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戀物的拒認」(Fetish Disavowal)

 

一、前言:疫情下的心理分析

 

這一篇承接前一篇翻譯Zizek辭典,解讀「戀物的拒認」之概念。我之前有寫過這個主題了,但是因為最近看到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所延伸的兩個現象,覺得可以跟這個概念聯繫起來。就再度把它整理了一下。

伴隨著疫情,有兩個相關的現象值得探討。第一,為了防止疫情而要求民眾禁止外出,因此生態環境展現出很久不曾看見的乾淨清潔。不僅空污指數下降,天空變成藍天,河水清澈見底,水中生態蓬勃起來,各種動物也開始到處逛大街等等。第二,由於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使得曾經被熱烈討論與實驗測試,但後來討論度降低的「全民基本收入」(UBI),又再度受到重視。這一次,甚至不必經過討論或測試,各國直接執行,發放各類型補助金。雖然不是常態性地實施,但是已經比之前還要更大幅度的實施了。

這兩個現象,顯現了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全球「日常性災難」:環境威脅、不穩定工作的威脅,它們在這一次全球疫情的「突發性災難」中,被大大地突顯出來。但是,我猜想,疫情結束或趨緩之後,人們生活回到常軌,原先的這些日常性的普遍災難,可能會再度被忽視,重回到原先的樣子:被視而不見、隱形為不重要的背景。這可以用Zizek的「戀物的拒認」來解釋:「我很清楚,但是我仍然相信」。

 

二、概念歷史:拜物教和戀物癖

 

伊文斯(Dylan Evans)闡述了fetishism一詞的簡單歷史。

最早,在18世紀研究原始宗教時,它被廣泛使用,指的是過往許多原始宗教「對於無生命事物的崇拜」,即某種「拜物教」的信仰。

其次,在19世紀時,馬克思借用它來描述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商品的物與物之關係,取代了社會的人與人之關係」,即人的關係被物化,變成「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

接著,19世紀末時,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艾賓(Krafft-Ebing)出版《性病態:238個真實檔案》(Psychopathia Sexualis)一書,其中的「戀物癖」一詞是指:「性興奮的來源仰賴某個特定的戀物對象,無生命的事物(鞋子或內褲)」(而不是源自於正常的性交)。因此將它界定為不正常的性行爲,稱為性倒錯(perversion)。佛洛伊德後來是跟隨艾賓的這個定義。

所以,fetishism一詞的翻譯,早先應該是原始住民的「拜物教」及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後來才成了精神病理學的「戀物癖」。為了使它適用於普通一般人的狀況,而不要侷限於精神病理學,所以在翻譯上我建議把「癖」字拿掉。

拜物或戀物的主要意涵是:將內在的精神之物給予外在化成為具體之物將信仰給予客觀化將情感給予對象化。原始住民所信仰的已經不再是神祇,而變成了那個崇拜物。消費者所重視的不再是自我的需求或價值,而變成了物品的價格。男人的愛情已經不再是和伴侶產生關係,而變成了擁有一件內褲。

 

三、戀物和「拒認」

 

「戀物」是把信仰給予客觀化,但這不只是單純的「物化」而已,在這個心理運作的過程中,包含了「拒認」。

佛洛伊德對戀物癖的解釋,最能顯示此概念的「拒認」意涵:男性拒絕承認母親沒有陰莖的事實,拒絕這個匱乏(lack),會去尋找一個物品來取代這個匱乏。因此,戀物癖是結果,其來源是基於「拒認」的心理機制:「一種特殊的防衛機制,主體拒絕去認知創傷的現實,藉此不去感覺創傷」。

拒認者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他知道,但是他拒絕知道」。這種「刻意不想知的知識」,很類似我們處於背叛創傷時會「盲視背叛」:刻意忽略自己被親人背叛的訊息。

總結兩個要點。第一,拒認是一種主體的悖謬認知:我既知道,但又不知道。第二,拒認是主體不接受自身存在的匱乏,不接受存有的創傷。而匱乏和創傷可能是帶來解放的真相,例如,主體就此離開背叛者,或是接受失去親人而展開新關係,或是透過創傷看到社會結構的真面目。

