解性問題

1.《最後的擁抱》英文書名是Final Gifts,是誰給誰的禮物?怎樣的禮物?

2.臨死覺知容易被其他人誤解,怎樣的誤解?為何會如此?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3.「需要和某人和解」通常會是怎樣的情境?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