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自殺者遺族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時,我們是否要努力清除標籤,讓他們感覺自己是「正常」的?還是說,我們需要重新檢視何謂「正常」與「不正常」?

 

二、《自殺者遺族》,中間穿插了故事,後面三分之一是作者針對如何面對自殺所整理的六個原則:表達悲傷、放下困惑、同理逝者、告別逝者、創造意義、祝福逝者。作者主要是針對這六個原則進行陳述,而不是像悲傷輔導那本書中偏理論性分析,作者並沒有說這六個原則從何而來,看起來像是他的學術訓練加上臨床經驗整理。而這六個原則有談到運用,但看不出是對哪些對象來談。整本書的論點很簡單,作者在這段話中明確表達他編書的用意: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的親人已經死了。請容許我們在心中保留一點空間,請接受有些自殺不能防治,所以我們的親人才死去,沒有人有錯。我想不管是他自身經驗的陳述、穿插其他遺族的敘述及書末提出的六個原則(作者強調必須能同理逝者才能祝福逝者),都是要闡述這個觀點。

 

三、當自殺者遺族被標上「家庭有問題」的標籤時,這個標籤會幫助遺族開始檢視其家庭互動關係,進而嘗試改變它?還是反而會讓整個家庭更加沮喪或混亂,進而越變越糟?(並且,有沒有哪個家庭是『沒有問題』的?)

 

四、當現代精神醫學越來越發達時,認為某個自殺未遂者「有病」(如憂鬱症),這樣是有助於他去求助於相關醫療機構,有助於他獲得家人的體諒?還是相反,讓他自己與家人覺得更加羞恥?

 

五、當我們教導孩子說,自殺的父親是因為受到文化的影響,默默獨自承擔問題,並且以自殺來作為解決方案時,孩子或許可能會反轉「自私的父親」之印象,而變為「勇敢的父親」,這有助於孩子擺脫作為自殺者遺族的羞恥感。但是,會不會同時也可能產生負面的效果,讓孩子誤解了「勇敢」的價值,或是單純地把自殺問題歸因為社會文化因素?

 

六、媒體是不是影響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因素?如果是的話,在傳媒與訊息無遠弗屆的今日,我們對於自殺這檔事所接收到的訊息,究竟是太多,還是太少?

 

七、若自殺的反面是「自在」,如何做到以自在解除自殺?有自殺意圖者,是否可以透過身體能量變化的檢測,而提早將他辨識出來?

 

八、有些人並沒有去自殺,但卻過著「自殺般的生活」;有些人身體機能衰敗到已然無法進行自殺的行動,但卻一心想自殺。這樣的人,我們該如何看待?

 

九、動物死後不會留下遺產給後代,但卻留下基因,構成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反觀人類,人會刻意為後代子孫留下遺產,其效果是什麼呢?有三類:(1)留下something(或是物質,或是愛)(2)不留下東西(把財產全部捐掉)(3)留下一個nothingness(令子孫震驚的虛無)。請問,各有什麼問題,哪一種最為受用無窮?

 

十、曹又方經歷了生前告別式之後,反而克服了癌症;春彥因車禍重傷而跟花田一路交換身體,去見愛人最後一面,但他後來反而康復了。這究竟是為什麼?是因為重新獲得生的勇氣,還是因為已經死過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