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蔣興儀

 

維大利提到「同化他人的死亡」,這個用法很大膽,也很有趣,很值得繼續分析。「同化」identify確實是心理分析的一個重要術語,有著各種不同的使用。

 

在佛洛伊德那裏,同化identify的意思是,把某個東西內向投射introjection到我自身當中,吸收進入我自身。例如,同化於領袖人物,讓他成我之中的理想自我Ideal Ego,成為形塑我的典範。

 

不過,這只是心理上的運作,我不是真的把他人給吸收進來,他人依舊是在那邊。所以,我也同時會把我自己放到他人的位置上,把我自己等同於他。例如,當我同化於偶像蔡依琳時,我自己彷彿就在舞台上接受閃光燈的照耀。

 

回到災難事件的脈絡,跟據維大利的說法,可以再加以精緻化。我區分兩種同化,一是「同化於屍體」,一是「同化於死者」。

 

「同化於屍體」,表示我吸收了大量的扭曲、腐爛、敗壞的東西,以及,我把我自己放到屍體的位置上,想像著我現在正是那樣的狀態。各位想想看,一旦處於這樣的同化情況,我的心靈保留著一大塊僵化扭曲的屍塊,心靈的負擔有多大?心理的排斥感與掙扎感有多強?

 

「同化於死者」就不一樣了,「死者」代表消逝、飄散、離去。我同化於死者,表示我所吸收進來的東西是個虛無,虛無會讓我的心靈也跟著切割和破碎,我的心靈也將擴展成如虛無那般的無遠弗屆。因為死者沒有位置,我無法把自己放到他的位置上,我一旦把它吸收進來,我自己也就分裂而獲得開放了。

 

這兩種情況同樣都會帶來痛苦,但結果是不一樣的。

 

「同化於屍體」的痛苦不僅不會過去,而且會一直增強,因為我的心靈是封閉的,既保留了屍體,又想要排除它,我總是在與它對抗。與它對抗,我便是在加強痛苦,而不是在經歷痛苦。

 

「同化於死者」的痛苦會過去的。那是一種心靈被劃上一刀的那種痛苦,那種痛苦是撕裂心肺的痛,極端的痛以至於讓我「沒有心」。因為我讓那種痛苦將我給劃開,我經歷了它,它穿越了我,我就不會繼續保留它。

 

不論受災者或是志工,都有可能變成其中任何一種。但通常作為旁觀者的救災志工會比較難度過,因為他不是實際失去親人的人,他比較容易停留於「同化於屍體」的狀態。在報紙的案例中,志工所保留的心理痛苦不斷增強,而他又不斷排斥,以至於便從心理轉移到身體上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