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篇引用施特勞斯(Strauss, Leo)的那段話,主要是想討論「人與世界的關係」。前些日子去擔任學妹博士論文的口試委員,有很多收穫。回家之後,與建國討論良久,整理出來一組命題。

【動物在世界之內,
人在世界之前,
世界在人之中。】

學妹的論文是以一位罹患癌症病人的生命史敘述來探討生命和死亡。學妹所探討的議題涉及到:生存在世界之中的人,如何面對生存的界限處境(limited situation)。換言之,當人遭逢到對於生存具有重大衝擊的事件,像是失敗、病痛、死亡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與他所生存的世間之間,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動物,只是單純地活著,為了生理上的存續而活著。牠沒有自我意識和反思能力,也無法知覺到何謂「世界」,牠頂多只是與環境進行互動罷了。因此,第一個命題「動物在世界之內」指的是:動物無法思及「世界」,動物只是素樸地存活在其中,既無法脫離世界,更無法改變世界。

然而,人就不同了。人既是動物,卻又遠遠超出動物。人不只是一個生物學的存在,不只是專注於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不只是因應環境並且在其中活著而已。人和世界之間有更多的關係存在。

首先,人想要瞭解世界並掌握世界,因此,「人在世界之前」指的是,人把世界當作一個在眼前的對象,去探究這個對象,並且把它把握為一個整體。

人眷戀或依附(attachment)於這個對象。為什麼呢?因為一旦人開始掌握對象的時候,他同時也必須把自身設想為一個封閉且完整的東西,那就叫做「自我」。眷戀或依附於世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我存在,自我便是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人在世界之前」,表示人和世界是相對立的關係。人把世界當作面前的對象來認識,實際上是要透過對象來認識他自己,透過對象來封閉他自己。如此一來,人最初本來是想要超出他的動物性,才會與世界建立關係,但倒頭來卻是封閉了世界,使世界變得凝滯,也封閉了他自己,使自我變得僵化。

心理分析的立場,便是要突破上面所說的困境。「世界在人之中」,不僅使得世界恢復遼闊與開放,並且也使得人擺脫自我的侷限,他不再是封閉的,而是敞開的。

如何敞開呢?讓世界不再與他遙遙相對立,讓世界過來,進入到他的最為內在的核心之中,遼闊的世界闖入了他的狹隘內在、突破了自我的僵化界限、打碎了實體的堅硬核心。沒有內在核心,也沒有自我,只有一個朝向世界而開放的人。

此時,人不再眷戀或依附(attachment)世界,而是能夠分離或超出(detachment)於世界,他獲得了絕對的自由。有趣的是,分離或超出(detachment)於世界的方式並不是遠遠離開世界(有這可能性嗎?哪裡不是世界?),反而是讓世界與自身親近到不行,親近到「人=世界」的地步。

試想,有哪一天,我們能夠說出「我就是世界」這句話的時候,多屌!We are the world,這句通俗的歌詞,在心理分析這裡獲得了最為透徹的意涵:I am the world。這個時候,想必是我們能夠徹底改變,經歷死亡並承擔死亡的時刻。

就像學妹的論文中,那位敘事的主角:慧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sy66621 的頭像
    jsy66621

    蔣興儀的學術和日常散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