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一個實例

 

關於〈己所欲「不」,施「勿」於人〉以及〈我知道什麼是服務學習嗎?〉兩篇文章,我的一位朋友提供了一個她在醫院工作的例子。

 

朋友在醫院的癌症中心工作,工作的內容是向民眾宣導要進行癌症篩檢,這是一項服務性的推廣工作,因為篩檢是免費的,目的是希望民眾重視自己的健康,隨時檢查各種癌症的警訊。

 

不過,她們團隊在向民眾推廣篩檢時,大多是遭到拒絕或謾罵,因為民眾對於「癌症」這個字眼帶有一定程度的忌諱、害怕與反感,去進行篩檢彷彿等同於承認自己是個隱性的癌症患者。這樣的想法當然是一種民眾偏見,只是民情如此,短時間難以改變,推廣工作遇到困難也是必然的。

 

但最困難的還不是工作上的進展,而是推廣工作者一旦遭到民眾的拒絕,甚至是謾罵時,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心態。朋友的同事當中,有些人會極為不爽,有些人會用憤怒的語氣回應民眾說:「沒關係,這是你的權益,你不要那就算了!」表面上聽起來是尊重民眾的選擇,背後隱約含藏著「哪一天你罹患癌症就不要後悔」這種賭氣的心情。

 

2.誰的匱乏?

 

用這個例子,可以來分析兩類問題。第一類問題比較單純,只從主體自己本身作為服務者來探討其心態。第二類問題比較複雜,但更重要,是從對象那邊回來談主體,即服務對象之回應所引發的主體後續反應(就是拉岡所提問的乞丐之例)。在這個例子中,第二類問題比較不好談,以後若有碰到好例子再說。

 

我要用這個例子來談第一類問題:當我們在服務他人時,匱乏是屬於誰的?

 

當我們這些推廣工作人員抱持著服務者的動機,為了他人好,為了他人的福祉著想,關心他人的需要,希望他人在某方面不要有所匱乏等等,此時,我作為服務者,是否會對於我的動機有所期待?期待被服務對象要發出善意的回應與回饋?

 

如果我有這種期待的話,那麼,不是被服務的民眾有所匱乏,而是服務者本人有所匱乏,匱乏是誰的?是我自己的。我需要的是他人用善意的回應來填補我的匱乏,用一個微笑和一句謝謝來滿足我的需要。一旦沒有獲得我所要的,我便會產生挫折與憤怒。

 

這樣的話,我並不只是期待他人有善意的回應,而是期待他人保持在接受幫助的位置。我預設了他人要處於某種低下與不足的狀態,並且預設我自己處於較高的助人者之位置,以至於我認為自己應該要得到感謝。一旦他人沒有按照我所預設的相對關係來回應,我便會感到不滿、挫折、憤怒、甚至是攻擊,我心裡會想著:「都這樣為你著想了,你還如此不識相與不領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sy66621 的頭像
    jsy66621

    蔣興儀的學術和日常散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