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蔣興儀

上次的讀書會,跟學生討論的是:我們剛出生時的原初無助狀態。正好可以回應RR在「無助而不攀附」當中所提出的問題:怎樣才是不去攀附任何東西的無助狀態呢?

喪失所愛之人的無助,其實早在我們的生命之初就已經發生過了。當我們還是小小嬰兒的時候,母親的第一次離去,就是我們面臨絕對無助的時刻。

剛出生的小嬰兒,降臨在這個爆炸、雜亂的世界中,我帶著我的有機無助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太早來到這世上,我的所有器官都尚未成熟,就被迫要誕生出來。我既沒有行動能力,也不會自己餵食,更無法解決大小便的困難。總之,我對於外在世界沒有任何的應變能力。

正是由於過早誕生,以至於我一出生就必須緊密地與他人相聯繫。我只能依賴、依靠、依附那個與我朝夕相處的人,那個和我緊密相連的人:我的母親。她不僅是我生理需求的滿足,更是心理情感的撫慰。

她給予我的是整個世界,她等於是我的整體存在。

但是,她卻離開了。於是,我的存在出現了一個大空缺,我簡直就像是無法存在一般。也就是說,我的存有學(ontology)狀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被整個撼動了。

這個時候的小嬰兒,還不會推理思考,不會探究原因,不會去問「為什麼」。因此,我無法用知識論的探究來彌補存有學的欠缺,我無法像大人一樣。大人會給予自己一個原因、一個說詞、一個藉口,來讓自己獲得知識的保證而感到心安,給自己一種理據上的安慰。但是,小嬰兒什麼都不會。

(這裡另有一個議題,日後可以再討論。就是我們經常會用知識論來掩蓋存有學的問題,亦即,用知道或不知道,用原因和解釋,來掩蓋我們的存在焦慮感。諮商人員也經常落入這種錯誤當中。)

這個時候的小嬰兒,也尚未形成自我。我還不會轉移目標尋找替代品,也不會在情緒上進行自我安慰,或任何自我補償。我只能無助地被攤開在這個絕對孤獨的情境中。

什麼叫作「絕對孤獨」?是孤單單孤伶伶嗎?不是的,孤單單孤伶伶只是「相對的」,因為有他人來作對比,我才會覺得孤單,我才會進行自我封閉,我才會開始自戀。由於沒有了相對的他人,「絕對孤獨」既不是自我封閉,也不是自戀,「絕對孤獨」就是「絕對開放」。

小嬰兒的存在之欠缺(lack of being),就是在母親離去之後的絕對孤獨當中,所達到的絕對開放。我朝向世界而無限地開放,世界貫穿了我,我的存在就像是一個被打開的、破碎的蛋,四溢流散。我的存在就是我的死亡。

人的第一次存在感受:世界在我的裡面。

因為我沒了依附,因為我的絕對開放,故我是絕對自由的。但是,這種自由所帶來的,同時也是深淵般的無助。既是喜悅,又是苦悶。既是目眩神迷,又是焦慮徬徨。

(這就是為何我們會不想承擔它,會想逃離它,會想要轉而去攀附某個東西。我們害怕自由,不敢讓自己承擔這種死亡之喜悅。在我們後來的人生當中的每一次焦慮,都只不過是要我們去重複這種原初的死亡、原初的無助罷了。)

心理分析所探討的我與母親之關係,遠遠超過所謂的依附理論。而是要談論人的存在處境,談論人的生存之本質,談論人的原初悼念。

因為經歷了原初的分離與悼念,因此,人一生下來,就已經死過了。在死亡之後,人才真正地存在為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