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文化與隨筆 (48)
- Jul 24 Thu 2008 08:34
畫中有畫,畫中有話: 論馬格利特 Magritte, R.
- Jul 01 Tue 2008 09:12
轉載:我有病,但我很想笑
作者:豬寶
中國時報 2008/06/15
「這是癌症病友聯誼,健康講座在隔壁。」年輕小姐兇巴巴說著邊欲把門推上,我伸手擋著:「喂!我有癌症啦!」小姐瞪大眼睛看我,「對不起,我太興奮……」「請她進來吧!」
主持人是個女士,舉目望去,像極電影《鬥陣俱樂部》癌友聚會情節,愁雲密布,廿幾歲,卅幾歲,五、六十歲,大部分是女性,男生一位廿出頭,有些人戴了假髮,有癌病的一瞧便知,因眼底不經意流露一絲哀怨,真想把自己打哭,因為我太愛笑了,只好裝出哀戚狀。
- Jun 24 Tue 2008 07:40
論羅蒂Richard Rorty的反諷主義理論和反諷主義小說(下)
當羅蒂藉由普魯斯特把反諷主義給小說化的同時,他連帶也解消了反諷主義理論的內在衝突。意思是說反諷主義小說與反諷主義理論之間並不只是上述簡單的微敘事與後設敘事之間的對立,而是文學作品與文學批評之間的對比。也就是說,羅蒂把反諷主義理論家們轉變為文學類型的創造者、一種專精於追索終極語彙的文學批評家。文學批評的新角色使得「反諷主義理論就像一個梯子,一旦瞭解了形上學前輩的理論化衝動,就必須立刻丟棄」。於是乎,反諷主義文化這才成功的由形上學文化過渡到後哲學文化。
歸根結底,羅蒂認為反諷主義理論最引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由於理論家想要看到而非重新安排,想要超越而非操作,因此他必須擔心一個所謂的自我指涉問題--亦即必須利用他自己的理論,來解釋他自己為什麼能在再描述上達到這樣空前的成功」。也就是說,就是這個自我指涉的問題在自我創造與關係之間劃上了不可逾越的自律界線:小說家忙於安排美麗而新奇的東西,毫不關心自我指涉;理論家則念念不忘自我指涉,並希冀崇高而不可言欲的東西。
然而,自我指涉在這裡指的究竟是什麼?是文學家的內在心靈還是文學創作中的約定俗成?如果自我指的是文學家的意圖,則羅蒂便混淆了在美學範疇固有的文學作品與文學家的區別,並使得羅蒂式的文學評論掉陷心理主義的困境之中;如果自我指涉指的是文學家清楚的意識到支配其創作的各種約定俗成,那麼文學家也照樣自我指涉--亦即必須利用他自己的小說,來解釋他自己為什麼能在創作上達到這樣空前的成功。
- Jun 22 Sun 2008 07:44
論羅蒂Richard Rorty的反諷主義理論和反諷主義小說(上)
作者:魏建國
羅蒂以敘事的規模與結構在反諷主義文化中區分出反諷主義的兩大派別:一個是反諷主義理論家,他雖致力於擺脫形上學卻仍然停留於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之中;另一個則可通稱為反諷主義小說家,她的專長則在於微敘事(mininarrative)。
反諷主義理論指的是藉由反省所謂柏拉圖--康德典律而發展的哲學思考,他們認為停留在典律之中的形上學家都執著於尋找「不是某個個別哲學家的終極語彙,而是在任何意義下都是終極的語彙」。然而,反諷主義理論這個詞彙本身就帶有弔詭之處:一方面,羅蒂認為反諷的功用在於只要通過全然的自律,反諷主義者就可滿全私人完美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當反諷主義理論「希望好好瞭解形上學的衝動或理論化的衝動,以便能夠擺脫它的束縛」時,這個第二序的反諷主義理論卻反而提出另一套反諷主義綱領。
- Jun 19 Thu 2008 14:19
尼采的美學評述:法提莫Gianni Vattimo篇
整理:蔣興儀
海德格認為尼采是形上學的頂峰和終結。因為存有(Being)被遺忘了,因而形上學立即完成並實現,亦即世界被技術化,不再有新的歷史,一切都無法逃離因果相續的程序。因此,海德格把權能意志理解為:理性的極度彰顯和由人所造成的技術化系統。這整個因果結構就是支配意志的展現,就是形上學的世界,在其中,人自身也變成了總體計畫的對象。海德格對尼采這樣的詮釋,最大的缺點是帶著存有學和形上學的感傷,並且被這種情懷給侷限了。事實上,尼采的〈作為藝術的權能意志〉要強調的乃是權能意志所具有的摧毀(destructuring)面向,而這個面向和海德格的詮釋正好相反。
尼采認為,現實世界是一個神話(myth),沒有「事實」(facts),一切只有詮釋,只有寓言。寓言是由支配階層支配所造就的象徵產物,他們把「戰勝」(權力的優勢)解釋為「真實」,並使它變成規範,但實際上它是一種力(force)。尼采稱世界為權能意志,所指的是沒有任何事實的「詮釋」(interpretations)遊戲,這種力的遊戲產生了各種象徵的結構和層級,它們使自身變成了力的結構的代理者。這個世界像是一件「創造自身的藝術作品」。
- Jun 17 Tue 2008 21:13
尼采的美學評述:德勒茲Gilles Deleuze篇
整理:蔣興儀
藝術反對「無利益」(disinterested),它並不是一種治療、鎮定、昇華或償還,它並不「擱置」欲望、本能或意志。相反地,藝術是「權能意志的激發物」、是「鼓動意志的某種東西」。這項原則主要是批評那些對於藝術概念持有反動(reactive)看法的人。
首先是亞里斯多德,當他認為悲劇具有洗滌或昇華的作用時,他賦予藝術一種利益或目的,但這種利益和反動力是一致的。其次是康德,當他把美和所有的利益區分開來時,他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上,只能把美看成是無利益的。第三是叔本華,他經營他自己的無利益性理論(theory of disinterestedness),將個別經驗予以普遍化,於是在年輕人的經驗中,藝術只是具有使性慾鎮定的效果。
- Jun 08 Sun 2008 19:16
咫尺天涯:論Walter Benjamin的「光暈」和「技術」兩概念
作者:蔣興儀
一、光暈:神聖藝術與世俗藝術
通常,一般的藝術史家在界定藝術歷史的分期時,都會以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一個明顯的區分界線,依此往前再劃分出中世紀的宗教藝術,往後則是古典藝術。這主要是因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突破了過去為宗教服務的目的,轉而以世俗的人作為藝術的主要內容。
- Jun 08 Sun 2008 12:33
從「女性專用車廂」來看:規約如何違反其自身
作者:蔣興儀
「本車廂為女性專用車廂,男士請至其他車廂乘坐」
這是在台鐵電聯車某節車廂窗戶上所貼的告示。據我推測,應該是出自於兩性平等理念的推廣,以及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強調女性具有安全使用公共場所的權利,能夠免於性騷擾的恐懼,故女性應當享有安心無虞的專用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