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一次,2013.1.13,《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二章至第六章

 

一、SS問題:「無常」之觀念是否能夠更為激進?當我們領悟世事無常、現象變動不居等這些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無恆常性inconstant時,能夠幫助我們從各種日常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但是,接下來卻是進入到心性、輪迴、因果業報等這些永恆不變的本質當中,這仍是某種決定論。可見得,「無常/業與輪迴」是一組相依相存的對比,在變動之下,必須蘊含著永恆。因此,我認為西藏密宗對於人性自由的看法仍然過於侷限,故我要問的是:「無常」能不能沒有背後那些宗教性的設定?它可以激進到什麼地步?以至於人性在其中還是有自由的?

MM回答:承認無常去我執本性(佛性)升起涅槃解脫,這是一整組對死後存有的狀態+現世存有狀態的宗教性描述。無常如果沒有背後宗教性的設定,在我看來,無常反而變得很沒有神聖性,會變得很像老生常談,很像在勸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或者「不要死心眼」之類的。

CC回答:p.110提到「餓的時候就吃,睏的時候就睡」,我認為透過這樣的禪修所試圖領略的無常,不需要神聖性的形象;而需要什麼樣形式的禪修、是否得有輪迴、因果業報的設定,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既是「無常」,即不需要這些預設,重要的是能否達到無常,而非如何達到無常。

 

二、CC問題:根據上述,我會想換個方式問,從宗教宣揚的角度來看,為何需要做出宗教性的設定?這些設定對哪些人來說重要?配合參考p.130最後一段,「......如果能認知這一點,.....就不會把它們看成失敗或巨禍,或把痛苦看成是任何形式的處罰,我們也不會責怪自己或自怨自艾,而是把正在經歷的痛苦,看成是過去業報的完成......。」

MM回答:順著CC的問題,我想到幾個問題:決定一個宗教之所以是宗教的因素是什麼?有不強調神聖也不描繪死後存有的宗教嗎?如果有,他用什麼在吸引信徒?

 PP回答:CC 朝這個方向去想雖然有些道理,但對宗教性設定重要的那些人而言,會不會產生以下可能:1.更容易被蒙騙;2.找到痛苦的出口而不必改變現況(前幾年去緬甸的感觸)。

SS回答:CC的問題,對於宗教來說,不成立,宗教需要一個永恆的東西作為支撐。但對於(宗教)哲學來說,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可不可以沒有那個永恆者,而仍然能夠保持「信仰」?而這樣的信仰並不是轉向科學理性(客觀論據)、政治理性(自由主義),不是用另外的東西來取代原先的永恆者,而是徹底讓思維重新開始,信仰某個讓我們無法攀附的東西。

 

二、PP問題:(一)指稱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佛性(或心性)是不是另一種權威? 主要是針對天空與雲這一章。(二) 佛教讓人達到最終目的的關鍵因素為何?無論宗教或哲學所關心的終極命題就是生命與死亡,如何讓人面對死亡無懼並了解生命的意義,我認為宗教目的不僅僅是解釋那個意義(應該會因人而異吧),更重要的是宗教也提供了方法。在碰到大災難時,很多人因為有信仰所以渡過了苦難。其實,既使在日常生活中要改變自己也是很困難的,除非有方法(宗教)。例如基督教用上帝來幫助人們走出我執,基督徒不在只看見自己,碰到困難時相信一切是上帝的安排等等。我的問題是佛教幫助人達到這個目的的關鍵因素是甚麼?

SS回答:第一個問題是指第二章吧?說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佛性,就像是說每個人都有個自我、都有主體性、都有其靈性本質等,用一個很根本的東西,來作為修行之路的終點。每個理論都會包含這樣的成份,但重點是:佛性、自我、主體性、靈性本質這些概念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它的內涵才會決定這是否是一個權威的理論。我猜,PP要說的應該還包含「上師」這部份。

 

三、MM問題:虔誠的信徒,所聽、所思、所修,一律嚴格要求要符合教義的規範與期待,究竟是逃避自我還是修成無我?

SS回答:我先前區分了佛教、佛家兩者不同,基督教、基督神學兩者不同。前者是宗教,後者是哲學(或者說宗教哲學)。阿孟的問題要更進一步區分,例如,在佛教當中,又可以區分佛教、寺廟體制(類似教會),前者是廣義的宗教,後者牽涉到一整套制度和體系。簡單的類比就像是,教育不等於學校教育,後者大多是被侷限在一套體制之內的討論。因此,阿孟的問題是否比較像是:在寺廟教義規定之下的信徒,離佛性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或是說,是否佛教修行必須依靠寺廟體制才能達成?這樣問對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