因此,「拒認」同時是知識論的(認知),也是存有學的(情感、信念、主體位置),亦即,用認知的方式來調解主體自身的存有或存在狀態。在認知上變戲法,迴避自身存在的真相。

簡言之,戀物的拒認是指:主體拒絕承認關於自身(或社會現實)的創傷性真相,而將此一創傷性真相向外投射為他物,轉而依附於他物

 

三、Zizek闡釋資本主義下的「戀物的拒認」

 

Zizek那邊,「戀物的拒認」重新被安置了:(a)它用來闡釋一般的情境(離開了精神病理學);(b)它關連於群眾的社會政治思想(不只是談個體);(c)解析意識形態信念(對比過往對「意識形態」的單調解釋):(d)尤其用來強調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今日的主流)。在《Zizek辭典》中,作者

 

1. 假裝的假裝相信:我真的[]相信嗎?

 

「假裝的假裝相信」(pretending to pretend to believe)指的是「表面佯裝某信念,但否認了底層更為真誠的信念」。我剖析了《Zizek辭典》中的例子的細節。它看起來是兩層,其實包含了四層,不想把大家打昏,所以還是講兩層就好。以假為真,以真為假,有點像是在變戲法。

 

「假裝的假裝相信」的例子

 

父母假裝自己是「假裝相信聖誕老人存在」

《神秘百萬富翁》實境秀節目

節目假裝自己是「假裝相信社會可以改變,貧富差距可以彌平」

第一層假裝:演給別人看

1.(假)表面上假裝相信、扮演。

2.(真)實際上不相信。

1.父母是假裝相信有聖誕老人。

 

2.實際上,父母不相信有聖誕老人。扮演都只是為了不要戳破孩子的夢想。

1.節目看到貧富差距,安排富翁假扮普通志工跟窮人一起工作,做一場秀。

 

2.實際上,節目呈現出這不只是一場秀,它不相信人性冷漠、社會僵化無法改變。它可以讓社會改變真實地發生,富人最後會改變心態捐錢給窮人,彌平貧富差距。

第二層假裝,自我欺騙,底層拒認:

3.(真真)最底下還有一層「不相信」沒有被揭露。

拒認那最真實的東西。

3.父母拒絕相信孩子已然接受「無聖誕老人」的事實。小孩比成人真誠。

所以父母才要不斷假扮聖誕老人,欺騙自己。

3.節目拒絕相信實際上結構性的貧富差距巨大,且無法被彌補,社會改變不會發生。這個節目請來的富人本身,正是證實了這一點(不論他是否捐錢)。

所以節目看起來是「用假扮的遊戲來創造社會改變」,但實際上它知道自己在假裝(這就純粹只是個秀),世界上的貧富差距不會減少。

正是因為不想去相信真實的社會改變(整個社會結構)會發生,才要做這個節目(只改變富人)來欲蓋彌彰,欺騙自己。

犬儒式嘲諷:「我很清楚,但我仍然相信

我很清楚孩子不相信有聖誕老人,但我仍然相信孩子可以很開心地接受聖誕老人遊戲。

 

我很清楚貧富差距鴻溝不可彌補,但我仍然相信可以我們可以讓社會看起來有在改變。

 

「假裝的假裝相信」千萬不要用形式邏輯去推理一般的負負得正(學生常會把它當作數學題來解,這樣是解不出來的)。而要解釋它的意涵:第一層,我們都知道自己在演戲,我們告訴自己演戲是必要的,是為了他人而表演,把自己的信念轉到他人身上(以他人為藉口,這很常被使用)。實際上,第二層,我們演戲是為了掩飾底層的自己「不想要去相信」。這個底層的「拒認」是不想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不想看到社會的意識形態運作,而那才是真相。

但是,還沒有完,底層的「拒認」,那個「不想要去相信、不想要看見」,到底有沒有相信或看見?有的。這就是「拒認」巧妙的地方,拒認不是在無意識層次運作的(壓抑才是屬於無意識),拒認是在意識層面運作,因此,「我確實知道我在拒認,我也清楚地知道真相」,這就要接著談「犬儒式(cynicism)嘲諷」。

