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你訴說了你在一個嚴密科層體制中的生活處境。你所遇到的外部處境是:責任的推託、工作的懈怠、人際交往以利益為重等等,這些他觀察到各種周遭的現象。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內在也跟著產生變化:從一開始的敏銳與對抗,漸漸轉為習慣與妥協,為了讓自己能夠在環境中適應並生存,你的熱情、好奇心、批判力一點一滴正在喪失中。
如果我沒有誤解的話,你想要問:怎樣能夠在惡劣的環境當中,不被環境給吞噬,讓自己持續保持學習與好奇?
1.一個擾人的問題
我想先問你另一個問題:為何這個環境會把你給磨損、給吞噬掉?
這個環境不是你所選擇的,你很快就可以離開它,它不會是你的生命中的主要內容。就如同我們的一般生活當中,也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時間,要應付不德已的生活瑣事,我們很少把心力放在這些瑣事上,大多是集中在另外的百分之二十(或更少)的精華上。舉例來說,今天是平凡無聊的一天,但是,卻有那麼一件事、或一句話、或一個心情,是讓我感到振奮與深思的,這一個短暫的靈光瞬間,就是我今天的全部。
如果說,我的所有心力,都只繞著環境而打轉,進而從簡單的適應環境,變成同化於環境、甚至是積極融入於環境。那麼有一個可能的問題要問問自己:「自己是不是隱約也挺喜歡這種環境與這種生活?」
這是一個擾人的問題,令人不舒服的問題。但也是一個警醒的問題,自我測試的問題。
不論答案為肯定或否定,繼續追問下去總是必要的(說不定,就在這個追問過程中,環境與自身的關係,便開始不一樣了)。以下,我嘗試用兩本書,來描述整個問題的轉折。
2.我與外在環境疏離
先介紹一本書《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題?》(Ronald V. Urick編著,沙亦群譯)。這本書是很舊的一本小書,民國六十八年出版的,早就已經絕版。我在二手書攤買到時,紙質已經有點變得脆脆了。它裡面蒐集了很多小短文,有故事、有論說,作者利用這些小短文去呈現各種關於疏離感(冷漠、無力、厭煩…)的現象,與原因。
現象和原因有許多,我簡單列一些。世代價值變遷太快,是非難辨,無所適從。資訊爆炸,難以選擇,也失去判斷力。科層體制細瑣,難以參與整體,只剩下步驟。外在強制力難以對抗,只能無奈地隨波逐流。
整體來說,這本書所呈現的疏離感,主要是基於「我與外在環境疏離」。我們自身雖然身處在社會「之中」,但感覺卻是把自身抽離出社會「之外」。我冷眼看著社會、我無法融入社會、我只能掛在社會大輪的邊緣被牽著跑…。
3.我與自身疏離
只是閱讀前一本書,這個問題的思考層面還不夠。我推薦另外一本:《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這本書的哲學性比較強,各種觀點也互有辯證。以下舉例一些些書摘(只是某一章而已)。
「厭煩總是包含批判的元素,因為它表達出既有處境和整體存在的狀況極度令人不滿。」
「我們慌張地從一個活動奔馳到下一個活動,因為我們無法處理空的empty時間。弔詭的是,一旦我們事後回溯這段緊鑼密鼓的時間,往往感到一股懾人的空虛。」
「厭煩連結著消磨時間的方式,時間因此不是即將到來的機會,而是必須消磨殆盡的事物。」
「人類沉迷於意義,我們共同面對一個大問題:我們的生活必須有一些內容。我們無法忍受自己的生活不具任何內容,也就是不具那些我們視為能構成意義的事物。無意義令人厭煩。」
「世上不但不缺乏意義,反而有意義過剩的現象。我們確實在意義中跋涉前進,但這些意義並非我們所要尋求的。」
這本書有一個重點,是前一本書沒有的。就是:當我感到疏離時,不只是與外環境疏離,更重要的是:我自身疏離,是「我與自己的關係」形成一種僵固的狀態。
當我們對於外在感到有些厭煩時,會去做更多的事,想要為自己填補更多的意義,這時,厭煩的感受反而更加地撲天蓋地而來。這個動作卻只是讓我們覺得自己好像可以掌控一切,不會被厭煩給牽著鼻子走,結果卻是反其道而行。
主要是因為,我把自己放在一個距離之外,用一種客觀的評價方式,用一個「彷彿是理想的遠景」來塑造自己、來規定自己、來命令自己、來刺激自己。事實上,我還沒有真切地去迎接厭煩感受所帶給我的衝擊,我還沒有準備好要從厭煩當中,藉著它、透過它,去打破我既有的思維方式、存在方式。我僅僅只是想征服它而已。
當我與自身疏離時,下一步,不是要把自己統合起來。相反地,是要讓自己更加支離破碎。讓自己原先固定的各種架構(思維架構與存在架構),徹底瓦解,重新來過。意思是說,下一步,我需要知道,我還不夠離開我自己,我需要更徹底離開我自己,那就是要讓我自己瓦解,從自己當中解放出來。
4.回到你的問題
拉里拉雜扯了一大堆,看得都昏頭了吧?回到你所提出的問題本身,你所面對的處境,我重新描述,是這樣的。
你的環境中,大家都在進行一種表演式的生活。大家都不喜歡這樣過日子,但是卻都用一種「不得已」的方式去接受它、參與它。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自然看起來都像是依循著劇本在互動。甚至,大家不再只是「被動地表演」,還「主動地增強」這齣劇碼當中的各種負面元素,試圖用更為刺激的方式,來安撫或補償自己的無能感。
通常,當我們感到無能時,我們會設法「主動地讓自己更加無能」(或是讓別人更加無能)。很弔詭吧?
你自己當然也不喜歡,心裡默默地希望用一種更理想的方式,與這個環境保持距離。例如,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價值堅持、學習態度等等。這個想法,對一半,錯一半。
對的部份在於,知道自己與環境疏離,並且不該被環境牽著鼻子走。錯的部份在於,並不是要讓自己保持原樣就好(繼續做一個理想主義者,那樣更有可能會開始與自己疏離),反而,是要讓自己更加地不同,與自己不同。
對的部份在於,你開始問問題,並且分析你的周遭現象。錯的部份在於,問題的方向必須要拓展的更廣,或許,這不是「環境與人」的問題,而是「人與自己」的問題。或許,不是「無力於對環境改變」的問題,而是「刻意讓環境變糟,以增強自己的無力感」這樣的問題。
簡言之,只是停留於疏離感,將阻止我們改變自己。我們不需要疏離,而是需要讓自己與舊有的自己徹底分離,決斷地說聲掰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