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問我:心理分析強調主體的中心是虛無、主體是$,這樣的觀念對於psychosis類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躁鬱症等)是否有效?
一、對病人而言
我的簡單回答是:心理分析的$不會用來治療他的生理病理部分,但心理分析的$可以防止他的心理惡化。
我們對於西方醫學要保持敏感的批判,避免自己快速地把正常/病理的疆界給穩定下來。但也不必或不可能全盤推翻醫學,這樣的話,又回到古代的蒙昧主義去了。醫學的身體治療還是有它的必要性與有效性。
然而,任何疾病,不只精神疾病的腦部病變,也包括實際的身體病變(像是癌症),都會伴隨著心理的變化。有人因病而變得消沉、挫折、偏激、張狂,但也有人因病而警醒、頓悟、改變、解放。
心理分析的$所要針對的,乃是伴隨疾病而來的心理惡化,這樣心理惡化會牽連到生理的復原。更重要的是,心理惡化會使得原本只是「生病」這件事,擴展為道德上與人格上的缺陷。例如,因為生病而憤世嫉俗,因為生病而否定整個人生,因為生病而與世界對立,因為生病而依附依賴。
生病是偶然的因素,但是若我們讓這個偶然因素朝向「必然」發展,讓自己的生命走向必然的不幸與悲慘,那我們就忽略了生病(就像失敗經驗一樣)所帶來的考驗,失去了一次我們把生命帶入存有學深思的機會。
二、對我們家屬而言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因為家中有一個人生了病,而讓全家都捲入強烈的愛恨糾葛中。家屬會有兩種反應的型態。要嘛我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極力迴避一切,一心只想要恢復過往的正常日子,這是逃避心態。要嘛我快速地擁抱疾病的降臨,希望大家都環繞著這場疾病,以它為重心來組織我的全部生活,這是受虐的犧牲心態。兩種都不是$。
前面那種逃避的型態很容易理解,不需要舉例。後面這種受虐的型態,我舉一個例子。我過去遇到一位具有多重障礙的重度智能不足小孩,他的家長把工作辭掉,全心全意照顧小孩。可是,他的全心全意與過度關注,卻強化了小孩的各種負向行為。並且,他不斷地跟小孩的年幼妹妹說:「你未來這輩子都要照顧姊姊,哪一天爸爸死了,姊姊就是你的了」。這位家長的態度,對兩個孩子的影響,都是錯誤的。
會有這兩種反應,是因為我們順著疾病的出現,而引發、強化了兩種衝突。一是與家人的關係之間的既有衝突,另一是我自身的內在衝突。這兩個通常是相輔相成的:我先是被引發了自身的內在衝突,並且任性地去增強它,將它投射到我與生病家人的關係中。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我們走向這些方向,防止我們的自我增強、被愛慾化。
此外,從更廣的面向來看,心理分析的$可以防止我們只剩下病理/正常的區分,讓我們不會一心只想要把他給正常化。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這道界限是如何被劃定的?
三、兩邊的$
疾病,是個陌生的意外,就像遭遇創傷事件一樣。這個意外帶給病人一次震驚,讓他有機會成為$。也給我一次震驚,讓我有機會成為$。兩邊都必須要變異,不能只有一邊。
如果我不改變,我就會一直強制他、矯正他,把他的的病理給醜化,要他返回正常生活。但如果我一心一意只要求自己改變,我就會把他的病理給美化,轉而去縱容或崇拜病人。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