 

2. 犬儒式嘲諷:以清醒的方式酩醉著

 

犬儒是一種批評嘲諷的態度,表現出明白一切世事的清醒(眾人皆醉[]我獨醒)。越是覺得自己知道真相,帶著犬儒式的態度,就越會縱容意識形態的橫行(嗯,我正在做的書寫,是不是很犬儒呢?)。亦即,保持批判的距離,這樣我就不必真的去行動了。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是以清醒的方式酩醉著。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個理由是,批評或批判很爽,只要問題一直存在,我就可以一直批判,一直保持很爽的感覺。另一個理由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已經有在批判了,卸除了自身的罪疚感,不會覺得自己無能力,所以接下來就不必再做些什麼了(或是只做一些表面上無關痛癢的補償行為)。這樣的批判只有走到一半,其實不是真正的思考,真正思考本身就具有「行動」的力量。

 

犬儒式嘲諷的例子

 

電影《功夫熊貓

星巴克在地化

NikeT

疫情和生態危機

疫情和基本收入

犬儒式嘲諷:「我很清楚,但我仍然相信

我很清楚美國夢是假的,但我仍然相信條件差的人需努力作夢。

 

我很清楚連鎖大企業絕對是吞噬在地化,但我仍然相信星巴克獨立咖啡店很有特色。

 

我很清楚那件衣服本身價值很低,但我仍然相信我穿起來很有質感和品味。

我很清楚生態災難不可避免,但我仍然相信地球死不掉。

我很清楚不穩定階級易受到傷害,但我仍然相信他們可以活下去。

 

最後兩個和新冠疫情相關的例子,是我自己添加的。

這些拒認並不是二選一:為了「好處」,只好勉強承受「壞處」。不是這樣的,而是有看到壞處最終可能導致毀滅的重大影響,但還是拒絕承認壞處。根本原因在於,不想要真正的改變。因此,犬儒就是:在「認知」上保持批判的距離,使我可以在「行動」上完全不批判。或者乾脆說,犬儒在認知上並沒有達到徹底的批判。

 

四、比較「拒認」和「認知失調」

 

心理分析的「拒認」和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有一些相近和差異的地方。

「認知失調」強調自我為了保持一致性,避免內在信念衝突所造成的失調、不一致,而強行讓自己改變其中一項認知(或態度、行為),以便修正失調,恢復自我一致性。例如,我做了一份很無聊的工作,但卻收到很低的酬勞,因此我無法說服自己說「會去做這麼無聊的工作是因為它的報酬高」,我只好改變我的認知,告訴自己說「這工作並不無聊,很有趣,所以我才會去做它」。

「拒認」和「認知失調」二者同樣是做了內在的調整。但是,認知失調用「一致性」來合理化自身的行為,而拒認用「矛盾性」來作自我欺騙,使自身維持在矛盾中。

概念的比較會有風險,因為二者的理論背景、架構、預設完全不同,不見得都適合去作比較。但是我自己會疑惑社會心理學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比較之下,可以清楚看到,社會心理學其實不是真正在談「社會」,只是說明在集體之中的個人情況,還是聚焦於自我。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分析所談的「心理-社會」,差距是很大的。

我跟朋友們做了討論,朋友們提供我許多意見和很好的例子。例子是: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考100分,結果只考了60分。但是努力了很多次,總是只能考60分。

 

概念比較

 

認知失調

拒認

1.主旨

2.手段

3.目的

4.主客觀

 

1.個人層面:將內在衝突合理化。

2.採用自我說服的方式。

3.目的是達到自我一致性。

4.主觀的一致性。

 

1.社會層面:不去看見意識形態統治。

2.採用看似合理的自我欺騙(或是「為了他人」的理由)。

3.迴避底層的意識形態,不想改變由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會結構,也不必承擔「主體的匱乏」$。

