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哪一種匱乏?
當我產生這種錯誤的助人者心態時,要解決的關鍵命題,不是關於「我不該有匱乏」,而是關於「我的匱乏是哪一種匱乏?」。也就是說,需要被填補的匱乏,不是真正的匱乏。真正的匱乏是拉岡念茲在茲的「存有之匱乏」(lack of being),是去除自我、主體之分裂的純粹存在狀態,而不是一種需要修復與填補的滿全自我之狀態。
套用海德格對於人文主義的批評,他說,「我反對人文主義,不是因為人文主義把人看得太高,而是人文主義把人看得還不夠高。」用類似的語法來說,如果我還需要去填補匱乏,則我是把匱乏貶得太低,把匱乏掩飾為殘缺,那都不是匱乏的真正意涵。主體的存有之匱乏,是「上帝已死」之後的人之唯一處境,它即是深淵,即是去依附(disattachment),即是自由。
用同樣的道理,可以來談擁有(having)。我要說,不願丟棄的擁有,不是真正的擁有。我們常常會用許多身外之物來證明自己的擁有,像是金錢、財物、女人、名望、權位等等,也常常會用許多心靈之物來證明自己的擁有,像是自尊、愛、信仰、高貴等等。這兩類擁有都不是真正的擁有,因為擁有它們,只是會讓我們不斷地依附著它們,不願丟棄它們。
真正的擁有,即是擁有一種匱乏(having a lack),擁有自身存在之虛無。
4.另一個相關問題
請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助人不求回報」就是心理分析的光明正道,那樣,就大錯特錯啦。簡單的逆向或顛倒推論,絕不是心理分析。求回報,不對,但更難的是,不求回報,也會落入另一種更大的錯誤。
我在前面揭示了一種錯誤的助人者心態,但這其實是最簡單的,最容易分辨的。心理分析的貢獻在於,它會在我們都認為是正確的那個點上,給予致命的一擊。也就是說,還有另一種錯誤更難區辨與分析,更容易讓我們誤入陷阱,那就是:全心全意的犧牲自己,為他人奉獻。
這是另外一個課題了,但一定要強調與提醒在先,以免我們很快速地就忽略了複雜的理路,而接受簡單的教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