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書本上有一段話,某位個案在討論他遇到的人際瓶頸時,訴說他的困境所在:「我知道我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容易跟週遭人產生衝突,而我自己也一直刻意在對抗週遭的各種意見。但是,我很猶豫要不要改變?如果改變了,我是不是就開始不喜歡自己了?改變一定是好的嗎?」

這段話裡面有兩個迷思。第一個,是把改變=順民,改變有很多種型態,不必然等同於屈就或臣服,如果認為改變就會變成順民,則所堅持的東西,也很容易僵化。第二個,是把對抗=改革,或是把對抗=獨特,事實上,對抗還是跟著環境起舞,並沒有改革或獨特的意含。

我用兩種心理分析的理論解釋,來分析上述這段話的心理狀態。(要提醒的是,這必需要有個案的脈絡,不能斷章取義某一段話就來分析。只是因為我懶惰,交待脈絡太冗長,所以才省略。)

 

一、Lacan的鏡像morror image對比說

 

鏡像理論是說,我為自己設置了一個完美的理想形象ideal ego,並且用這個理想形象來對比於自身的缺陷形象defected image。這兩個構成了一組double image,兩個會同時運作。每一次冒出理想形象的時候,另一邊的缺陷形象也必然跟著出現。因此,為了維護其中較優的那一個,會以自我防衛的方式,去掩飾較差的那一個。

這組double image的運作,會產生四種狀況。

1.把理想形象投射出去,形成偶像崇拜的心理。

2.把缺陷形象投射出去,形成對他人的鄙視心理。

3.前兩者接續下去,構成自我防衛機制,形成與他人競爭、攻擊等的心理。

4.構成自我競爭的心理過程,產生自卑與自負並存的糾葛。自負在於:用理想形象來取悅自己。自卑在於:用缺陷形象來自我指責。

因此,上述的個案,所謂的堅持自己想法,其實是執迷於ideal ego。會產生衝突,是因為感覺到ideal ego被威脅,而突顯了defected image。種種的人際衝突,不是來自「自我與環境」之對抗,而是來自「自我與自我」之對抗。

拉岡的鏡像說,雖然好懂,但只能分析現況,歸諸於自戀的癥結,難以有所解答。所以,我支持下一種理論說法。

 

二、Zizek的「失敗之成功」說

 

根據Zizek對佛洛伊德的詮釋,現今流行的「舒適圈」說法,可以相應於佛洛伊德的「快樂原則」。

佛洛伊德說,快樂原則不會讓我們滿足,必然伴隨著逾越transgression。也就是說,我們表面上以為自己喜歡舒適圈,其實不然,我們不會滿足於它,心底會偷偷地想要逾越它,違反各種舒適圈的規範,尋求刺激與興奮的快感。

根據Zizek,尋求逾越,還是處於舒適圈的邊際,攀著舒適圈的框框,既不願意退回去回到圈內,也不願意放手擺脫它,徹底超出到圈外。大多數人,總是在這樣的邊際掙扎,用逾越換來的刺激,作為報酬,讓自己不繼續往下走。

要超出舒適圈,就是徹底超出快樂原則,就是擺脫逾越,放手不攀住邊邊,讓自己完全掉到圈外。那將會經歷失敗,而且是粉身碎骨的失敗。但是,在那之中,就是我的成功。我成功地把代表舒適圈的ego給瓦解了。自我改變,不是漸進式的,舒適圈的邊緣旁邊是個懸崖,是完全斷裂的。

因此,上述的個案,並不是怕自己有了改變,就不再喜歡自己,而是不願意徹底擺脫目前的舒適圈。但是,他又不願意只停留於舒適圈,所以用對抗的方式,尋求逾越。其實,他是有改變意圖的,只要放棄逾越,放手讓自己墜落於舒適圈之外,那將會產生挫折與失敗(因為舊有的自我瓦解了),但是絕妙的成功就在其中(自我是敞開的)。

Zizek的說法,一時間比較難懂,但鼓勵大家要再三去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