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醫療界有一個流傳已久的笑話。我和朋友一起搞笑,把它加以改編。改編之後的版本,會讓這個笑話的討論,更具有豐富性,各自是要檢視客觀取向治療法和主觀取向治療法,兩者的弊端。
看看大家還有沒有其他的改編版本,請告訴我。
【原版】
一位案主去找心理醫師。
案主:「我的床底下有一隻鱷魚,我很害怕。」
心理醫師:「那是你的妄想,並沒有鱷魚。」
心理醫師花很多時間說服案主,鱷魚實際上並不存在,他要讓案主明白那都是他自己的想像。治療了好一段時間,案主不再出現,心理醫師想說,他可能已經痊癒了,也就沒有再留意這件事。
直到幾個月後的某一天,心理醫師在路上遇到案主的鄰居,他就詢問鄰居關於那位案主的近況。鄰居回答說:「你問的是哪一個人?是被床底下的鱷魚給吃掉的那個人嗎?」
【改編版一】
一位案主去找心理醫師。
案主:「我的床底下有一隻鱷魚,我很害怕。」
心理醫師:「那是你的妄想,並沒有鱷魚。」
心理醫師花很多時間說服案主,鱷魚實際上並不存在,他要讓案主明白那都是他自己的想像。治療了好一段時間,案主不再出現,心理醫師想說,他可能已經痊癒了,也就沒有再留意這件事。
直到幾個月後的某一天,心理醫師在路上遇到案主的鄰居,他就詢問鄰居關於那位案主的近況。鄰居回答說:「你問的是哪一個人?是被床底下的鱷魚給吃掉的那個人嗎?」
這個心理醫師一聽,想說:「糟了,又一個!」當下判定這是出自於案主鄰居的想像,便花了很大的力氣去說服鄰居,告訴他,原先那個案主已經不住在他家隔壁了,隔壁的人並不存在,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
【改編版二】
一位案主去找心理醫師。
案主:「我的床底下有一隻鱷魚,我很害怕。」
心理醫師:「正好,我的衣櫃中也有一隻鱷魚。」
心理醫師花很多時間與案主一起討論鱷魚的情況,他一起進入案主主觀的真實世界中,試圖用模擬的故事敘述與角色扮演方式,讓案主的鱷魚從故事敘述當中消失。案主一直不肯讓鱷魚消失,幾次都讓鱷魚給活了下來,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
忽然,有一天,案主的鱷魚終於死掉了,是在一樁意外當中死掉的。心理醫師很高興,想說,案主的擔心與害怕終於可以結束了,應該可以結案了。
然而,案主卻因為鱷魚的死亡,而開始感到愧疚與不安,繼續說著「從前我的床下有一隻鱷魚,它本來可以和我成為好朋友,但後來我居然眼睜睜讓它死掉…」。他不停地說著故事,而心理醫師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