4.客觀的主觀性(objectively subjective):用客觀(現實)來決定主觀(我的思維)。

例子:考不到100分,總是只考60

調解「理想我」和「現實我」的差距。

A.改變理想我:60分就很好了。

B.改變現實我:再努力一點就會達到。

C.第三條路:可以朝向我的烹飪或體育專長,追求另類多元發展。

用「表面」來排除「底層」。

A.表面:我不相信考試制度可以考出我的實力,但為了父母和賺錢我仍努力假裝相信考試,去考試或用其他競賽來取代。

B.底層拒認:考試制度是新自由主義的治理方式,為的是打造社會等級。

 

 

自我是統合的,不會碰到主體的匱乏。

主體的匱乏,有兩層:

1.個人:我不想承擔自身「不適格」(unqualified)的創傷。

2.社會:被社會排除的底層階級,正是由考試制度所製造出來的。我不想承認他們。

 

簡言之,這兩個概念都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自己如何善於和自己玩遊戲,為了自我保護。只是,認知失調讓我們看到自我保護只停留在「個人自尊」的層面,而拒認讓我們看到自我保護如何穩定了「社會結構」。

 

五、關於信念或信仰

 

最後,我想講一下關於信念或信仰。到底,抱持信念或信仰,是一種頑固的迷信或盲信,還是有原則的稟持立場?

趁機偷渡我喜歡的電影,相當感人,看了一直掉眼淚掉不停。電影是《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我覺得片名翻譯的不好,直接翻譯這場戰役的地名「鋼鋸嶺」就好了),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戰爭片,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日戰役。

男主角是一位虔誠的美國基督徒,他想要報效國家去參戰。但他也要堅持他的信仰,不殺人,所以他拒絕拿槍(不全是因為信仰,也包含了他成長背景和家人間發生的事件,這很重要,但就不多談了)。長官建議他退役,甚至因此上了法庭,但他還是堅持要從軍,自願擔任軍醫的救護工作。不碰槍,這件事在軍中變成一個笑柄。他因此受到許多軍中同袍的羞辱、霸凌、逼退、嘲笑。而他默默承受了下來。

主要的敘事點是一場慘烈的戰役,地點是鋼鋸嶺,這個山崖非常陡峭,只能用垂直的繩梯攀上去。本來一路進攻順利的美軍,以為可以攻下這個山頭,卻忽然遇到從地面下冒出來大量日本兵。原來日本兵躲藏在地下山洞中。

美軍大舉潰敗,慌亂地從山崖撤退,由於傷者無法攀繩梯,所以不得已只好丟下受傷的士兵。男主角一個人偷偷地留在山頂,想要盡自己的責任,拯救受傷的同伴。日本兵不時四處巡邏,開槍把傷者打死,由於他沒有槍,所以只能東躲西躲。他要趁著日本兵還沒開槍前,救走傷者。

他先緊急幫傷者包紮止血,然後幫助他們撤退。山崖很陡很高,要冒險垂降受傷者,他利用大樹穩住繩索,然後把傷者一個又一個垂降下去。還好,山崖下有兩個留下看守的美軍,可以接應。這兩個美軍看到有人被垂降下來,無比驚訝,但隨後領會並協助救援。

男主角害怕極了,日本兵不時出沒,他不僅又累又緊張,還因為一次次徒手拉繩索垂降八、九十公斤的彪形大漢,弄得雙手血肉模糊。他只能不斷跟自己和跟上帝說:「再一個,再一個,再救一個就好」。就是這樣的「再一個」信念支持著,最後,他總共救下了七十五人。七十五,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想想,救一個人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

不論是對於真理(理論、理想)的信念,或是對於宗教的信仰,都關乎我們是否真正理解它所包含的價值,而非打著信念或信仰的幌子去做相反的事。我常想,為何我們常做一些沒必要的堅持(變成頑固),卻又常在需要堅持的時候輕易放棄(變成犬儒)?這是因為,我們內在的價值判斷不夠清楚,以致於那份信念不夠堅定。反過來,我們的內在價值判斷,也需要經過歷練和考驗,一次又一次質問自己:這是否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