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讓一本書多於一本書
古人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不是要拿來膜拜與信仰的,而是要拿來閱讀與思考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解釋是:對於書中的內容要保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再提出另一種解釋:除了關注書本的內容之外,要能夠學到讀書的「方法」,讓一本書變得比它自身還要更多:「讓一本書多於一本書」。要做到這件事,有以下兩個方向。
二、發現書的各個特徵
1.注意「書的邊界」:讀一本書並不只是讀「那本書」而已,「那本書」其實夾雜了很多本書,它的邊緣和其他書籍共同交織著。
2.掌握「書的空隙」:讀一本書不只是讀「字裡行間」而已,大家是否看到,在字裡行間之外的許多空隙,那些空隙當中有著隱藏的眉批、註解、評論等,是你要去掌握的。
3.拆解「書的縫線」:能夠掌握一本書的理論架構,好好消化它。接著,要進一步開始懷疑它、重組它、拆解它。找到書的縫線,表示你理解它,拆解縫線,表示你已經超越它了。
4.體會「書的映射」:那本具體的書,總是與另一本書相互對照、映射,就是「自我」這本書。當我們把「自我」也當一本書的隱喻時,意味著我是一個知識主體,我帶著我的既有知識架構、觀念理解等,以我的架構去框限那本書,或是將我的觀念投射在那本書上。讀書,同時讀的也是自己,知道自己的過去想法,塑造自己的未來觀念。
三、不要落入四種身份的陷阱
讀書,除了吸收理解之外,還需要批判。然而,批判總是雙重的:向外批判與自我批判。若是只有其中單一面向,容易流於某種身份,我們需要謹慎並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否掉入下面四種身份的陷阱中?
如果只有一味地向外批判,可能會變成對抗、玩世不恭的「嘲諷者」;或是變成抱著一家之言,去對抗所有書籍的「觀念獨裁者」。
如果只有自我批判,可能變成盲目反省的「自我檢查者」,或是變成全盤吸收的「觀念鄉愿者」。
舉例來說,有同學問:「我不信佛教,為何要讀《西藏生死書》?」這個問題的背後所蘊含的思維是:只有信仰佛教的人才需要吸收佛學類書籍,以便檢測自己的佛學知識。這就是把讀書人當成只有向內自我批判「觀念鄉愿者」了。
同時向外與向內批判的讀書人會關心的問題比較像是:「對於宗教,我們只能保持距離,或一味信仰嗎?有沒有這兩種態度之外的其他態度?」「佛教等於佛學嗎?基督教等於基督神學嗎?」「有些人不信仰任何一個宗教,但他們是不是信仰科學、或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呢?」「信仰如何包含懷疑與不確定性?」等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